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绩诗作有哪些?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绩的故事吧。

  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唐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最闪耀的明珠之一,千百年来,深受世人喜爱。唐诗,也成为了中华文化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在那个璀璨的时代,他的名气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但是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他却是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人。他一生放荡不羁、嗜酒如命、无意功名利禄,仿佛不是尘世之人。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更重要的是,他创作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五言律诗——《野望》,他就是初唐诗人王绩,后人称为“诗道”。

  下面,我们通过他的代表作《野望》来探寻诗人内心的孤傲与简朴。全诗如下: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昏时分,我独自伫立在东皋村头眺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深秋,每棵树都染上金色,重重叠叠的山岭也都披上了落日的余晖。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胜利品也向家奔去。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image.png

  首联,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不定,心里默默念着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态,复杂抑郁。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心绪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诗孤独、惆怅的基调。

  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诗人通过对眼前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的描写,给人以苍凉之感。

  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与颔联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衬托了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因为眼前热闹的景象是别人的,而只有自己无所事事所以不难推断出诗人当时内心的有的落寞和孤寂。

  尾联运用伯夷、叔齐首阳采薇的典故,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这首诗是王绩最有代表性的诗作,一举奠定了其在诗坛的地位。全诗也正好准确地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归隐山林。

image.png

  王绩自幼被称为“神童”,隋文帝时期便已名满天下,隋炀帝时步入仕途,但他嗜酒如命,经常因为喝酒误了公事,因此,王绩曾先后三次辞官归隐。在他看来,做官实在太束缚,还是闲云野鹤的好,这是他的第一怪。

  他的第二怪是在贞观十八年时,自知大限将至,于是自己给自己写了墓志铭。

  他的第三怪是诗、酒、琴号称“三绝”,其中酒排第一,琴排第二,诗排最末。虽然王绩是个十足的诗人,可是他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诗人。他嗜酒如命,平生最爱研究美酒,为后世留下了一本《酒经》。他的活动除了喝酒,就是弹琴了,他琴艺高超,曾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所赏。

  王绩一生笃信老庄学说,因此后人称为“诗道”,也算对他一生最恰当的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