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曾经发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学子创造机会,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毛泽东就曾赞誉他这一举措,称他是出色的教育家。
李石曾与毛泽东
毛泽东曾经到河北等地视察,曾说过,李石曾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还培养了一批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人才,这对于新中国的建立起了很大的帮助,不然新中国根本就支撑不起来,毛泽东还表示,对李石曾非常的感谢,也很尊敬他。
在1920年的时候,毛泽东还写过这么一封信,信中说了许多话,但信的内容中,毛泽东还是明确的表达了对李石曾的感谢之情。当年毛泽东对李石曾等人提倡的勤工俭学运动的赞誉度一直很高。
胡适为什么看不起李石曾
日记中,胡适挖苦道:“有一位教育大家信以为真,立刻搭车来上海,准备趁船赶到天津,预备在冯大将军的庇护之下接收京师大学,做八校的总长。他到了上海,才知道那天的消息不确,所以至今还逗留在上海。”所谓“教育大家”,指的自然是李石曾。
蔡元培的班底是英美系,即蒋梦麟、杨杏佛、胡适、王世杰、高一涵等,而李石曾的班底是法日派,有易培基、褚民谊、沈尹默、李书华等。
美术史大家尚爱松先生曾说,表面上看,李石曾远离权力,但当时行政院9个部中,有两三个部长或副部长是他的人。
顾颉刚也说:“当年北平挂李石曾招牌的,不下二三十个之多,有人背后还称李为‘北方王’。”
1928年6月15日,两派在大学委员会会议上正式交锋,差点对骂起来。胡适说:“石曾先生的派别观念太深,不很适宜(当校长),最好仍请蔡先生自兼。”李石曾一派的张乃燕马上反驳:“蔡先生的兼收并蓄,故有敷衍的结果。李先生派别观念深,故必不敷衍,故李石曾最适宜。”
原本支持蔡元培的吴稚晖临阵反水,“站起来说了半点钟”,转向支持李石曾,斥责胡适是“反革命”。吴事后找到胡适,解释自己也是不得已,他不希望“四大元老”因此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