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赵奢的军事才能有多高?他是怎么成名的?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
赵奢的军事才能有多高?他是怎么成名的?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生活主要是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的统治时期。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向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透露自己曾经流亡到燕国,得到燕王的信任,并被任命为上谷守。赵奢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见解。
根据《战国策》的记载,在阏与之战后,田单与赵奢进行过兵法的讨论。田单与赵奢的观点截然相反,他认为兵士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兵员过多会影响国内的农耕生产,导致粮食供应困难,从而自毁国家的发展。他认为古代帝王的兵力仅仅三万人就足以使天下诸侯臣服。然而赵奢却坚持认为当时只有拥有十万或二十万的兵力才足够征服天下,这也是田单对赵奢的不满之处。
不过赵奢随后解释道,古代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池也只有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也只有三千户。以三万兵力攻城或守城对于将帅来说并不困难。他试图以历史上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赵奢的这番言论展现了他对于当时形势的理解和对军事力量的看法。
赵奢作为赵国的重要官员,熟谙军事策略和政治智慧。他的见解虽然与田单对战争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统一和扩张的雄心壮志。他追求更强大的军事力量,认为只有拥有更多的兵力才能真正征服天下,这是他与田单不同的地方。
赵奢的观点对于当时的战争态势来说确实有一定道理,军力的强大是保证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军事力量与民生发展之间寻求平衡,也是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赵奢和田单的争论,反映了战国时期不同人士对于国家发展和治理的思考和主张。
赵奢的生平事迹虽然简短,但他的观点和思想在当时的赵国有着一定的影响。他的思考和努力为赵国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贡献。他的经验和智慧对于我们今天也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不过赵奢随后表示,古代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不过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过三千家,用三万兵攻或守,对将帅来说没有困难。
可是当时存世的,只有战国七雄,千丈之城,万家之邑可谓比比皆是。以三万兵野战未可言必胜,围城更加不用指望。他认为田单不只不懂得用兵,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更少得可怜。田单听了,感叹自己没有想得这么深远。
后来,燕王封宋国人荣蚠为高阳君,攻击赵国。赵孝成王赵丹打算仿效燕王,以割让济东三城令庐、高唐、平原陵地五十七座城邑给齐国作条件,以换取齐国田单率领赵军攻燕,平原君也同意这个做法,但却遭到赵奢的反对,评论这种行径犹如“覆军杀将”。赵奢认为,赵国并不是没有名将,以自己作例子,指出自己曾经担任燕国的官职,熟知燕国地理和形势,自己领兵伐燕比田单更适合。
田单毕竟是齐国人,由于伐燕成功只会对赵国有利,赵国强大,则代表齐国霸业的终结,作为齐国人的田单不致于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不过平原君没有听赵奢的意见,在第二年,田单还成为赵国的相国。
春秋战国被誉为大争之世。春秋战国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各国间不断攻伐的背后,更是有争鸣,人才辈出的璀璨历史。人们大多熟悉赵括其人,是赵孝成王临阵替换廉颇,主导长平之战的主帅。
长平之战,战国被白起坑杀60万赵军,自此赵国也就失去了与秦国争雄天下的资格。人们可能并不知道,赵括的父亲赵奢,其人被视为,能力仅在廉颇和李牧之下的赵国第三名将。
既然赵奢能力如此出众,他的儿子赵括为何能力却又如此平庸呢?甚至在历史中,还留下了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这真的是虎父犬子吗?其实不然,长平之战,赵国战败是综合实力不如秦国所导致的。
廉颇希望以坚壁清野的战略,来对敌白起。但人们并不知道,赵国本就是四战之地,其国土很少有险要关隘。同时赵国常年和匈奴作战,赵国国内的粮草已经极度匮乏。
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的原因,并非在赵括个人身上,而是赵国的综合国力不如秦国。好了小编说了这么多,咱们下面就来看看赵括的“虎父赵奢”,有着怎样出众的领兵才能。
在赵国的历史中,赵奢的地位与廉颇与蔺相如相当。年轻时并没有过从军经历的赵奢,起步是由一名征收田税的管理做起。
当时的赵奢面无惧色,而是向平原君讲述了一番赵法。最后平原君不但没有杀掉赵奢,反而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并将他推荐给了赵王,去管理赵国的赋税。
公元前269年,秦国攻打韩国,秦国将军队驻扎在了阏与地区。从三家分晋的关系而言,赵国应该选择救援韩国。一旦让秦国变强,赵国的国土在秦国面前将会变得一马平川。
赵国需要韩国挡在自己和秦国之间。从军事角度而言,赵国到底该不该救韩国呢?当时赵王找来了廉颇,询问了对方的意见。
廉颇觉得路途遥远,阏与又是一个地形相对狭窄的地区。赵军和秦军一旦在此交战,赵军将会面对很大的困难,所以廉颇就建议赵王不要相救韩国。
随后赵王又询问了乐乘的意见。乐乘的回答和廉颇一样。他也认为赵国出兵相助韩国,赵军很可能会战败。赵奢虽然管理着赵国的赋税,但在军事方面,他时常会有独到的见解。于是赵王就又找来了赵奢,询问他的意见。
到了赵奢这里,他对赵国出兵相助韩国一事,看法却和廉颇,乐乘截然不同的。赵奢认为阏与之地虽然狭窄,秦赵两军在此交战,会没有回旋的余地。
最后赵王很是赞同赵奢的看法,并命赵奢为主将,率领赵军前往阏与救助韩国。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阏与之战。初次领军出征的赵奢并不畏惧秦军之势。
随后大军便停驻不前,并且还原地加固起营房呆了20多天。这在外人看来,赵奢好像就没有前去救援韩国的意思。
当时有赵军将领向赵奢提出,应该火速驰援韩国的建议,结果这名将领却被赵奢砍了头。随后秦军细作也潜入赵军军营,打探消息。
发现秦军细作的赵奢,不但没有点破对方的身份,还极度热情地招待了对方。当秦军细作离开赵军军营,准备回禀消息时,赵奢下令全军,卸掉铠甲火速驰援阏与。仅仅过去两天时间,赵军就在阏与五十里外安营扎寨。
随后秦军直接被赵奢打了过措手不及。秦军在战线崩溃的情况下,死伤更是近五万余人。此战过后赵奢一战成名,成为了战国名将之一。
赵奢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赵奢是由文官,转为的武将。他利用这点,再加上在邯郸城外等待的20多天让秦军产生了轻敌心理。
随后他又让赵军兵卒,解甲火速驰援。这就是所谓的闪电战,攻其不备。赵奢战胜秦军之战,可谓震惊六国。这是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军第一次败于六国将领的手中。即使赵奢通过阏与之战,名扬天下。齐国名将田单也有些瞧不起他。
田单觉得,为帝王征伐天下的将领,拥兵三万就可以纵横天下。但赵奢每次作战都要聚众超过十万的赵军。用兵过多,田地自然就会少有人去耕种,随之粮食减产,国力自然会衰落。
小编觉得田单的看法有些过于片面。战国时期存着七大诸侯国。各诸侯国中,城池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赵奢的用兵方式,无疑就是狮子搏兔,必尽全力。
三万人纵横天下,正说明田单的用兵方式过于自负。这样的用兵方式一旦战败,可比田地没人耕种所带来的危害,要大得多。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以泄愤。
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要是纵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带头率先垂范,则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赵奢作为良将,有着高尚的品格。他不循私情,“受分之日,不问家事,”其子赵括少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但仅记书本,并无实践。
赵奢以此“不谓善”,他忧虑地对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而他的忧虑,最终得到应验。
以上就是有关赵奢的军事才能有多高?他是怎么成名的?内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的历史趣闻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相关文章的话,就请持续关注论剑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