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766年—842年),字表臣,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唐朝宗室、宰相,襄邑恭王李神符的五世孙。
李程为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丙子科状元,并登博学宏辞科。累授司勋员外郎兼翰林学士,因其性懒,故有“八砖学士”之称。元和年间,任知制诰,拜礼部侍郎。唐敬宗即位,以吏部侍郎充任同平章事。后罢为河东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唐武宗时官终东都留守,封彭原郡公。
会昌二年(842年),李程去世,年七十七。获赠太保,谥号“缪”。他著有表状一卷,今已佚。
人物生平
李程出身宗室疏支,为唐高祖李渊堂弟、襄邑恭王李神符的五世孙。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李程中丙子科进士第一,以状元及第。不久后,他又考中博学宏辞科(博学宏词科),历任地方使府幕僚。
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程入朝任监察御史。同年秋,充任翰林学士。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其亲信王叔文掌权,打击李程,免去其翰林学士之职。经屡次调迁,任员外郎。
唐宪宗元和(806年—820年)初年,李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行军司马。
元和十年(815年),李程再次入朝,拜兵部郎中,旋即兼任知制诰。此前,宣武军节度使韩弘于淮西削藩战争期间出任淮西诸军行营都统,宪宗曾命李程衔命对其宣谕。
元和十一年(816年),李程被授为中书舍人,并权知京兆尹事。次年,又权知礼部贡举事宜。
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改为礼部侍郎。六月,出任鄂州刺史、鄂岳观察使。之后入朝拜吏部侍郎,封渭源县男,食邑三百户。
长庆四年(824年)五月,唐敬宗李湛命李程以吏部侍郎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宰相。十二月,加中书侍郎,进封彭原郡公,食邑增至三千户。
宝历二年(826年)九月,李程被罢相,外放为检校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
太和四年(830年)三月,改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河中尹、河中晋绛节度使(河中节度使)。
太和六年(832年),在河中节度使任上获加检校司空官。七月,被征入朝拜尚书左仆射。李程学识精深,但为人放纵,不讲究礼仪,诙谐擅戏,故而他任左仆射(为尚书省实际最高长官)时,遭到舆论的轻鄙。
太和七年(833年)六月,李程被授为检校司空,外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
太和九年(835年),第二次任河中晋绛节度使,并加检校司徒。
开成元年(836年)五月,再入朝任尚书右仆射(《旧唐书·文宗本纪》作左仆射),兼判太常卿事。十一月,兼判吏部尚书铨事(《旧唐书·文宗本纪》作兼吏部尚书)。
开成二年(837年)三月,加官检校司徒,出授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
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唐武宗即位后,李程又任东都留守。 但据《旧唐书·武宗纪》载,李程在会昌元年(841年)正月曾以“右仆射”之衔为权宦仇士良撰写纪功碑。
会昌二年(842年),李程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朝廷追赠太保,谥号“缪”。
人物评价
刘昫:(李)程不持士范,殁获丑名。君子操修,岂宜容易!(《旧唐书》)
宋祁:李程和柔,在位无所发明。(《新唐书》)
个人作品
李程著有表状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今已佚失。
《全唐文》录有其文:《汉章帝白虎殿观诸儒讲五经赋》、《凤巢阿阁赋》、《华清宫望幸赋》、《揠苗赋》、《汉文帝罢露台赋》、《黄目樽赋》、《迎长日赋》、《石镜赋》、《太常释奠观古乐赋》、《大合乐赋》、《披沙拣金赋》、《金受砺赋》、《蒙泉赋》、《青出于蓝赋》、《破镜飞上天赋》、《众星拱北赋》(其一、其二)、《攻坚木赋》、《刻桐为鱼扣石鼓赋》、《故钟于宫赋》、《日五色赋》、《匏赋》、《竹箭有筠赋》、《衣锦褧衣赋》、《月照寒泉赋》、《河东节度使太原尹赠太尉李光颜神道碑》。
《全唐诗》录有其诗五首:《春台晴望》、《玉壶冰(一作咏冰壶)》、《赋得竹箭有筠》、《观庆云图》、《赠毛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