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清末赵熙生平,赵熙有哪些功绩?的相关内容。
清末赵熙生平,赵熙有哪些功绩?
赵熙是蜀中五老七贤之一,被尊称为“晚清第一词人”。他不仅善于诗歌创作,也擅长书法,偶尔也会涉猎绘画。他的诗篇纵论浩如牛毛,风格独特,被誉为独领风骚的代表。他还偶尔写一些戏曲曲调,这些作品流传广泛,在妇孺之间口耳相传,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爱。蜀中有一句俗语,“家中有赵翁的书,这人的才能就不凡”,可见赵熙在当时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赵熙一生最大的成就还是体现在他的词作和书法上。虽然赵熙的名字如雷贯耳,但多数人对他并不熟悉。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赵熙的故事。
那是在1911年的5月,当时的清政府颁布了一项“铁路国有”的政策,宣布把川汉、粤汉两条铁路从民间资本手中夺回,纳入国家所有。然而,政府并没有公布任何退还或补偿民间资本的办法,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尤其是四川地区的反应尤为激烈。
四川修建铁路的股东不仅包括了绅士、商人、地主,还有众多农民占有较大比例的股份。这个政策对他们来说,等于是抢劫了他们的努力和辛勤。于是,一股保路风潮在四川迅速兴起。
然而清政府并不打算妥协,派出大军对抗保路人士。血腥的屠杀随之而来,形成了一幕幕令人痛心的血案。
赵熙对于这一系列事件感到非常愤慨,他深知百姓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是多么强烈。他决定以自己的才能为人民呐喊,表达出对不公正行为的不满和愤怒。
于是赵熙开始创作一系列的词作,把自己的情感凝聚成文字,传达给人们。他的词作中蕴含了满腔的爱国之情和对于社会正义的呼唤。他通过动人的文字,警醒了人们对于铁路国有政策的反思,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
赵熙还运用自己娴熟的书法技巧,将自己的词作书写在大幅的横幅上,亲手挂满整个城市的街巷,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他的呼声。
赵熙的行动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和关注,广大民众纷纷加入到保路行动中,表达了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于权益的维护。
赵熙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词作和书法,为民众发声,成为了保路运动中的一面旗帜。他的奋斗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同时也激励着更多人为社会进步而努力。
赵熙用自己的才华和行动,成就了一段佳话,他的名字就此载入史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社会问题面前,每个人都有责任为正义和公平而奋斗,呼声不会被忽略,激进的行动可以引发正面的改变。
为官清正的赵熙,曾弹劾数名为官不仁的满清亲王,十分同情保路人士,对政府的此种做法极度不满,多次上奏章参劾此次保路风潮的罪魁祸首盛宣怀、赵尔丰,引起了朝野的轰动。
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赵熙已知“清廷万无幸存之理”,于是以告假云游讲学的方式淡出仕途。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后,以高官厚禄拉拢赵熙为其效力。赵熙称自己“已是山僧未出家”,不仅力辞拒之,还协助熊克武、黄复生等购置军械,组织武装讨伐袁世凯。
1918年赵熙51岁时,应时任四川省长杨庶堪之聘。主持编纂《四川通志》,因政局变动作罢后,与门人虞白史,曹方汉主持修志局,编修《荣县志》。
时任滇军旅长朱德仰慕赵熙日久,通过孙炳文引见。赵熙如同看重蔡锷一般,对文武双全、壮志凌云的朱德充满敬佩之情。两人谈诗论文,甚为欢愉。朱德对其自称“门生”,并赠送照片留念,以表尊崇。赵熙撰七言绝句诗一首相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赵熙再度客居重庆。他反对内战,支持抗日。冯玉祥在四川各地开展抗日募捐活动时,当时眼疾严重,看书写字均有困难的赵熙,书写屏联和字画多幅,交与冯玉祥义卖,并激情赋诗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抗战必胜的信心:汉家此日昆阳战,北望金饶奏凯歌。
1941年在陪都重庆的蒋介石为延揽巴蜀名流,曾派孔祥熙去恭请赵熙出任国民政府高级顾问,并许以优渥待遇,还专门设宴约见。赵熙本来打算断然拒绝,后经众人竭力相劝,他仅只答应赴宴。
席间,蒋介石以国事请教,他回答:衰年眼瞎,不能阅报,于世事百无所知。返回寓所作画一幅,画上只见孔祥熙、宋子文两人口含雪茄在吞云吐雾。胸怀正义的赵熙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鄙视“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
赵熙书法的特点是集古之大成。宋元之前的书法大家作品他几乎都有涉及,能够学一家成一家,食古能化,化能融合。
他可任取一家自成一体。但赵熙并不满足于此,一生都在学习不同的风格,丰富着自己的书法,使自己的书法最终达到了秀逸朴厚、变化多端的旁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境界。
自古以来能称之为集古之大成的书法家不多,公认的仅有王右军、米芾、赵子昂等寥寥数人。由于年代久远,王右军、米芾所集古字可考证的已不多。
赵子昂虽是公认的集古之大成的书法家,但书风一生没有多大变化,内行一眼就能看出来自王右军门下。由于乾隆皇帝偏爱赵子昂,清代天下人无不学赵书。
因此赵子昂的书风在清代占据着半壁江山,另一半为董其昌,因康熙皇帝喜欢董书。学赵子昂书法者何止千万?然而成功者凤毛麟角,以至于形成了专为考试而献媚的馆阁体。
赵熙集古的方法出于赵子昂,但并不是复制赵子昂的方法,而是一种升华。近代诗人陈兼与对赵熙书法成就看得透彻“所作气骨森张,近百年间罕有与并!”。在陈眼中,赵熙在清末民国时代应是书坛顶尖人物,甚或可说在明清二代均少有人能与赵熙抗衡。
如今在四川的一些历史遗迹中,可以看到赵熙的珍贵手迹。成都望江楼公园有他题写的“独坐黄昏谁是伴,怎教红粉不成灰”,峨眉山金顶有他题写的“万里烟云朝雪界,九天龙象护经窗”,还有文前所述成都人民公园“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北面十个擘窝大字……
赵熙的墨宝世称“荣县赵字”。传说当年在荣县,赵熙在文学舍时,对学生文章诗词的批改评语,还有平时信手写成的便条或题笺等手迹,都是“香饽饽”,只要与本人分离,就有人抄录换取,原件则被珍藏起来。
他的诗词曾风靡京城,梁启超、胡适等名人执“弟子”礼向其请教。他还当过吴玉章、黄复生的老师。解放初郭沫若曾自费为其出版《香宋诗前集》。
赵熙成名后提携后辈舍得出力。1929年刚过三十岁的张大千持六尺整纸自画像(张大千“己巳自写小像”),先到老师曾农髯家中求题,接着又向包括赵熙在内的32位清末民初诗词诸老、书画才俊求题。
由此张大千一登龙门,名扬海内。此时的赵熙己年过花甲,名气和威望如日中天。赵熙能欣然给与自己年龄相差32岁的张大千自画像题跋,这既是对后辈绘画才俊的充分肯定和赞许,也有明显的前辈对后辈的推介。
赵熙一生多次在重庆留下足迹,抗日战争时期长期客居长江南岸的黄桷垭老街。对巴渝风光,特别是对长江之南的峻岭树花,款款深情,流连忘返,曾咏诵过不少诗赋。现摘录如下:
解放后赵熙旧居也喜迎观光者,旧居门楣上方有其生前手书“静庐”二字,大门右侧竖有长方形大理石碑一块,碑上刻有赵熙生平简介,旧居内陈列有赵熙的部分作品。
关于清末赵熙生平,赵熙有哪些功绩?内容就是这些了,是否有帮助到你呢,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论剑历史网,之后我们会一直为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精彩的历史相关内容,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