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般的理解,像世宗、世祖这种庙号都带有世系转移的意思。像元世祖、明世宗都是。然而为何雍正也叫世宗?他明明应该比较忌讳这个话题,乾隆个父亲雍正定这世宗的庙号,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一种看法认为雍正这个世宗是康熙末期夺位斗争的延续,康熙原来有太子,而且是嫡长子,两废两立才转到雍正一系。所以雍正可以说是重开帝系,所以说雍正是另续一系,雍正以庶子的身份以小宗入继大宗,乾隆当时立足未稳只能认怂。
但有反对意见认为,雍正在位期间,他那些虽为手足实为仇寇的兄弟都被各个击破,雍正可说是牢牢把持了政权,乾隆继位的根基极其牢固,以乾隆的性格及当时的环境来看,并没有立足不稳的忧虑,这个说法看来并不十分经得起推敲。
其次,这个观点认为用“世”字符合谥法,世有帝系转移,皇统新开一世系的意思,其他的比如汉世宗刘彻是接替被废掉的景帝太子刘荣继位,北魏世宗元恪则是接替被废掉的孝文帝太子元恂继位,情况大同小异。
但按照历史来看,废太子的事情历朝历代都很常见,也未见都是重开帝系、庙号为“世”,明清以后的谥法庙号和苏东坡谥法那本书没有很大关系了,因为反正不能用坏字眼,好字眼前代又很可能用过了,所以很多时候是有隐喻的。
比如有人说明武宗的武其实是在埋汰朱寿,光绪的德宗景皇帝,有人说景是指他和前明景帝一样是兄终弟及,德宗是隐喻他和唐德宗一样死在宦官手里。但小宗入继大宗是指父亲已经是藩王之类的了,儿子继承父亲天经地义,并没有小宗大宗之分,小宗可是指已经从大宗分出去,另为一支的。不要说清代从来没分过嫡庶问题,胤礽两废之后已经是不纳入即位考虑的废人,剩下的儿子都是庶子,谁继位都谈不上这个问题。
历史上以“世”为谥号的几个皇帝都有朝政大变,王朝转折的意味在里面,特别是官制上,都可以说是把一个王朝截然两分的君主。这群世宗世祖也谈不上得位不正,例如蒙古帝国一贯弱肉强食,忽必烈争位时根本没人想起蒙哥的儿子,明世宗虽然是藩王即位,但武宗无后,世宗本来也是最近的支系。真正完全是世系转移意思的只有明世宗和金世宗,汉世祖元世祖世系转移了不假,但事实上汉世祖是中兴开国之主,蒙古大汗世系从窝阔台系转移至拖雷系也不是从忽必烈开始的,至于汉世宗,清世祖,和世系转移毫无关系。
结合历史来看,“世”多有继往开来之意,上文提到的北魏宣武帝元恪也是是正经的嫡子即位,他庙号世宗不能说是世系转移;汉武帝更不用说,他转移的是谁家世系?所谓世宗,应该是说此主能继世祖先之功烈。所以雍正这个“世宗”的庙号,并不能按照世系转移的意思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