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洋务运动之瓜尔佳·文祥生平介绍及评价

瓜尔佳·文祥(1818年-1876年),瓜尔佳氏,名文祥,字博川,号文山,满洲正红旗人,世居盛京(今辽宁沈阳)。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人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文祥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内阁学士、署刑部侍郎、军机大臣等职。辛酉政变后更受重用,长期担任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期间力推洋务运动。他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有任职履历,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在外交、教育、练兵、海防、塞防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对同治年间政局产生重大影响。他也是晚清最高领导层中首位提出吸取民主宪政制度的精神以改进本国的施政的人。

  光绪二年(1876年),文祥去世。追赠太傅,谥号“文忠”,入祀贤良祠。文祥好书、画,篆、隶得古法。有《巴林纪程》、《蜀轺纪程》等存世。

image.png

  人物生平

  早年历练

  嘉庆二十三年九月十七日(1818年10月16日),文祥生于盛京的穷官宦之家。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入工部任主事。

  咸丰四年(1854年),升任工部员外郎。

  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天国军北伐时,北京一带许多工匠逃走,文祥被调至在北京设立临时的巡防处作事,因巡防出力加知府衔,赏戴花翎。六月又因验收海运漕粮,论功加道员衔。十月升工部郎中。十一月因襄办孝静成皇后葬礼有功而赏加三品顶戴。

  咸丰六年(1856年),在京察中,文祥被列为一等,“记名道府”,但他因母亲年迈,而请求留京任职。

  咸丰七年(1857年),文祥担任太仆寺少卿,十二月又擢升为詹事府詹事。

  咸丰八年(1858年),署任刑部侍郎,不久升为内阁学士并兼礼部侍郎衔。四月,署镶黄旗汉军副都统。五月,奉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后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右侍郎。

  咸丰九年(1859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同年历任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又历任户部、工部右侍郎以及户部左侍郎。

  咸丰十年(1860年)三月,署理工部右侍郎;五月,充任朝考阅卷大臣,被授予左翼总兵之职。

image.png

  留京善后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逼北京,僧格林沁密疏请求咸丰帝避敌热河(今河北承德),文祥“以动摇人心,有关大局,且塞外无险可扼”为由坚持反对。八月,因局势日益紧张,咸丰帝还是出走热河,命文祥署步军统领,随恭亲王奕訢留北京与英法议和。他对于列强的非分要求,能够据理力争。九月,圆明园遭焚后又遇土匪劫掠,文祥受命调兵严加巡捕。旋即以难以兼顾步军统领为由,上疏辞职获允,后又署正蓝旗护军统领。《北京条约》签订后,文祥疏请咸丰帝回京,“以定人心”。

  同年年末,文祥与奕訢等联名奏请改变清政府的外交、通商制度,提出设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通商大臣、外国语学馆等洋务主张,获准。文祥又密疏请求训练八旗兵丁使用新式火器,获准组建神机营。此外,文祥还分析内外形势,推荐富明阿、西宁镇总兵成明等协助僧格林沁平捻,又推荐张亮基、沈葆桢、刘蓉参与平定太平天国,得到咸丰帝采纳。

  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文祥担任右翼前锋统领。三月,署任镶黄旗满洲都统,不久又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七月,咸丰帝病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军机大臣中独文祥一人被排除在赞襄政务大臣之外。同年九月,文祥协助奕訢、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处死肃顺等人。十月,文祥与其他大臣疏请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并简派近支亲王辅政,又议定具体章程和礼节。十二月奉命管理神机营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