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英(生卒年不详),字崇兰,东汉人,曾在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人物生平
曾于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他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中国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条支的位置有不同的说法)、安息(即波斯帕提亚王国,今伊朗境内)等诸国,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注同上)沿岸,但未能到达他的目的地大秦。
《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传》记载:
安息国是汉朝与大秦交易的中转点,将汉朝的丝与丝织品与大秦交易,从中获取垄断的暴利。也许是考虑到若汉朝直接开通了与大秦的商路会损害其垄断利益,于是安息人没有向甘英提供更直接的经叙利亚的陆路,而是备陈渡海的艰难:“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又以传说渲染海上航行的恐怖:“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此语一出,即使甘英在西海却步返还,最终未能到达大秦,但甘英却是史书所载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他的这一行程丰富了当时汉朝对中亚的认识,是中西方交流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页。
有学者指出,安息船人所说的“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的,很可能即是希腊神话中以歌声迷惑水手的塞壬。在《晋书·四夷传·西戎传附大秦国传》中有略为不同的记载:
甘英出身于内陆,回国后甚至报告海水不可饮用:“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晋书》)也许正是因为对海上航行知之甚少,甘英才相信了安息船人对航海危险的夸张描述,止步于安息。
时代背景
公元97年,其时西域已定,生来便具有探险精神的班超非常想看看,世界的更西边,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只听人说过,世界的最西边,有国名为大秦,至于大秦在哪里,大秦是何模样,无人知晓。
可惜的是,当时班超已经66岁了,以此高龄长途跋涉,未免力所不及。于是,班超派部将甘英,向西探查。甘英领命向西而去,穿过贵霜,便来到了另一帝国帕提亚。据甘英自己说,他走到了帕提亚西边边境的海边,船夫告诉他,此海很大,要过海,顺风需要三个月,逆风的话漂两年都说不准,往来入海之人,皆要准备三年的粮食。他觉得不可能等几年之后再回去复命,便回转西域。
借甘英这段旅程,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西亚局势。公元1世纪的帕提亚早已今非昔比,在东线,它完全不是新兴的贵霜的对手,领土被大量蚕食;在西线,它也无力侵入罗马,于是它所能保有的领土,基本只限于今伊朗、伊拉克地区了。帕提亚虽然在陆上与罗马直接接壤,但两国局势向来紧张,边境线上肯定有边防军,因此走陆路进入罗马帝国风险较大,所以甘英会去海边。由于叙利亚、犹太地区一直被罗马牢牢掌控,所以帕提亚西边挨不着地中海,那么甘英所到的地方,多半是波斯湾。我们看看地图,从波斯湾沿水路进入地中海,那可是要绕大大的一圈,船夫所言不虚。许多后人感叹,甘英的无能,使汉朝和罗马两大帝国的相会失之交臂。但就当时形势而言,除非班超亲临,张骞再世,没有大勇气大志向的人,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一贯通中西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