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融,唐朝时期宰相,侍中宇文节的孙子。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雄才大略的帝王,有着超越秦皇汉武的梦想,他重视边功,喜欢开疆拓土;大兴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封禅泰山,热衷歌功颂德。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大量的银钱。所以,使库府充盈起来,是唐玄宗最重视的一件事。
开元之初,唐玄宗抑制奢靡,崇尚节俭,千方百计省银子。但想要库府充盈仅靠节流不行,关键还在于开源,也就是增加赋税。
古代是农业社会,人口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政府赋税的多少。隋炀帝为何能开创那么大的雄图伟业呢?因为大业五年,隋朝的人口多达890万户,约5000万;而贞观时期,唐朝只有不满300万户,让李世民整日怅然若失;到睿宗时期,人口达到600万户,80多年增加了300万户;而到了开元末年,不到30年,唐朝人口就增加了240万户,达到了840万户,约4800万。
排除基数增长外,人口增长的幅度也远超以前,难道玄宗朝的妇女们都加班加点生孩子?
其实是因为玄宗将民间隐匿的逃户大都检括了出来,仅此一项就多达80万户,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就是开元盛世真正的能臣:宇文融。
大唐盛世,为何出现逃户问题呢?这还要从均田制说起,均田制发端于北魏,是一种按照人口授予土地的制度。当时长期战乱,门阀大族把握着大量的土地与佃农,形成地多人少的局面,均田制的施行,使无田的流民与依附于门阀的佃农可以获得土地,成为直接受控于朝廷的自耕农。
这样一来,国家赋税大增,隋朝之所以富庶,就是受控于朝廷的自耕农数量达到了历史顶峰。隋末唐初,又进行了大规模战争,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使得这一措施在唐初也能推行着,但随着社会的安定、人口的增加、官吏的腐败,土地兼并日趋严重,自耕农普遍得不到应得的土地,但还得交纳相应的赋税,人民不堪重负,所以纷纷隐匿到偏僻之地开荒,成为所谓的逃户。这样一来,朝廷赋税缩水,兼并了土地的地主得到了好处。
开元之初,只是个八品县主薄的宇文融发现了这一问题,他及时上表玄宗,得到了玄宗的重视,很快提拔他为御史中丞,负责检括逃户。
面对逃跑的黎民百姓,宇文融并未一味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使用了较为缓和的手段,只要在规定期限内自首,农民就可重新成为编户齐民,回不回家乡都可以。而且,由逃户成为编户的前六年,只需每年缴纳1500钱,其余赋税统统免除。
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认可,不再过偷偷摸摸的日子,还有如此优惠的条件,逃户们大都满心欢喜的自首。于是,大唐赋税大增,库府充盈,宇文融也成为玄宗身边的第一红人,并两度拜相。
然而,这样一个为朝廷做出巨大贡献的能臣,历朝历代的评价却很差劲。《旧唐书》说他是“奸佞之辈,惟事悦人;聚敛之臣,无非害物”。也就是祸害百姓、聚敛财物,以取悦于皇帝的奸佞之辈。《新唐书》更甚,将他与奸相杨国忠归为一类,说他们盘剥百姓,取悦皇帝。
那么,为何这样一个既充实了库府,又给百姓实惠的能臣,会被历史抹黑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不符合儒家思想
封建时代,儒家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士大夫们的崇高目标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财政、商贾,这些与银钱打交道的行当,历来为他们所不齿。所以,宇文融的行为被士大夫们所轻视。
其二,利益冲突
宇文融与当时的首相,也是文坛领袖的张说起了冲突。冲突的核心便是括户问题,张说认为括户严重干扰了黎民百姓的正常生活,希望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宇文融的括户政策,严重影响了张说等人的利益。
以张说为首的一派,并非传统门阀大族,而是武则天时期通过科举等方式进入统治集团的庶族地主,说白了,他们是最大的土地兼并者。武则天时期,为了稳固统治,对这一派人百般拉拢,对他们兼并土地放任不管,对逃户听之任之,促使了他们做大。
而宇文融的括户行为,维护了自耕农的利益,增加了国家赋税,就必然会打击这些庶族地主的利益。所以才引来张说等人的一致抵制。
不但朝堂上针锋相对,封建士大夫们还掌握着历史话语权,历朝历代,史书都由他们编纂,所以宇文融被黑得很惨。
所以,宇文融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能臣,变成了史学家笔下的奸佞之辈,聚敛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