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的代表作 沙汀艾芜什么关系

沙汀毕业于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过四川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务。沙汀与艾芜是同窗好友,两人有着数十年的深厚感情。


 
  沙汀的代表作
  1932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得到鲁迅、茅盾的肯定和鼓励。同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以后改用现实手法写出以四川乡镇社会为背景的《丁跛公》《在祠堂里》《代理县长》等作品。
  1937年写出著名的《随军散记》《奇异的旅程》。
  1940年回到重庆,这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潮。陆续发表《在其香居茶馆里》《磁力》《堪察加小景》等著名短篇小说。长篇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也相继问世。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继续创作出版短篇小说散文集《过渡》。
  文革结束后,连续发表中篇小说《青·坡》《木鱼山》《红石滩》。晚年以顽强的意志撰写《回忆录》。
  沙汀艾芜
  两位少年在成都不期而遇了,他们一同进入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梦想着有一天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文章,用自己的声音教出天下英才,振兴社会国家。他们想组成一个文学社团,办一个文学刊物,像《新青年》那样呼喊出民众的苦难,把巴山蜀水的血泪哀歌呈献在世人面前,让统治者颤抖。沙汀在白色恐怖的1927年加入了共产党,他以哲人的智慧在谋划着未来的路标,而艾芜则踏上了充满崎岖的弯弯山路,告别了蓉城,告别了四川,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涯。
  抗日战争爆发了,两位同窗兄弟,同年好友再一次生离死别,一个去了陕北延安,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一位去了桂林,战斗在国防线上。
  1949年12月30日成都解放,沙汀艾芜与解放区文艺大军会合了。沙汀向率部解放成都的贺老总说:“贺老总,我来归队了。”贺老总说,“欢迎你的归队。”接下来贺老总又打趣道,“你这个沙汀啊,人家都是老婆跟着老公走,你倒好,跟着老婆走。”说完爽朗大笑。对于这段典故艾芜是知道的,那是在抗战非常艰苦的年月,沙汀曾挈妇将雏离开129师回到后方,如今旧事重提,沙汀不免忐忑,然而贺老总何等宽厚,沙汀的眼中溢出了晶莹的泪光,艾芜也同样潸然泪下。三十年代的老党员,“左联”的老战士,如今双双又重新回到了党的旗帜之下。新中国百废待兴,沙汀艾芜豪情满怀,青春勃发。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到处都是歌声,到处都是笑声。沙汀艾芜继续用他们的笔,他们的歌声描绘着绚烂的生活,如歌的岁月,不仅如此,作为四川文艺界的主要领导,他们还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培养和扶持后进上来,为四川文艺百花园锄草修枝,培土浇灌。沙汀艾芜的辛勤培育,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四川两大期刊《四川文学》、《红岩》便是在两位老人的主持下诞生的,其中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作家。
  秋风秋雨愁杀人,人间亦自有阴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的政治开始滑坡,知识分子首先罹难,而文艺界更是创深痛巨。然而沙汀艾芜以他们伟大的人格保护了一批好作家和文化人。说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四川文艺界几代作家无不交口称赞沙艾二老的盛德。有几个突出的例子,外界是不知道的。一个是罗广斌创作小说《红岩》,罗广斌是大军阀罗广文的弟弟,属川东人,1949年挺进报事件之后被捕,即小说刘思扬的原型,因他与江姐在地下工作时期并不熟悉,故在创作上有一定难度,是沙艾二老鼓励他一定要写好江姐。江姐原名江竹筠,在万县从事地下工作,艾芜说万县西山之下有一景点名响雪石琴,以此作为江姐的名字寓意十分美好,罗广斌采纳了艾芜的建议,于是便有了今天我们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江雪琴的名字。由于沙艾二老的悉心指点,热情扶持,使长篇小说《红岩》成为红色经典,轰动海内外,这是四川文艺界的一大盛事。
  公元一九九二年,中国文坛的双子星座沙汀艾芜走完了他们伟大而传奇的一生,双双回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