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厉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厉鹗,男,汉族,公元1692年生,寿命61岁。属相猴,星座为双子座,浙江杭州人。有才运无官运,乾隆爷恩典也背运,文坛领袖提携也是白搭。

  “乾隆元年,举鸿博,误写论置诗前,又报罢。其后赴都铨,行次天津,留友人查为仁水西庄,觞咏数月,不就选,归。卒,年六十一。”

  1736年,乾隆皇帝刚登级上台,为了显示重视人才,特地加开博学鸿儒选拔考试,让各地主政官员推荐本地的才良之士。浙江巡抚程元章举荐了厉鹗、杭世骏等本地名士18人。

  在考试中,厉鹗的诗作是出类拔萃的。可惜的是,厉鹗误将论写在诗前,再次落第。朋友们都为他叹息,厉鹗却淡淡地说道:“吾本无宦情,今得遂幽慵之性,菽水以奉老亲,薄愿毕矣。”

  1748年,厉鹗出于生活所迫,不得已决定出仕,以举人身份候选县令,去北京参加官员考核。朋友们认为他不宜担任此职,加以劝阻。他只得说出自己的苦衷,是为了求得俸禄以侍养老母。

image.png

  厉鹗北上来到天津时,老友查为仁将他留住水西庄。在这里,他意外地看到了查为仁为南宋周密的《绝妙好词》所作的笺注。他与为仁有同好,也曾收集过有关《绝妙好词》的材料。

  查为仁的作品,让厉鹗喜出望外。对学术的热爱,战胜了对仕宦的追求,厉鹗再一次放弃入京为官的打算,和查为仁同撰《绝妙好词笺》。几个月后,著作完成,他返回家乡,不幸去世。

  “康熙五十九年,李绂典试浙江,得鹗卷,阅其谢表,曰:此必诗人也!亟录之。计偕入都,尤以诗见赏汤右曾。再试礼部不第。”

  厉鹗虽然才高八斗,但是无奈官运不逮。乾隆爷的恩典也没能改变他的命运。在此之前,有两位清朝文坛领袖助力于他,也是无功而返,遗憾收场。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时任内阁学士、浙江乡试正考官的李绂,主持浙江举人典试时,看到了厉鹗的试卷,觉得文采飞扬,出类拔萃。同时读了厉鹗写的谢表,说:“此人必定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李绂决定立刻录取。厉鹗中举之时,只有29岁,年轻得志,意气风发。他对未来也充满信心。这一年,厉鹗登舟北上,准备参加京城会试。

  在北京,厉鹗又得到了清朝另一位文坛领袖,时任副部级吏部侍郎汤右曾的赏识。汤右曾工行楷,遒媚似苏轼。而且文人画也超级棒以逸笔写山水,著墨无多,舒展自如。

  但是这一次,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厉鹗,他竟然名落孙山。得此落榜消息,厉鹗懊恼不已,心灰意冷。汤右曾并没有因为厉鹗的考场失利,而怠慢于他,反而更加热情地对待。

image.png

  汤右曾吩咐家人,按照贵宾的招待标准,殷勤置办酒宴,甚至还亲自收拾卧榻,派人致意要将厉鹗请到家中。厉鹗得信后,却不辞而别。次日,汤右曾迎请时,厉鹗早已远去。

  “鹗搜奇嗜博。扬州马曰琯小玲珑山馆富藏书,鹗久客其所,多见宋人集,为宋诗纪事一百卷。又南宋画院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诸书,皆博洽详赡。”

  扬州盐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贾而好儒,“以古书、朋友、山水为癖”,家中藏书极富。文人名士纷纷来游,厉鹗也年年相访,成为马家的常客。在马氏小玲珑山馆里,他肆意探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从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厉鹗在出游吟咏之余,撰写了《南宋院画录》8卷、《秋林琴雅》4卷、《东城杂记》2卷、《湖船录》1卷,并同沈嘉辙、吴焯等一起,共同撰写了《南宋杂事诗》7卷。

  “诗刻词柬,尤工五言,有自得之趣。诗馀亦擅南宋诸家之长。先世本慈谿,徙居钱塘,故仍以四明山樊榭名其集云。”

  厉鹗的诗词,以五言突出,大多反映他的自身生活和自我感悟。诗作擅长摄取南宋诸家之长。他的先世本来居住慈溪,后来迁徙到杭州。所以厉鹗的作品集以四明山《樊榭山房集》命名。

  “鹗尝与赵信、符曾等人各为南宋杂事诗一百首,自采诸书为之注,徵引浩博,考史事者重之。”

image.png

  厉鹗曾经和赵信、符曾等人各自为南宋杂事诗一百首,每人博采众书为之作注,旁征博引,文采出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是后代研究这段史实的重要资料来源。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游鹍独运”,直译为远游鹍鹏独享运。厉鹗虽然才华出众,然而官运不济,屡试不第,导致他生活坎坷,陷入贫困,郁郁不得志。

  想当年,他而立之年中举,第一次进京赶考,春风得意马蹄疾。沿途他诗兴时发,写下了10多首诗。其中,在《广陵寓楼雪中感怀》一诗中,他写道:

  沉湎居翥主,浩荡游子意。

  平生淡泊怀,荣利非所嗜。

  哂笑讵云乐,明发难自弃。

  兹来扪空囊,翻为故交累。

  因思在家贫,忀徉尚高致。

  束书细遮眠,疏花香破鼻。

  纸阁无多宽,回隔飞尘至。

  因之问故园,南湖烦寄字。

  可是,当厉鹗落第在归途中,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能写诗叹道:

  一昔都亭路,归装只似初。

  耻为主父谒,休上退之书。

  柳拂差池燕,河惊拨刺鱼。

  不须悲楚玉,息影忆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