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宝十年(751年),贾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县尉,转任绛州正平县县尉,升任度支判官。贞元九年(793年),被封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转任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任检校司空,封为魏国公。永贞元年(805年),贾耽病逝。追赠太傅,谥号“元靖”。大中二年(848年),贾耽被绘像在凌烟阁中。
从兴元元年(784年)到贞元十七年(801年),贾耽绘成《海内华夷图》,撰写《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贾耽著有10卷《皇华四达记》,6卷《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4卷《吐蕃黄河录》。
主要成就
政治
天宝十年(751年),贾耽入仕后,结合政治、军事研究地理,考察地理。贾耽研究并绘制地图,是为唐朝的政治、军事服务。贾耽年轻时正经历“安史之乱”,唐的西北边界,被吐蕃等入侵推进到了河西陇右(今河西走廊)一带,唐朝国势衰落、边疆多事,贾耽深表忧虑。贾耽常说“率土山川,不忘寝寐”,贾耽盼望早日收复失地,恢复领土完整。贾耽处理政务中,表现出“器重识高,涵泳万顷”。任汾州刺史七年,政绩茂异。大历十四年(779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造反,贾耽受命进驻屯扎在谷城,领部下沿江东讨,和将帅们一起,取得攻打江汉、夺取均州的胜利,贾耽荣立军功,获得赏银和青光禄大夫的嘉奖。贞元二年(公元786年),贾耽讨伐僭越称帝的李希烈,李希烈兵败被部将毒杀,贾耽有功,任东都畿唐、汝、邓都防御观察使。贞元九年(793年),贾耽当了宰相,在政事之余,潜心研究地理。贾耽撰写的相关著作,成为唐朝政治、军事的重要依据。贾耽德政兼优,深得德宗皇帝的信任,因健康原因多次上表提出辞呈,德宗都没有批准。
地理
贾耽是中国地理地图史上一位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科学制图的方法,在书籍中的地理记述是中国对外宣示领土和海权的重要依据。利用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便利,向外国使节打听各国的山川形势、地理沿革和风土人情,然后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此外,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少数民族的遗老,甚至民间流传的小说谣谚,他都会留意记录,然后汲取精华,去伪存真。贞元十四年(798年),贾耽用裴秀的制图六原则绘制“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图”一轴,主要表现陇右兼及关中等毗邻边州一些地方的山川关隘、道路桥梁、军镇设置等内容。他用文字注记详加说明,然后汇编成册,故名《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 《吐蕃黄河录》。图和说明一并奏之朝廷。
贞元十七年(801年),贾耽经过三十多年的阅读文献,调查采访,认真选取资料,绘成了《海内华夷图》,撰写了《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献给朝廷。《海内华夷图》为表现唐代统一的面貌,图的面积约110平方米,“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别章甫左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于作绘。宇宙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其地理范围除唐朝所辖行政区外,还有四邻一些国家,是一幅小范围的亚洲地图,比例尺为一寸折百里,相当于1∶180万。图的内容包括唐朝疆域沿革、行政区划、古今郡县、山川名称、方位、交通道路等。图中的地名古今并注,古地名用黑色,今地名用红色,开中国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这种墨朱殊文制图法为后世历史沿革地图所遵循。如李兆洛的《历代地理沿革图》,杨守敬的《历代疆域形势图》,都采用这种方法。《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是《海内华夷图》的文字说明,属地志。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海内华夷图》被缩成《华夷图》和《禹迹图》刻于石上,保存在西安碑林 。
贞元二十年(804年),贾耽撰成了《皇华四达记》。《皇华四达记》记载了唐对外交通发展的情况,描述了“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和东非海岸的90多个国家,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和唐朝最重要的海外交通线 [8] 。原书已流失,有片段留存,记载了中国通向外面的道路,其中有一条是唐朝丝绸之路,最远可达波斯湾及东非地区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