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三年后,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按照古制,大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例如,当时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汤和被封为中山侯,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等。当然,如果功臣去世后,也有被追封为“王爵”的,活着的大臣,若非皇族,生前最高的爵位只能是公爵。
明朝的公爵也有区别,最高等级的是“开国辅运”公爵,例如名将徐达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其次的是“奉天靖难”公爵,再次是“奉天翊运”公爵,最后是“奉天翊卫”公爵。“开国辅运”公爵必须是参与朱元璋开国的大臣,例如徐达、邓愈、李文忠等人。而“奉天靖难”是必须参与过朱棣“靖难之役”的嫡系部队才有资格。朱棣登基后,封了4位“奉天靖难”公爵,分别是丘福(淇国公),张玉(荣国公)、朱能(成国公)、张辅(英国公)。其中,排名第一的丘福,被朱棣誉为“靖难第一功臣”,是个传奇人物。
丘福,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的老乡,朱元璋称帝那年,丘福才25岁,还只是一个百夫长。后来,跟着燕王朱棣镇守北京(时称北平),被提拔为燕山中护卫千户。朱棣刚刚起兵发动靖难时,丘福是主要参与者之一,《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去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二十三年,署官属,以张玉、朱能、丘福为都指挥佥事。燕师将起……
也就是说,丘福从早年就是朱棣的藩邸旧人,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丘福一直是朱棣的铁杆追随者。在朱棣起兵之夜,丘福和张玉等人起兵夺取了北京九门,控制住了北京城。丘福此后,跟随朱棣南下。
《明史·丘福传》云:
大战真定,突入子城。战白沟河,以劲卒捣中坚。夹河、沧州、灵璧诸大战,皆为军锋。
靖难之役初期,发生的重要战争中,包括真定之战(大战耿炳文),白沟河之战(大战李景隆),灵璧之战(大战平安),夹河之战(大战盛庸)等战役,丘福不但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他还是“军锋”,也就是先锋官的意思。这四场大战都是旷日持久的大战,能持续作为先锋将领,足见丘福的勇猛。
以建文四年的淮河之战为例,朱棣率军南渡淮河,南军猛将盛庸组织数千艘战船摆成长龙,北军不得渡,为了尽快突破淮河防线,丘福带领几百名敢死队员,沿淮河向上游奔走20多里路,趁着半夜潜水游过淮河,然后从背后偷袭盛庸,帮助朱棣横渡淮河。若无丘福,朱棣南下的步伐将被盛庸拖住,后面朱棣能否直捣南京还很难说。因此说,丘福是靖难之役中的关键将领。
同年,朱棣占领南京,建文帝在火海中消失,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新帝登基,自然要封赏大臣,朱棣昔日的旧将们纷纷炫耀自己的功劳,争先恐后地向朱棣表功。只有一个人例外,他站在人群的最后面,一句话都不说,这个人就是丘福。但丘福的功劳朱棣是清楚的,朱棣对丘福说:“诸位武将中,你就是第一功臣!”
《明史》记载:
诸将争前效虏获,(丘)福独后。成祖每叹曰:“丘将军功,我自知之。”即位,大封功臣,第福为首。
丘福被封为“奉天靖难”四公爵之首,并且担任太子朱高炽的老师,位极人臣。再加上朱棣和乃父朱元璋不同,朱棣对武将非常倚重,丘福的结局本应该非常不错。只可惜,丘福最后还是身败名裂。
朱棣登基后,对蒙古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蒙古三大部落之一的鞑靼部落野心很大,一心想光复成吉思汗的大业。永乐七年,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掉了明朝的使者郭骥,朱棣龙颜大怒,派遣丘福带领10万大军攻打鞑靼。朱棣知道丘福有轻敌冒进的缺点,临行前,朱棣特意交代丘福,万万不可轻敌,要小心敌人的诱敌之计。可是丘福没放在心上,最终被敌军所诱,10万大军全军覆没,丘福被俘后坚决不降,被杀。
因丘福一人之过,连累10万明军魂断草原,朱棣盛怒之下,削去丘福所有爵位,并且将丘福全家80多人全部流放海南。丘福从一介士兵,到靖难头号功臣,再到领兵失败,家人被牵连,一生活了67岁,结局还是身败名裂。
丘福对明朝,尤其对靖难之役做出过重大贡献,他性格憨厚,打仗勇猛,是一员骁将,但不是帅才。丘福有勇无谋,最终中计而死,作为主帅,他应该承担责任。然而,朱棣明知丘福有轻敌的缺点,还坚持用丘福为帅,说是朱棣害了丘福,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