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宫之中,一名妃子不受宠爱会过得很艰难,如果皇后不受宠爱,而且皇帝一心想着扶正另一个妃子,那么处境会更加的艰难。北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孟氏就是这样,她不受皇帝喜爱,偏偏后宫里还有一个工于心计而且很得皇帝宠爱的妃子。于是孟氏几次被废,几次因故离开皇宫,命运多舛。不过也正是由于被冷落,她游离在皇室之外,所以在靖康之难中避免了被金兵掳走侮辱的悲剧。也是靖康之难后,她的命运峰回路转,不但被迎回,而且二度垂帘听政,经历堪称传奇。
孟氏出身高贵,是正统官宦世家的大家闺秀。他的祖父是曾任宋朝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她贤良淑德,是从官宦之家的百余女眷之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和宋哲宗的嫡母皇太后向氏都很喜欢她,甚至亲自下诏赞扬她“孟氏子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而此时的孟氏不过十六岁。
在最开始孟氏确实是十分风光,元祐七年(1092)皇后之位的册封也是宋哲宗亲自到文德殿进行的。太皇太后对宋哲宗说:“得贤内助,非细事也。”将孟氏的地位抬得很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孟氏的父亲升迁,母亲被封为华原郡君。
但是好景不长,一位“明艳冠后庭,且多才多艺”的美人出现了,她就是刘清菁。刘清菁很快就受到了宋哲宗的宠爱,而且随着地位逐渐提高,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产生了取代孟皇后的心思,一直在暗暗谋划。绍圣三年(1096),尚是婕妤之位的刘清菁就敢在后宫所有嫔妃面前给皇后摆脸色。但是皇后性情宽厚,主动避让,这才没有让一次争风吃醋的丑事闹大。
这位刘婕妤还非常擅长煽风点火,吹枕头风。同年冬至节,孟皇后带着后宫众人去给向太后拜寿。刘婕妤自己不守规矩,几次三番胡闹,结果是自己一不小心摔了个底朝天,惹得旁人发笑。本来这样不光彩的事情,自己藏着掖着还来不及,但是嫉妒心和野心都很大的刘婕妤马上就向哲宗告了黑状,诬陷皇后孟氏让她出丑。
同样也是这一年,孟皇后的女儿重病,无药可医,于是她的姐姐就带着道家治病符水入宫医治。但是符水之事是宫中禁忌,孟皇后立刻就将符水藏了起来,等到面见哲宗后,一一说明原委,这时哲宗也明白这是人之常情,并没有苛责。但是刘婕妤不甘心,她在公主病逝后,借着孟皇后养母燕夫人等人为皇后及公主祈福的事情,旧事重提搬弄是非,说孟皇后这是在诅咒皇帝。
哲宗听说后也开始怀疑,命人彻查此案。在宰相章惇和刘婕妤的授意下,皇后左的侍女、太监被逮捕,而且被刑讯逼供。“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但就是这样,这些太监、宫女们也不愿诬蔑孟皇后。最后,这些人竟然是伪造供词,让哲宗相信孟皇后图谋不轨。一套莫须有的罪名被罗织,孟皇后就这样被废。她被安置在被废妃嫔出家的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道号“冲真”。
其实这件冤案后还有新旧党争这一政治因素,孟皇后属于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支持的旧党,而哲宗不愿意活在母亲和祖母的阴影下,于是发动变革。皇后不过是政治中的牺牲品。
元符三年(1100),哲宗病逝,向太后命哲宗的弟弟端王赵佶继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宋徽宗。旧党在向太后的支持下又重新恢复势力,孟氏因此良机被复位,因其封后于元祐年间,故被尊称为元祐皇后。
但是仅仅一年后,向太后病逝,孟皇后失去最大助力。其崇宁元年(1102)又发生元祐党人事件,徽宗重新任用新党蔡京等人,旧党再次被打压,孟氏又一次受到牵连,二度被废,重回瑶华宫,加赐“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之号,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皇室沦陷,钦徽二帝被俘,两位太后被抓,靖康之耻发生。孟氏因为是废皇后不在名册上而逃过一劫。
当时在册的宋皇室唯一漏网之鱼康王赵构远在济州,于是被金人立为楚帝的张邦昌就迎接孟氏入居延福宫,尊为 “宋太后”,接受百官朝拜。但有人认为这是张邦昌想要自立的表现,于是大臣又上书,政事应取得太后之命令才能决定,张邦昌就万般不情愿的复孟氏元祐皇后的尊号,并请其垂帘听政。不久后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帝位,也就是宋高宗,元祐皇后于是撤帘不再听政,并被尊为元祐太后。后因“元”字犯其祖父孟元的名讳,再改为隆祐太后。
建炎三年(1129),因兵变,高宗赵构被迫退位,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继位,是为宋简宗、正安帝。因乱军所逼,孟皇后不得不再度垂帘听政。孟皇后曲加慰抚苗傅等人,并召韩世忠之妻梁红玉,韩世忠速来勤王。后来兵乱平定后又再度撤帘。
几番大起大落,这位孟皇后的一生跌宕起伏,与她本身谨小慎微,谦卑恭谨的性情完全不符。她一生没有什么坏事朝野皆知,反而是几次临危受命。她晚年喜欢饮酒,高宗认为越酒不好喝,就命人另外再买甜酒,不过是件小事孟皇后却还派人去付账,根本没有强取而不付酒钱。她的一生悲剧从符水开始,哪怕是过尽千帆,晚年时依然心有余悸,在宫中有时头晕目眩,有宫人自称会用符水治病,这让她一下深陷过去的悲惨阴影,马上命令将这个宫人赶出宫外。
最终在绍兴元年(1131年),孟氏去世,她不平凡的一生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