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动荡时期,但是在文化方面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刻苦钻研前人的成果,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勇于创新,为国争光,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成就。
吴其濬(jùn)就是这样一位植物学及矿产学家。在清朝状元那长长的名字列表之中,你会发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状元正是吴其濬。
吴其濬(1789-1847),字瀹(yùn)斋,河南固始人。二十一岁考中举人,二十八岁考中状元。这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吴其濬担任过学政、礼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官至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地的总督或巡抚。
他曾两次任乡试正考官,两次任主管学政,两次入值南书房。这些经历使他一方面能够读到皇家图书馆的书籍,收集大量资料;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往来各地的机会,对植物进行实地考察。
每到一地,他都采集植物标本并向当地民众请教。对罕见植物,不仅观其形,还尝其味。对虽经研究比较仍不能肯定者,不下结论。他亲手绘制图形,敢于实践,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培植野生植物,为取得第一手资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其濬在收集历代古籍中有关植物的资料时,重点收录各种植物的形态、产地、药性及用途等。历时七八年时间,他根据自己的考察和思考,终于写成《植物名实图考》一书。该书是在他死后第二年由山西巡抚陆应谷校刊的。
吴其濬故居
全书一共三十八卷,收录植物一千七百一十四种,并有一千八百多幅图形。书中把植物分为谷类、蔬类、山草、隰草、石草(包括苔藓)、水草(包括藻)、蔓草、芳草、毒草、群芳(包括寄生于一些木类的担子菌)、果类、木类等十二类。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所附图绘得非常精美。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方便核实、鉴定种类;二是形象地保存了宝贵的原始资料,方便后人查阅。
《植物名实图考》的问世,推动了植物学、本草学的研究和发展。全书采前人研究之成果,纠前人之错误,补前人之不足,将我国传统植物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对世界植物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其濬经历丰富,还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云南矿产工器图略》《滇南矿厂图略》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