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赏(726年-787年),字宝符,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张嘉贞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身河东张氏,以门荫入仕,起家太子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关内节度从事、太原少尹、给事中、御史中丞、中书舍人,迁河南尹,转三镇(淮南、荆南、西川)节度使,在西川任职时致力于恢复蜀地的经济建设。泾原兵变时,大力支持朝廷,颇有功勋,唐德宗李适召其回朝,本欲拜相,在名将李晟的干涉下只加授左仆射的虚衔。
贞元三年(787年),张延赏与李晟和解,张延赏加授同平章事,正式拜相,暗中唆使唐德宗罢免李晟的兵权。张延赏任职时倡导减轻财政负担,积极推行裁减官员,结果引起朝野强烈不满,不久,张延赏病逝,终年61岁,德宗下诏废朝三日,追赠张延赏为太保,谥号成肃。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延赏自幼丧父,在开元末年得到唐玄宗的召见,被授为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他博览经史、通晓吏治,受到宰相苗晋卿的器重,得以娶其女为妻。
累任要职
至德二年(757年),张延赏随唐肃宗前往凤翔,被擢升为监察御史,获赐绯衣、鱼袋,又改任殿中侍御史,后被关内节度使王思礼辟为从事。乾元二年(759年),王思礼改任河东节度使,张延赏则任太原少尹,兼行军司马、北都副留守。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入侵,唐代宗逃往陕州。张延赏被授为给事中,后改任御史中丞、中书舍人。大历二年(767年),张延赏被拜为河南尹、诸道营田副使。河洛久经战乱,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张延赏在治政上崇尚简约,大兴水利,修建宫庙,全力恢复生产,使得流民归附,中原一带重现繁荣。
大历五年(770年),唐代宗撤销河南、淮西、山南等道副元帅之职,命其所属部队镇守东都洛阳,并由张延赏暂代东都留守。他政绩突出,在各地牧守中位居第一,被召拜为御史大夫。
大历六年(771年),成都司录李少良弹劾权相元载。元载党羽参奏李少良狂妄,将他交付御史台审讯,要给他安加罪名。张延赏因不肯配合,被外放为扬州刺史、淮南节度观察等使。在张延赏的请求下,朝廷改以长江作为江南道与淮南道的边界。后来,张延赏因母丧守孝,期满后被起复为检校礼部尚书、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观察使。
节度西川
大历十四年(779年),张延赏改任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仍旧兼任御史大夫。当时,蜀地先后经历杨国忠两征南诏失败及郭英乂、崔宁、杨子琳之乱,百姓疲敝,制度荡然无存。张延赏到镇后,轻徭薄赋,依法办事,使得蜀地逐渐恢复繁荣,后被加为吏部尚书。
建中四年(783年),西山兵马使张朏作乱,攻入成都,张延赏逃奔汉州(今四川广汉)鹿头城。不久,张朏醉不设备,张延赏侦察到这个消息,派鹿头关戍将叱干遂讨平张朏之乱,张延赏得以返回成都。泾原兵变后,唐德宗逃往梁州。张延赏向梁州运送大批物资,给朝廷予以支持。唐德宗将剑南蜀川倚为根本。
担任宰相
贞元元年(785年),唐德宗因宰相刘从一患病,征拜张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张延赏因此前曾与凤翔节度使李晟发生矛盾,在拜相任命上遭到李晟的阻挠,最终只被授为尚书左仆射(虚衔),未能成为宰相。
贞元三年(787年),李晟入朝。唐德宗意欲拜张延赏为宰相,便让浙西观察使韩滉居中调解,化解李晟与张延赏之间的矛盾。韩滉宴请二人,尽欢而散,并让李晟表荐张延赏为相。唐德宗遂任命张延赏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李晟请求与张延赏联姻,却遭到张延赏拒绝,愤恨不已,认为张延赏只是表面和解。张延赏则在谋划罢免李晟的兵权。
此前,吐蕃将领尚结赞侵犯凤翔,却不劫掠,只道:“召我来,何不以牛酒犒劳?”然后撤军而回,以此离间李晟。尚结赞在撤军途中遭到李晟伏击,险遭生擒,因此遣使求和。李晟入朝后,以“戎狄无信”为由,反对许和。韩滉表示支持,建议调拨粮草,让李晟攻击吐蕃。唐德宗却疑心将帅求取边功。
不久,韩滉病逝。张延赏揣知唐德宗的心意,宣扬和亲之益,提出李晟不应久握兵权。唐德宗便削去李晟兵权,改任他为太尉兼中书令。张延赏不顾宰相主持三公册礼的惯例,故意让兵部尚书崔汉衡主持,以此轻慢李晟,受到舆论的非议。同年五月,吐蕃果然在平凉会盟时背约,谋划劫持唐朝大将浑瑊。
裁官招怨
此前,韩滉入朝,曾推荐宣武节度使刘玄佐,建议让他收复河湟,刘玄佐也有建立边功之意。张延赏便上奏朝廷,建议裁减官员,减轻财政负担,以供军费,得到唐德宗的批准。这时,韩滉已经病逝,刘玄佐又称病不肯应命,张延赏便欲改用李抱真。但张延赏因私怨罢免李晟兵权之事,引起武臣不满,李抱真也推辞不应。
裁官命令下达后,当年便裁减官吏一千余人,引起舆论哗然,非议不断。 张延赏忧惧不已,又建议对裁减的官员酌量保留。侍中马燧、太子少保韦伦、浙西观察使白志贞等人都上奏皇帝,认为裁减官员招人怨恨,请求全部恢复。此时,张延赏病重,在家养病,新任命的宰相李泌便将裁减的官员全部恢复。
同年七月,张延赏病逝,终年六十一岁。唐德宗废朝三日,追赠太保,赐谥成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