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歌手这个职业,是受到很多人追捧和崇拜的。比如曾经风靡香港乐坛的四大天王,不仅有着数量庞大的歌迷,而且个个身家丰厚。他们的后半生,不仅可以保持生活富足,而且子孙满堂也是必然的事情。
反观唐玄宗时期,一个来自江南道民间的女高音歌手许合子,通过自身歌技的浑厚以及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大唐宫廷教坊的常驻歌手。她经常给大唐各位高官显贵们演唱,多少也混了个眼熟和名气,也曾经跟随宫廷乐班一起在长安城内给普通民众献唱,让她在大唐民众心中,多有盛名。
然而安史之乱来临之后,大唐国都长安陷于叛军之手。许和子与自己的母亲跟随逃难民众一起,逃出了长安。但在从此以后,许和子却泯没于历史当中,不再出现传唱于民间或宫廷的记载。而她在临死前,对自己的母亲说出“阿母钱树子倒矣!”(妈妈,你的摇钱树倒掉了!)这样的话!
是什么样的情况让如此歌喉的大唐歌神,对自己的至亲说出这样晚景悲凉的话语?大唐鼎盛时期最负盛名的歌手,为什么又会落得如此结局?
声闻十里外的少女歌手
虽然民间有很多小说,对于许合子有诸多的描述,对于其出身来历也有不同的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合子的少年时期,家庭条件应该并不是太好。不然他不会以乐工的身份,得以上达天听,入驻大唐最高音乐管理部门。因为她良好的音乐修养,以及从小因能歌善舞而出名,所以其家庭出身应该是世代乐工。
大唐人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和我们现代人类似,有很多人对于职业有等级之分。虽然在现在,做歌手是很多家庭趋之若鹜的职业,而在大唐,歌手可不是什么高端行业。只有世代乐工的家庭,在就业方面有人脉,对孩子有帮助,才会全心全意将孩子从小培养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才。
而许合子虽然从小聪慧,能歌善舞,但靠这些还不足以让她名气大涨。据说在某年重阳节时,大家一起按照习俗登高。大家在某处休憩之时,许合子引吭高歌,借助在山上的高度优势,让自己的歌声向着远方扩散,达到了声闻数十里外的程度。这女高音,不得了!许合子因此得以被当地的刺史知晓,以此才能于开元末年被选上入宫当值。
在长安属于宫廷歌手许合子的辉煌
因为许合子来自于永新(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所以在宫廷当中,很多人都叫她永新。由于在古代,乐工的地位相对较低由于在古代,所以自从春秋时期的韩娥和西汉时期的李延年过世以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歌唱大家了。
而许合子的出现,让当时唐朝宫内的每一个人都惊艳不已。因为许合子不仅是文体两开花,她的声音不仅洪亮,“声传九陌”,而且很柔和不刺耳。更独特的是,她还会跳舞,时令的舞蹈几乎一学就会。这让她不仅能够以歌声镇场子,能歌善舞才能更得上意!
根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有一次唐玄宗,在皇宫里面召开宴会,因为参会人数很多,人多嘴杂,整个场内一片混乱。高力士在旁边眼看着唐玄宗的脸快绷不住了,眼看就要甩袖子走人了。志高力士就给唐玄宗出主意,让永新也就是许合子出来清唱一曲,必能制止众人的喧哗。
唐玄宗想这么乱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于是就让许和子来唱首歌,看看到底是不是如高力士所说,能让这些大声喧哗之人闭嘴。根据记载,永新乃撩鬓举袂,直奏曼声,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绝。所谓行家一开口,就知有没有?永新一开口,全场都没声了,都忙着听她唱歌了。其嗓音之高,音色之美可见一斑。
唐玄宗也不止在一个场合称赞许合子的嗓音,在五代时期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当中,有这样的记载:宫妓永新者,善歌,甚受玄宗宠爱,每对御奏歌,则丝竹之声莫能遏。帝尝谓左右曰:此女歌值千金。也就是说在唐玄宗眼里,许合子的歌声,是无法被任何伴奏乐器所掩盖的,唐玄宗也觉得许盒子的歌声价值千金!
许合子也会跟随宫廷乐队,为民间献唱,这是许合子在民间也享有较高名气的原因。比如许合子在天宝年间,曾经诵唱一曲李白的《短歌行》,让高雅的诗歌艺术走向民间。这首诗被传颂至今,而配音演唱的许合子却没有如李白那样青史留名。安史之乱,飘零天涯,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