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女政治家承天皇太后:萧太后萧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萧太后(萧绰,953年6月18日-1009年12月29日),辽景宗耶律贤皇后,后族重臣萧思温之女,辽朝著名政治家。

  萧绰为后族重臣萧思温之女,保宁元年(公元969年)辽景宗耶律贤继位后,她被选为贵妃,五月被册封为皇后。保宁三年(971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辽景宗在位期间,萧绰即参决军国大事。乾亨四年(982年),耶律贤去世,耶律隆绪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萧绰开始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统和元年(983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萧绰主政期间,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及韩德让,在统和四年(986年)击退宋朝军队对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的进攻;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绰以索要关南地为名与耶律隆绪共同亲征伐宋,同宋朝达成了澶渊之盟。

  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萧绰归政于耶律隆绪。同年十二月,萧绰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谥圣神宣献皇后。次年,葬乾陵。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谥睿智(一说睿知)。

image.png

  萧绰

  人物生平

  早年与家庭

  萧绰的父亲是辽朝北府宰相及驸马萧思温,母亲是燕国大长公主也是辽穆宗的姐姐。萧绰有两个姐姐,三姊妹年纪差距颇大。长姊伊勒兰嫁宋王耶律喜隐,封为宋王妃,宋王叛乱后,被其夫牵连遭废黜,称为夫人。二姊和罕嫁齐王耶律庵撒哥,封为齐王妃。

  萧绰自幼便聪明伶俐,姿色艳美,而且成熟得很早。有一次,父亲萧思温看他的三个女儿扫地,其他女儿草草地就收场了,惟萧绰扫得最为干净,高兴地说:“此女必成大事。”辽景宗继位后,因为萧思温拥戴有功,将萧绰封为贵妃,保宁元年(969年),被封为皇后。

  当年生下景宗长女观音女,保宁三年(971年),生下景宗长子隆绪即辽圣宗,又生二子二女,其中二子为耶律隆庆、耶律隆祐,两女为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共生下三子三女,详见于《辽史》“皇子表”、“公主表”。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早夭的耶律郑哥可能为萧绰所生第四子。

  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萧绰代理。保宁八年(975年),辽景宗谕史馆学士:“在书写皇后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这表明萧绰可代皇帝行使职权,辽景宗的许多政绩都有萧绰的功劳。

  摄国政

  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时萧绰30岁,圣宗12岁,父萧思温于保宁二年(970年)被害,无嗣,使得萧绰无外戚可以依靠。而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自重,控制朝廷,对萧绰及圣宗构成了莫大的威胁。她哭着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怎么办啊?”,耶律斜轸、韩德让回答:“只要信任我们,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于是让耶律斜轸、韩德让参决大政,并把南面军事委派给耶律休哥。后又让韩德让总管宿卫事,保障圣宗母子的安全。汉人大臣韩德让很得萧绰宠信,撤换了一批大臣,并下令诸王不得相互宴请,要求他们无事不出门,并设法解除了他们的兵权。靠这样,圣宗和萧绰的地位才稳定下来。统和元年(983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萧绰幼时曾许配给韩德让,未履行婚约就嫁给景宗。据野史记载景宗死后,萧绰认为韩德让极有政治才能,决定改嫁韩德让。而当时契丹的风俗也允许如此。她私下对韩德让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皇朝事实类卷》),后萧绰派人秘密毒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韩德让则无所顾忌的出入宫闱,出猎听政,两人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并排而坐,晚上则睡在一个帐篷里。圣宗也把韩德让视作自己的父亲来侍奉他。

  萧绰治国有方,听到好的建议必定采纳,赏罚分明。为了笼络群臣,她给许多大臣加官进爵、或是绘像于景宗乾陵,使群臣尽其忠而效其力。又为了取得人心,她又作了许多平反工作。例如统和元年十二月,下令凡是结案发落而有冤枉者,可以到御史台上诉。统和二年四月、同年六月从朔日至月底、以及次年六月,萧绰都亲自审诀滞狱。后来她又把以前契丹人和汉人发生纠纷时重责汉人,改为契丹人和汉人同罪同罚,调整两族关系。

  与宋和战

  统和四年(986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其中西路军中有宋朝名将杨业。萧绰命耶律休哥守幽州,耶律斜轸抵御中路及西路宋军,她自己亲率辽圣宗驻扎驼罗口居中策应。起初宋军取得很大进展,攻陷岐沟关、固安、涿州等地,寰州、朔州、应州等地降宋。而萧绰与辽圣宗支援耶律休哥,大败宋大将曹彬所率的东路军,宋军死伤不计其数。七月,又命耶律斜轸对东路和中路宋军反击。由于东路军惨败,宋的北伐其实已经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方,而后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御驾亲征,到达澶渊前线,宋军士气大振。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辽军败局已定。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在军事上宋朝稍见上风的情况下,达成澶渊之盟,平安撤回。宋朝此后每年需向辽朝缴纳白银十万两、帛二十万匹。

  晚年

  萧绰在统和二十七年的十一月初一(1009年11月20日)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在辽景宗、辽圣宗年间四十年有余的摄政生涯。萧绰出发去南京安享晩年,十二月初五(12月23日),萧绰病重。十二月初八(12月26日),耶律隆绪宣布大赦天下以为萧绰祈福。

  统和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1009年12月29日),萧绰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耶律隆绪服丧三年。

  统和二十八年正月初一(1010年1月18日)耶律隆绪不受朝贺。初四(1月21日),耶律隆绪至乾陵。二十三日(2月9日),将萧绰灵柩安放于乾州涂殿。二月初六(2月22日),宋朝派王随、王儒前来吊唁祭祀。十九日(3月7日),高丽派魏守愚等前来吊唁祭祀。同月,派左龙虎卫上将军萧合卓将大行皇太后遗物馈赠给宋朝,并派临海军节度使萧虚列、左领军卫上将军张崇济等前去感谢宋朝的吊祭。三月二十四日(5月10日),耶律隆绪给萧绰上谥号为圣神宣献皇后。同月,宋、高丽派使者前来会葬。四月十五日(5月31日),葬萧绰于乾陵。

  重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初六(1052年11月29日),辽兴宗耶律宗真增耶律贤孝成皇帝谥为孝成康靖皇帝,更谥萧绰圣神宣献皇后为睿智。

  家族成员

  萧绰系出自契丹审密集团拔里氏之少父房家族,其父萧思温乃是四朝(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元老,母亲耶律吕不谷是燕国大长公主也是辽穆宗的姐姐。

  萧绰有两个姐姐,三姐姐妹年纪差距颇大。长姊伊勒兰嫁宋王耶律喜隐,曾封为宋王妃,宋王叛乱后,被其夫牵连而遭废黜,称为夫人。二姐和罕嫁齐王耶律罨撒葛,封为齐王妃,后被鸩杀。

  保宁元年(969年),被册封为皇后。当年或次年生下景宗长女耶律观音女,971年(保宁三年),生景宗长子耶律隆绪即辽圣宗,又生两子两女,其中两子分别为耶律隆庆、耶律隆祐,两女分别为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详见于《辽史》“皇子表”、“公主表”。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早夭的耶律郑哥可能为萧绰所生第四子。

  人物争议

  出生地争议

  北京说

  萧绰的母亲封地为辽南京(今北京),且萧思温的官职多在辽南京,故萧绰出生于辽南京的可能性比较大。

  肇源县说

  他什海古城史称“春蒐城”“皇后店”,“春蒐城”意为春天皇帝在行春捺钵礼时,在此打猎的城堡。他什海古城是萧思温所建立的“头下军州”性质的城池。“头下”是契丹语的音译,原意是“王”的意思,亦即“首领”。“军州”是辽代王公贵族的私家地盘,其中有自己的武装和奴隶。所以,这里也可以称作是萧思温的私人庄园。故萧绰也有可能出生在这里。

  义县说

  有观点认为奉国寺为耶律隆绪在萧绰去世后为母后在故乡建造的寺庙。

  生父争议

  宋人文献中称萧绰的父亲是侍中、守尚书令萧守兴或萧思温之女。宋朝史料记载萧守兴契丹名为“喂呱”,侍中解里钵长子;“喂呱”为“寅古”的同音异译,即萧思温的乳名。所以萧守兴即萧思温。解里钵为萧思温之父。不过宋人对于解里钵为萧思温之父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与韩德让的关系

  据传韩德让和承天皇太后有过一段特殊关系,所谓“有辟阳之幸”。萧绰少年曾许配韩德让,还未来得及结婚,就被景宗选为妃子。《宋朝事实类苑》记载萧绰曾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后来她又把以前契丹人和汉人发生纠纷时重责汉人,改为契丹人和汉人同罪同罚,调整两族关系,巩固于燕云十六州。

  此外《宋朝事实类苑》还记载萧绰毒杀了韩德让的原配妻子李氏,甚至楚王耶律隆祐是韩德让的儿子。但是出使过辽朝的宋朝使臣又见过“有童子一人,年十余岁,胡帽锦衣,嬉戏国母前,其状类韩丞相,盖国母所生韩氏子也。”。也有人认为这孩子可能是耶律宗业或耶律隆裕及韩德让侄孙。

  统和六年九月十三日(988年10月26日),萧绰一反从前在皇宫中宴请皇亲众臣的惯例,在韩德让的帐室中大宴群臣,并且对众人厚加赏赍。这场宴会被后世人认为是萧太后与韩德让自己举办的婚宴,所以才有了韩德让娶了萧太后的传言出现。有观点认为,萧绰与韩德让是一种半公开的情人关系。不过,即使萧绰与韩德让确实是公开的夫妻关系,也是不违反契丹风俗的。

  历史记载韩德让无所避讳不断出入于萧绰的帐幕之中,出外游猎和处理政务,两个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宋辽澶渊议和时,宋朝派曹利用前往,“利用见虏母(指承天太后)于军中,与蕃将韩德让偶坐驼车上,坐利用于车下,馈之食,共议和事。”《乘轺录》云:“虏所止之处,官属皆从,城中无馆舍,但于城外就车帐而居焉。”

  不管下嫁的事是真是假,但萧绰对韩德让的宠爱和器重是有目共睹的。涿州(河北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只因不愤韩德让与萧绰关系亲昵,言语中对韩德让有失恭敬。结果,在大庭广众之下,韩德让竟然将耶律虎古活活击毙。统和六年四月十一日(988年4月29日),萧绰观看马球比赛。韩德让出场时,契丹贵族胡里室,不小心将韩德让撞下马。萧绰见状勃然大怒,当即将胡里室斩首。

  统和二十二年(公元998年)十二月,萧绰取消耶律隆绪与韩德让的君臣名分:赐给汉人韩德让契丹皇族姓氏“耶律”,赐名“隆运”,并封“晋王”,隶属“季父房”。从此,小皇帝圣宗耶律隆绪便不再称呼韩德让臣子,而是改口叫“叔叔”了。一如辽国历代皇帝和摄政太后,韩德让也拥有私人“斡鲁朵”(文宗王宫帐)、宗州(沈阳)属城,万人卫队。由于韩德让没儿子,“承天皇太后”萧绰便规定:皇室的每一代都要贡献一个亲王,作为韩德让的后裔。

  人物评价

  因为其铁腕的政治手段及争议的残杀政敌事件,历史上对萧绰的评价一直两极化。

  贺令图:①主年幼,国事决於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②隆绪亦恶其事,畏不敢发。然萧氏亦常惧其祸,每岁正月,辄不食荤茹,大修斋会及造寺,冀复获福佑,而天性残忍,多杀罚,有机略,其下皆禀服焉。

  张洎:今契丹嬖臣擅轴,牝鸡司晨,单于闭幽,权挟于母后。

  柳开:而又牝鸡司晨,女主专政,腥秽盈溢,夷夏闻知。韩氏弟兄执权擅国,尤从近嵗不道益多,黩武穷兵,侵陵虐众;东征倭国巳丧其徒,南伐髙丽不胜。其将新集之众犯中土之师,无劲悍之渠魁,无雄杰之将佐,所举仍旧所行复稽。

  赵恒:母专其政,人不畏主。

  李焘:萧氏有机谋,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先是,蕃人殴汉人死者,偿以牛马,汉人则斩之,仍没其亲属为奴婢,萧氏一以汉法论。每戎马入寇,亲被甲督战。及通好,亦出其谋。然天性残忍,多杀戮。

  叶隆礼:①以女主临朝,国事一决于其手。大诛罚,大征讨,蕃汉诸臣集众共议,皇后裁决,报之知帝而已。②统和年间,举国南征,后亲跨马行阵。至遣王继忠通好,及所得岁币,亦后之谋也······此可以知太后专其政,人不畏其幼帝也······好华仪而性无检束,每宴集有不拜不拱手者。

  陈大任: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军,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刘璟:榆林塞下旧红城,四面寒泉彻底清。行殿昔留耶律驾,断桥曾驻乞颜旌。蛟龙戏水当年事,赑屃埋蒿此日情。立马林皋一回首,群鸦飞处夕阳明。

  厉鹗:睿知史称贤后,隆运辟阳之幸其说近诬。

  赵翼:辽正后所生太子多不吉······惟景宗后萧燕燕正位中宫后,始生圣宗。圣宗以冢嫡嗣位,享国四十九年,令名遐福,最称贤主,此为古今来正后所生储君继体者之第一。

  袁腾飞: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一般来讲在评书演义在戏剧当中就把她刻画成一个奸诈阴险的妇人,实际上这对她的形象应该说是不公平的。

  王立群:实际上萧太后这个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她是一个懂政治的、有丰富的从政经验的女人。以她老道的政治手段,迅速的完成了政权交接。

  李文军:萧太后和她的丈夫辽景宗,可以算是辽朝的中兴之主。他们结束了辽朝初年皇位争夺的车轮战之后,让政治回到了稳定的轨道上。

  后世纪念

  墓葬

  辽景宗和萧太后的合葬墓在今锦州北镇的医巫闾山下,名为乾陵。根据《辽史》记载的地理位置,乾陵应该就在龙岗村附近。古墓的附近已经挖掘出了陪葬墓的墓志铭,“归葬于乾陵附祖宗之寝庙”、“葬于乾陵附孝贞皇太弟(耶律隆庆)之茔顺也!”而墓穴的下方,也就是村落之内,有两处高高隆起的墓穴,经确认是萧太后的两个孙子。根据辽国祖制,后代的墓穴要在长辈墓穴的下方,根据这个规矩,辽景宗的墓地应该在龙岗山的顶端。据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痛恨辽人,所以合宋灭辽之后,将辽国皇室的陵墓通通挖掘,墓穴内的金银器物抢掠的抢掠,毁坏的毁坏,显陵和乾陵也不例外。

  萧太后河

  萧太后河又名萧太后运粮河,全长20多公里,自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开凿,是辽代保障政治军事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水路要道。

  萧太后河的正源是辽南京城的护城河,其水来自位于蓟城西北的洗马沟,与此同时又引入西山和海淀诸泉,再加上对沿途众多湖泊、沼泽和湿地的利用,不仅赢得了丰沛、稳定的水流,还大大节省了开河工程量。而众多支流和湖泊,又可以发挥节蓄和控制水量的妙用——“旱时有水行船,雨时能吞水保岸”,这乃水利工程之至高境界。

  严格的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在河身工程上。在解放后疏浚旧河道时,曾经对萧太后河进行过测量,河床宽约31米,河底宽约8米,河底和河岸分别以坚硬的黑色和黄色黏土铺垫而成,坚固异常。

  从明清时期笔记中得知,萧太后河始建于统和六年(988年),正是萧太后摄政期间由萧绰主导开凿。运河开凿成功定名萧太后河。

  萧太后桥

  萧太后桥,在明万历三十一年,也就是1603年的正月动工的,到1605年十月才竣工。并由万历皇帝赐名为“通运桥”,俗称叫萧太后桥。到了清代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曾经小规模的修缮过。

  萧太后桥为南北走向,全长约43米,宽约10米,桥下一共有三个石拱券,三个拱券中间的大,两边的小。桥面为平板型,由相互交错的大条石铺成的。桥的两两边设石栏板,每边各有雕刻着狮子的望柱18根。每边的柱头上雕须弥座,座上圆雕狮子,神态各异。这座桥的命名源于桥下的萧太后河。

  奉国寺

  奉国寺位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始建于开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后易名奉国寺。奉国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

  奉国寺遗存有中国古代佛教寺院最古老最大的大雄宝殿,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提名,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供奉着七尊巨佛,面目相同,手势各异,释迦牟尼行列第七,国内唯一。

  上谷地花园

  澶渊之盟后萧绰,用宋朝的白银在上谷地燕子城(今河北张北县)的水泉边建造心中的园林,构筑间株绿柳间株桃的美景,在花树间修筑闲可坐的亭台楼阁,这片京畿腹地上开始有了“鸳鸯泺,今安固里淖”、“凉陉,今丰宁金莲川”等不少清暑、围猎的行在。她在这里开辟了多座花园。《宣府镇志》记载的“镇城东四十里的上花园。”“东五十里的下花园”、“怀来东十里的东花园“。特别是上、中、下三处花园为辽代有名的皇家园林,政治文化中心。内有各种奇花异树,萧太后常年在此驻跸,商讨国事,步署兵力。此外,赤城有“萧太后花园”、“怀来团蕉亭”、“莲花池”、“雪兴亭”“碧桃亭”、“养鹅池”……怀来官厅湖南岸,现在还留有萧太后的观花楼遗址,遗址正方形,每边长十余米,高约十米。原是砖砌墙,有垛口,东西房各三间,北有庙一座。

  萧太后梳妆楼

  萧太后梳妆楼位于河北省沽源县,俗传为辽代萧太后的“梳妆楼”,坐北朝南,为青砖拱券无梁结构,通高9.1米,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南东西三墙辟拱券门,楼顶为拱券穹隆顶。楼内中央发现一座蒙古贵族墓葬,并清理出具有元代蒙古族特色的衣物、金饰等珍贵文物。

  早先内有壁画。顶上原有琉璃瓦镶嵌,金碧辉煌,十分壮观。1982年修整时,在楼基附近地下掘出黄绿琉璃瓦,应是顶部饰物。河北沽源境内的元代墓葬建筑“梳妆楼”经考古勘察,已经确定其墓主身份为元代蒙古贵族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阔里吉思。

  南依山峦,东近滦河,东北为延绵不断大草原,据楼可远视金莲川(闪电河)和碧波千倾的囫囵淖(白海),壮丽的行宫遗址映入眼帘。梳妆楼本身保存完好,它是目前在北方唯一保存的形制比较特殊的元代建筑。形如一蒙古包,全部用青砖砌筑。平面为正方形,边长9.3米,是一般常见之喇嘛塔座形制。

  南面偏东辟拱形门,东西两面为拱形窗,上为阑额,再上砌出棱角牙子两层收分成顶。从南门进入中间,楼下为四角,上为八角。角间为圆柱,上托阑额、普柏枋,再上为单抄四铺作斗拱,斗拱之上层层叠涩而成巨大穹窿顶,犹如天幕,高约15米,极富神密色彩,顶中空,以砖覆盖。

  萧太后营

  萧太后营位于怀仁西南二十里安银子村,相传为辽太后驻兵处。

  辽太后城

  辽太后城,位于灵丘西南三十里,传是萧太后所筑。

  萧后井

  萧后井位于天镇四十里萧墙堡,相传萧太后曾驻兵于此。

  萧家坡

  萧家坡位于大同。

  滦河母亲像

  滦河母亲像位于河北滦州市滦河母亲广场,是依据萧绰的形象而雕塑的。为纪念萧绰的文治武功,以及她对滦州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滦县人民决定以萧太后为原型雕塑滦河母亲雕像,刻画一位着辽装的母亲形象。母亲怀抱孩子,目视古城,孩子头留辽代及北方少数民族典型的发式——髡发,在母亲的怀抱中。

  滦河母亲雕塑高1088厘米,象征着滦州建立1088年;雕塑下方为长923厘米,高211厘米的正方形底座,象征着滦州公元923年建州,同时也寓意着雕塑2011年动工;底座下方是波浪形花纹,代表着奔流不息的滦河水,底座外围是56片高度为56厘米的莲花花瓣,代表着滦河流域是一个多民族的区域,也象征着萧太后的享年56岁。

  萧绰银币

  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第九组)金银币一套,1金5银共6枚金银币,均为国家法定货币。其中萧绰为银币,重22盎司、90%成色、直径36毫米、面值5元、精制、发行30000枚。

  银币上的萧绰身着契丹民族服饰,外罩铠甲,腰配宝刀。两手紧握着一幅军事地图,抬头远望。

  币面上,圆顶的帐篷代表了游牧文明,高耸的城墙代表了农业文明,说明辽国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契丹族与汉族和谐共存。

  艺术形象

  民间形象

  由于《杨家将》故事的深入人心,“萧太后”三个字,几乎成了萧绰的专用名词。在民间传说中,她是“杨家将”的死敌,满门忠烈尽数折于她手,形象被无限丑化。

  河北民间传说萧绰与杨大郎是龙凤胎,后流落民间。他兄妹与宋太宗赵光义是同年同月同日鸡鸣时生,萧绰生在鸡鸣声起时,太宗生在声高时,大郎生在声落时。所以,萧绰与赵光义都做了皇帝,大郎只能保朝。

  戏曲形象

  《清升平署戏曲人物扮相谱》中萧绰形象为老旦,戴钿子、穿吉服、挂朝珠。

  在京剧舞台上,表现萧太后的戏并不多。早期的“同光十三绝”中的梅巧玲,曾在京剧《雁门关》(又名《南北合》)中饰演过萧太后。梅巧玲是梅兰芳的祖父,四喜班的创始人,传统京剧《雁门关》是他擅演的代表剧目。他的次子梅竹芬(梅兰芳的父亲)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他所扮演的萧太后酷似梅巧玲,故而人们也称他为梅萧芬。后来,陈德霖也很善演《雁门关》的萧太后,现还存有他在《雁门关》中饰演萧太后的剧照,他的扮相与梅巧玲有所不同,头饰丰富了许多。

  在京剧中表现萧太后的另一出戏是《四郎探母》,《四郎探母》与《雁门关》两出戏在剧情上颇为相近,只是《雁门关》是表现“八郎探母”的故事,从剧本看,《雁门关》中的萧太后与《四郎探母》中的萧太后颇为相似,在舞台表演上更是相近,《雁门关》中的萧太后有一句念白“双凤绕花梁,珠帘黄罗帐”,所表现的萧太后略显文气一些。这正是与《雁门关》表现的萧太后所不同之处,《四郎探母》是出家庭味十足的宫廷戏,更多的表现了萧太后母性慈爱的一面。而《雁门关》的萧太后,是全剧的主演,更多的表现出她身为国君文韬武略的霸气。

  还有一出涉及萧太后的戏是京剧《澶渊之盟》,当时是由周信芳、赵晓岚、孙正阳等名角演出。它是以宋辽两国交战继而缔结澶渊盟约为背景的一出戏。剧中的萧太后英武气十足,年龄较之《雁门关》、《四郎探母》的萧太后更为年长。剧情是宋朝使臣借修好之名,来到辽国探听虚实,萧太后在与使臣针锋相对的话语中言道:“人说我不行我就偏要行”。突出表现了她凛然不让须眉,文武兼备的巾帼气概。戏中的萧太后亲征南下伐宋,身上穿着戎装,这个扮相是《雁门关》和《四郎探母》两出戏中所没有的。因此扮演萧太后的演员,非青衣兼刀马不可,既要有青衣的稳重,也要具备刀马旦的风度气质,以展现出萧太后的多重性格,较之以往的萧太后形象,更加新颖些,好看些,唯一不足之处是,此种表现方法不完全符合年长的萧太后形象。

  京剧《雁门关》是王派代表剧目,当代几乎没有人演,看过的人也不多,只知道大致的剧情。对于王派萧太后的印象大多来自于音配像《四郎探母》,萧太后在该戏中不是主角。音配像中的萧太后,是由王派弟子芙蓉草赵桐珊演唱的,柯茵婴配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