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明个人资料

张耀明(1905年—1972年),陕西临潼县张家庄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陆军旅长、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兼陆军第38军军长、南京首都卫戍总司令;黄埔军校第三任校长等职。1972年10月11日,因病卒于台北。

本名
张耀明
民族族群
出生地
陕西临潼县张家庄
出生时间
1905年1月19日
去世时间
1972年10月11日
主要成就
1936年获五等宝鼎勋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 第1期
军衔
陆军中将
最高职务
南京首都卫戍总司令
党派
国民党
参加战争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军事生涯

抗战前期

1924年春经于右任介绍,与关麟征、杜聿明等数十名陕西学生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在黄埔学生军中任初级军官,历经东征、北伐及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1930年冬中原大战结束后,关麟征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师步兵第11旅旅长,张任第11旅第21团上校团长。从此,成为关麟征集团的骨干成员。

1932年6月,蒋介石集结重兵第4次“围剿”鄂豫皖苏区时,关麟征任第4师独立旅旅长,张任该旅第1团团长,率部进攻皖西苏区,遭受沉重打击,张亦身负重伤。同年冬,第4师独立旅扩编为陆军第25师,关麟征任师长,张升任该师步兵第75旅旅长。

抗战时期

1933年1月,日寇进攻山海关、九门口。2月,分兵攻我热河,其时张任陆军第25师第75旅旅长,换防东北军第67军阵地。由于敌占领古北口一带有利地形,第25师伤亡很大。张耀明和师长关麟征亲临火线指挥作战。关师长决定强攻454高地。经反复争夺,第75旅夺占该高地,打退敌多次进攻,稳住阵地。通过古北口、南天门作战,张耀明与关麟征等研究敌情和攻守策略,决定将散兵坑和战壕挖在攻击发起线之后,使敌人飞机大炮无法发挥威力,减少伤亡,这一战术称之为“反斜面作战”。

1935年5月2日,国民政府任张耀明为陆军上校,并于1936年1年获五等宝鼎勋章。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耀明任第52军第25师师长。9月初,第52军在保定和沧州之间海河南岸占领阵地,构筑工事。9月20日,日军向第52军阵地进攻,第25师和第2师部队顽强阻敌。经两昼夜激战,两师伤亡过半。在无援兵的境况下,向保定以南唐河南岸撤退,至漳河以南地区补充修整。10月13日,日寇占领漳河以北的邯郸、磁县。第52军由林县绕至涉县附近,以涉县为根据地,由彭城、武安等处向邯郸、磁县之敌昼夜袭击。邯郸城外飞机场有敌机十多架和汽油库,周围架铁丝网工事,一个中队守卫。张耀明派梁志伟营长先侦察,然后将全营官兵分为突击队、放火队,乘夜突破机场周围障碍,包围攻击守敌营房,放火队烧毁全部飞机和油库。

1937年10月20日,敌第14师团土肥原部开至邯郸磁县一带增援。1937年10月底,土肥原师团向漳河三线发动进攻,其一部乘夜晚在西保障附近强渡漳河。关麟征指挥第2师一个旅乘夜包围攻击敌人在河南的部队,同时命令第25师在河北的一个团,乘夜由西向东对敌河北岸的炮兵阵地和后方部队猛烈袭击。敌被前后夹击,遂向河北岸溃退。

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大战时,第52军奉命向台儿庄东北的白城集中,迎击敌第10师团濑谷支队。1938年3月28日,第25师和第2师向进犯之敌侧背攻击。1938年3月29日占领台儿庄以北的南北路。北大窖战斗极为激烈,敌试图夺取南北路,都被两师击退。1938年3月31日,第85军赶到台儿庄东北河西乡杨家庙一带,1938年4月1日两军联合向敌猛攻。时敌第5师团坂本支队4千余人由临忻南下增援濑谷支队。张耀明率师堵截,对敌坂本支队形成包围。敌乘夜向杨楼、底阁方向逃窜,骑兵支队被第25师包围于兰陵镇西北之村庄全部歼灭。1938年4月3日,第二师配合第25师,将敌坂本支队包围于杨楼、底阁附近,敌死亡累累,残部向底阁西南之肖旺附近逃窜,被我军又包围于肖旺。1938年4月5日晚,坂本支队向濑谷支队求援,敌濑谷支队陷于第85军和孙连仲部包围。4月7日,敌坂本支队乘夜突围,濑谷支队向峰县以西溃逃。中国军队取得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捷。

1938年4月21日,敌第5师团由临忻南下,企图与第10师团会合。张耀明率第25师和第二师由老县以东向邳县以北地区,在艾山至燕子河的大小刘庄一带。1938年4月23日至4月底,敌不断进攻,张耀明指挥全师利用艾山高地,给敌以痛击。徐州会战因功,张耀明升任第52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

1939年8月,第52军奉命支援江北岸第92军李仙洲部。在阳新附近,迅速占领瑞昌以南,黄桥铺至排沙周之间的高地,阻敌西进。8月14日,敌第9师团发动多次进攻,在第25军反击下,伤亡惨重,无法冲破第25军防线。1939年9月27日,张耀明升任第52军军长,辖第2师,师长赵公武;第25师,师长张汉初,第195师,师长梁惧。

1939年11月上旬,张耀明率部向湘北进发,在南新墙河击败占领城陵矶,岳阳后向南进犯之敌。

1940年9月,敌畑俊六部向第52军阵地发起多次进攻,均被击溃。中旬,张指挥第52军向汨罗河新市附近日军猛烈进攻,日军抵挡不住,遂向河北岸溃退。此役称湘北大捷。

这年,日军占领越南,企图进犯云南。张耀明率部由湘进滇,担负滇越铁路以东的滇越边境防务,多次打退日军进犯,保证了滇越边境安全,为中国远征军向滇西一带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打通中缅交通线,起了很大作用。

1942年6月,张耀明升任第9集团军副总司令,辖第50军、第54军,1943年接替黄维任第54军军长,后调任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兼陆军第38军军长。1943年4月24日,塔山日军进犯铁山,张指挥部队将敌击退,毙敌百余。26日,张指挥部队袭击龙头咀、米河镇、马驹岭,给敌重创。同日,张耀明根据报告,虎头关西十里铺敌构筑工事,即派遣敌后游击部队搜索敌情,集中局部兵力,攻取敌之据点。29日,第38军分别向老龙头、塔山、马窖、虎头关各据点攻袭,毙敌百余。30日,第17师攻占米家河、马驹岭的一营,中午再攻塔山。5月2日,敌五六百人由庙宇夹鱼沟向中国守军米家寨主阵地猛攻,另一股五六百人窜入柿树沟。第38军官兵战斗昼夜将敌击退。5月3日,敌主力六七百人攻取冷沟寨,张耀明闻讯后,即派部队猛烈反攻,克服冷沟寨。4日1时许,敌千余人猛扑洪河村新35师师部,该师师长率直属部队迎击,苦战三个小时毙敌甚多。9时,敌增兵,主力向姜沟、涉村流窜,第38军预备队之一营前往堵截,反复肉搏,战况十分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十时许,部队转至铁生沟,友军第96军步兵二营增援,激战竟夜。5日拂晓,敌向西南流窜,张令35师105团追击,至圣水附近激战两小时,敌复窜至张沟、摇岭附近据险顽抗,此战役称豫中会战,张因此获4等云麾勋章。

1945年3月,一部日军进攻西峡官道口,张耀明率第38军先至龙头岩,阻敌西进,后在大南岭、马家山之线阻敌。日军投降后,1945年8月22日,张率第38军由豫西挺进开封附近,担任开封、郑州间的接收与警备。张参加在郑州举行的接受日军投降仪式。1945年10月,张获仲勋奖章。

接管黄埔

第三任校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实行整编,军改为整编师,张任整编第38师师长,曾参加进攻豫北解放区。1948年1月获二等云麾勋章,9月晋升为陆军中将。11月,出任南京首都卫戍总司令。 次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张率残部撤往台湾。

1949年9月20日,44岁的张耀明继蒋介石、关麟征之后,成为黄埔军校第三任校长,也是黄埔军校在大陆的最后一任校长。一张照片显示,1949年11月又返成都,张耀明给游干班第五期学员、25岁的四川灌县人梁耀光发了陆军军官学校受训期满证书。

当时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中。他接手的是一个危机四伏、人心惶惶的军校。 

撤离大陆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被解放军占领,蒋介石飞成都,成都黄埔军校的北较场成了临时总指挥部。

到处是衰亡的乱象。1949年12月3日,蒋介石最后一次检阅军校官生,升旗时旗帜突然跌落。 

12月,在解放军多方进逼成都之下,黄埔军校决定南迁。在蒋介石督促下,张耀明连发多道关于资遣学校人员的训令。外迁消息一传出,就有近200名军校生逃回了家。有军官在绝望中自杀。

1949年12月3日起,军校陆续从成都出发,总指挥李永中要求军校官生都佩胸章,上面印有“军明”二字,后有编号,以便于在战乱中识别。“军”是黄埔军校的“军”,“明”是张耀明的“明”。

军校本拟撤往云南,但路被解放军堵死,只得返回到大邑。12月19日,23期三个总队全体学生接到了毕业通知,是张耀明的口头宣布。

1949年12月22日,因被解放军围困,张耀明监督军校办公厅人员把该校多年来积存的档案和历史资料、文物付之一炬。

1949年12月25日,撤走无望后,乘飞机去了台湾。军校教育长李永中率全体官兵通电起义。至此,黄埔军校结束了在大陆的历史。 

病逝台湾

张耀明到台湾后,蒋介石因他丢掉了军校被拘禁,然而不久又被释放,国民政府当局对他仍不放心,又在他家中安排了武装特务,说是为了保护,实是监视。张耀明至此终生不再被录用,结束了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生活在忧郁之中。1972年10月11日,因肝疾不治,卒于台北。

抗战勋章

200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向70多万名国共两党抗战老战士和老同志、海内外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以及国际友人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表彰他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突出贡献。张耀明将军获得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