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是北宋时期抗辽名将,原名重贵,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自此杨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见到杨业旗号,即刻逃遁。镇戍边疆的主将大多妒忌,有人甚至暗中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阅毕后,从不多问,封好奏章交给杨业,以示对其信任。而杨业不看书,忠烈勇猛,有智谋。练习打仗,和士卒同甘共苦。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杨业吗?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杨业简介——北宋时期抗辽名将
杨业人物简介
杨业(约932-986年),原名重贵,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他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曾对同伴说:“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太他刀斩萧多罗,生擒辽将领李重海,使辽军望之丧胆,“望见业旌旗即引去”。太平兴国七年,契丹三万骑兵分三路攻宋。 中路袭击雁门,被杨业打得大败,杀死辽军三千人,俘虏一万多,牛马五万多,攻破堡垒三十六个,战果辉煌。由于杨业屡立战功,人们称他为“杨无敌”。
杨业(?—986)一名继业,本名重贵,北宋抗辽名将,祖上世为麟州(今陕西神木北)地方势力首领。原为北汉大将,居太原,赐姓刘,归宋后复姓称杨业。任知代州(今山西代县)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曾因大败辽军,被称为“杨无敌”。986年第二次北伐时任西路军副统帅,东路军兵败后护送云、应等四州百姓内迁,孤军奋战,受伤被俘后绝食而亡,年约60左右。其事迹后被演为“杨家将”故事。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他并没有建立能与他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因为此时北宋已经与辽国议和,而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间摇摆,只是防御。但是杨文广继承了杨家将世代忠心报国的传统,没有忘记收复幽燕,平定北方的理想。
杨业:名将之死谁之过?
1、尴尬的辉煌
在读者的印象中,杨业一生作战的主要敌人是辽人,是外族,其实不然。杨业本是并州太原人,从他的父亲开始,就是北汉大将。北汉初建,认辽国为父,倚靠辽国的援助和太原坚城,对抗中原的后周、北宋王朝,保有山西狭小的一块领土。杨业三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有二十年,主要是和宋人作战。杨业能打。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杨业号称“金刀无敌杨令公”。在历史上,杨业也号称杨无敌。只是,杨业这个“无敌”的称号,是屠戮无数宋人将士而获得的。
杨业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家。从小,杨业就喜欢骑马射箭,经常把用兵之道用在打猎上,得到的猎物总是其他人的数倍。年青的杨业自信满满,在他看来,打猎与用兵虽然不同,运用之道却异曲同工。(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成年之后,杨业正式从军,因骁勇善战精通将略,很快出人头地。
杨业在历史上第一次亮相是在开宝元年。这一年,北汉睿宗刘钧去世,其子刘继恩即位。刘继恩为人刻薄寡恩,滥杀功臣,即位不足两月就被部下杀死。刘钧的另一个儿子刘继元即位。听闻这个消息,宋太祖大喜,调集大军攻打北汉。北汉新君大为惊恐,一方面派出轻骑向契丹求援,一方面派遣将领率领北汉精锐到边境抵御。这个领命出征的北汉将领就是杨业。
可惜,杨业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很难堪。并非杨业不骁勇,实在是国主刘继元太坑爹。刘继元刚刚登基,对时任侍卫都虞侯的杨业不大放心,就让自己的老丈人马峰出任监军。马峰本是小小的将作监(负责修建工程建造),哪里懂得带兵。可是,马峰仗着自己是国丈,对杨业呼来喝去,还擅自带领军队离开城寨,想要埋伏宋军。结果在铜锅河附近,马峰遭遇宋军大将李继勋。两军交战,北汉军大败,马峰侥幸逃脱。杨业又派遣侍卫长率领几百骑兵巡查,一旦有情况,不必交战,即刻回报。不料那个侍卫长又遭遇宋军李继勋主力。几百北汉军弃械投降。
在这样一个糟糕的情况下,杨业这个主帅没有出场,就已经输掉了。杨业明智地带领残部退回太原城。刘继元也知道老丈人胡闹,没有太为难杨业。
杨业的处女秀虽然比较尴尬,可在之后的突袭战中,杨业的表现却可圈可点,让宋军也敬畏不已。
当时的北汉岌岌可危,在外,北宋大兵压境,太原城外包围匆匆;在内,以宰相郭无为为首的官员肆意散布北汉必败的亡国论调。杨业和郭无为不同:郭无为是一个政客,想的是如何投机,谋取最大的利益;杨业是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是第一职责。只要君王不投降,杨业必然死战到底。
在城楼巡视的过程中,杨业发现城西宋军中隐然有黄罗伞盖,龙旗招展——莫非宋朝皇帝就在城西营寨?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是武将出身,极有可能亲自到前线督战。杨业把这件事情禀告北汉皇帝。刘继元下令,即刻对城西宋军发动猛攻。“擒贼先擒王”。若是抓到赵匡胤,就可以解太原之围。
杨业带着数万北汉精锐冲出城门,冲击宋军西寨。宋军西路军多数睡着。发觉敌军来袭,主帅赵赞匆忙迎战,被弩箭射穿了脚。北汉士气高涨,宋军疲于应付,死伤很多。就在北汉前锋快要冲到宋军中军大帐的时刻,忽然千余宋军带着五六千拿着斧头的民夫冲入战团。杨业的北汉军腹背受敌,不得已只能退却。原来,东路军的一只后勤部队正在附近砍伐木头,听到厮杀声,急忙来救援。
就在宋军三路大军都向西路汇聚的时候,杨业又带着几百近卫部队转向攻打宋营东城营寨,想来一个声东击西避实就虚之计。不巧,杨业遭遇宋军东路军主帅党进。党进在宋初的名气极大,毫不逊色于杨业。两员虎将狭路相逢,大战几个回合。眼看突击无功,杨业调转马头回撤。虽然身边只有几个亲兵跟随,党进依然跃马追击。杨业狼狈躲入城壕,北汉军队上前拦阻党进。党进来势汹汹,城楼上观战的北汉皇帝刘继元吓得不敢开城门。刘继元让人垂下一根绳子。士兵用绳子把杨业提上城墙。(刘继业复以突骑数百犯东寨,党进挺身逐继业,麾下数人随之,继业走匿壕中,北汉兵出援之,继业缘缒入城,获免。)
此战虽然没有取得大胜,却大挫宋军威风,提升了北汉士气。尤其是主将杨业随机应变,调度有方,得到北汉军士的一致认可。
在这场“胜利”的支撑下,北汉苦苦守城,终于等到了契丹援军。加上当时由春入夏,进入雨季。宋军瘟疫流行。宋太祖不得已撤兵还朝。
此后的十余年,杨业多次升迁,最后担任建雄军节度使,因“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这个“国人”,当然是北汉人。
2、最后的坚持
开元八年(975年),北宋调集精锐,在主帅曹彬的率领下攻打南唐。北汉皇帝刘继元以为宋朝北疆防御必然松懈,命杨业率领大军进攻晋州(约今河北石家庄)。不料晋州守将武守琦在洪洞地区大败杨业。(是月,北汉主命刘继业、马峰攻晋州,武守琦败之洪洞。)
这就是国力的差距。早在后周时代,武守琦就曾经在两淮争夺战中建立功勋。北宋代周后,武守琦驻守晋州多年,北汉根本不能越雷池一步。从综合实力来说,在宋初诸将中,武守琦只能算一个二三流的将领。可是,在军队士气高涨装备精良、国运上升的时期,武守琦这个二三流将领,照样可以击败杨业这样的北汉第一流名将。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经过了数年筹备,发动了对北汉的灭国大战。大战数月之后,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宋太宗久闻杨业大名,“尝购求之”,一度悬赏抓捕杨业。不过,宋太宗爱惜杨业是个人才,“欲生致之”,要求务必活捉杨业。毕竟“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不过,杨业对待北宋的太宗,却暧昧不清。史料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其一,杨业主动降宋。《宋史·杨业传》云:“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开宝元年宋太祖虽然没有拿下北汉都城太原,但是在撤军时把太原附近多个州县的百姓带离北汉。到北汉灭亡时,辖区内十个州,只有三万户(约10万人)百姓,三万士兵。这样弱小的北汉,在北宋大军的打击下,注定了要灭亡。但五代以来有一个传统,城池被攻破,城内官军常常被屠戮;若主动归降,则可保一方平安。在这样的情况下,杨业劝说刘继业投降。在杨业的本传中,杨业是一个骁勇善战,且仁德爱民的好将领。
其二,杨业拒绝降宋。《九国志》记载:“初,刘继业(刘继业即杨业,北汉皇帝赐杨业姓刘)为继元捍太原城,甚骁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在北汉皇帝刘继元已经投降的情况下,杨业坚持作战,拒绝投降。
那么,哪一种情况才是事实呢?南宋人李焘编订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认为《九国志》更可信。首先,《九国志》的为宋太宗时期路振所撰。路振乃是宋朝著名史学家,在宋真宗朝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和《太宗实录》。路振和杨业同处一个时代,《宋史》则为南宋史学家编订。相比之下,《九国志》的可信度更高。在太宗朝编订的《旧五代史》中,记载劝说刘继元投降的,只有其岳父马峰一人。马峰劝说的理由也不是保全百姓,而是投降可以保全性命,保全富贵。
另外,一个更有力的证据,在《宋史》和《九国志》中都记载了当接受刘继元投降时,宋太宗“遣中使召见业”。若杨业是主动降宋,自然在刘继元身旁,宋太宗没有必然另外派遣宦官召见杨业。
据《九国志》记载,当宋太宗派遣宦官召唤杨业时,杨业拒绝投降。宋太宗无奈,只能“令中使谕继元俾招继业”。刘继元立刻派遣心腹前往,告诫杨业,北汉已经灭亡,希望杨业不要坏了刘继元的好事。在这样的情况下,“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可以说,杨业降宋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
杨业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举动成为他在北宋官场的重大污点,间接导致了日后的死亡。
杨业投降之后,宋太宗大喜,当即任命杨业为右领军卫大将军。不久,宋太宗不顾战士疲惫,强行北伐契丹,结果自然惨败。撤军时,宋太宗任命杨业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代州市长兼任三交战区司令)。为了笼络杨业,在宋军诸将都没有封赏的情况下,宋太宗“密封橐装,赐予甚厚”,秘密赏赐了杨业许多财物。
杨业果然不负所托。宋军大败之后,精锐死伤大半。契丹料定宋军无力抵抗,太平兴国五年,契丹十多万大军在主帅驸马萧咄李、副帅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的带领下气势汹汹扑向雁门关。雁门关守将正是杨业。杨业部下不过数千人马,正面迎敌根本不是对手。可若不出城迎击,坐困孤城,也注定失败。怎么办?
杨业本就是一个热血男儿。他的字典中从来没有“后退”这个词。杨业下令副将坚守城池,自己率领数千部队从西山小道绕道雁门关北口埋伏下来。同时,杨业派人传信给北疆主帅潘美,相约合击契丹。三月十五日,契丹大军进入雁门关北口。杨业和潘美从两边山道上合力攻下,契丹军队大败,死伤数万人。契丹主帅萧咄李被杀,副帅李重诲被抓。(杨业领麾下数百骑自西陉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与美合击之,敌众大败,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
这就是太宗朝赫赫有名的雁门关大捷。杨业提议、潘美领导下的雁门关大捷是北宋初次北伐失利后获得的最大胜利。消息传开,宋太宗大喜,当即提升杨业为郑州防御使,不久又提升为云州观察使,仍旧兼管郑州、代州。经此一战,契丹人极怕杨业,常看到杨业的旗帜就远远避开。(契丹畏之,每望见业旗即引去)。
杨无敌的大名传遍了整个北疆,传遍了整个天下。
杨业屡立战功,归宋后却不受重用,为什么?
杨业简介
杨业,并州太原人。其父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杨业从小洒脱有侠气,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所得猎物比别人多好几倍。曾经对他的随从说:“我将来当将军带兵,也要像用猎鹰、猎狗追逐野鸡、野兔一样。”成年后辅佐刘崇,为保卫指挥使,因为骁勇善战出名。多次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每次都能取胜,国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无敌”。
有功之臣不受重用
传说中,杨业是深受北宋重用的有功之臣,大宋江山若有十分,杨家担了七分。但事实是,杨业归宋时并没太受重用,也没受重赏。宋太宗封赏降臣之时,除了北汉主刘继元之外,马峰、郭万超等四人受的封赏最重,杨业根本靠不上边,所以都未在记录之列。归宋三个月后,因为要被派往边防前线,才有了对他的所谓厚赐。宋朝的用人之计是密赏,跟今天企业的密薪制相似,赏了些什么,赏了多少,别人无从知晓。
杨业在宋朝的地位不高,从没有成为宋军的主将。归宋时,杨业受封“左领军卫大将军”,说白点只不过是个“环卫官”的角色,而所谓的郑州刺史,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虚职。以这样的官位是无法近得皇帝身边的,离朝廷重臣相去甚远。他在北汉官至建雄军节度使,是二品以上大员。两相比较,天壤之别。
杨业在宋廷不过是位列偏裨的边将,入宋不足8年就战死在边关,《宋史》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搞不清楚。如果非要说杨业是受重视和被重用的,那就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了。杨业不受重用,事出有因。这既与他的家庭出身有关,也与宋朝军事体制的结构有关。
与他的家庭出身有关
首先,杨业的家世背景让他难获信任。杨业的父亲杨信原为麟州刺史,当时各种割据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杨家虽然也算是一方豪强,但势力相对较弱,只能于夹缝中求生存。
杨业20岁就被派给刘崇,这很可能是一种家族谋略。杨业年少英雄,很有才干,所以很快被刘崇赏识。但是,951年刘崇在晋阳自立为帝时,杨业的父亲已经归降后周了。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复杂难解的现象,杨业在北汉听差,他的父兄却在后周为臣,父子三人效力于互相敌对的两个国家。这样一种局面的形成,当然有事出偶然的不可控因素,但也不排除杨业父亲的预先设计。在那个时代,脚踩两只船,谁先到岸就靠谁的现象并不鲜见。按今天的话说,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许更为安全。
杨信去世之后,杨业的弟弟杨重勋继承了麟州刺史的职位,因为杨业效命北汉与后周为敌,当然不可能返回后周继承父业。麟州地处北汉与后周边境,杨氏的武装力量有限,没有强大到足够自保或自立,为了保全自己、保存实力,杨重勋在北汉与后周之间不停地摇摆,他以麟州刺史的身份几次投降北汉又数次回归后周。
有这样的家世背景,杨业投降北宋之后,难免让人觉得不够放心,而他自己也会先虚上几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当监军责问他是否有异志时,他显得格外敏感。
降将的日子是最为难过的,在正统方看来,你既然可以弃城降我,在危急关头也可以降他。实际上,杨业并没有可值得怀疑的前科,与他的兄弟不同,杨业自跟随刘崇之后,30多年间,不管北汉发生什么样的变动,他一直忠心耿耿,从无二志。
但是,光自己觉得忠心耿耿还远远不够,对于降将而言,检验和考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个过程可能足够漫长。降将很难被重用,这也是历朝历代的通例。看看《三国演义》赤壁大战中蔡、张二将的下场,也就不难理解身为降将的难处。
再者,以杨业在北汉军中的地位论,他也很难再受重用。他与北宋征战多年,积怨应该不浅。他在抗宋过程中获得了很高的声誉,现在又转过来依宋抗辽,难免会受到歧视或嘲弄。
重要的根源还在于宋朝的军事制度
杨业之所以不被重用,更为重要的根源还在于宋朝的军事制度。宋朝非常注意限制武将权力,从宋太祖开始,就对武将处处防范,决不会任由任何一员武将决定着朝廷的七分事务,更何况是能征惯战的降将。重文抑武是宋朝的国策,后来慢慢形成一种制度,演变为一种文化。
宋太祖经历了皇位频繁更替的五代乱世,由陈桥兵变起家的他,对武将左右朝局的历史认识得非常深刻,为了确保大宋江山的长治久安,防治武将拥兵自立便是头等大事。于是他精心策划设计了限制武将权力的种种措施,杯酒释兵权之后,许多开国大将都被解除了兵权。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则是在“烛光斧影”中上台的,他对手下的猜忌之心更重,即使是亲弟、亲子也概莫能外。每次大战之前,他都给大将赐阵图,让他们“各遵成算”,不能有丝毫变动。对嫡系将领如此,对降将是什么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北汉降将杨业来说,缺乏皇帝的信任当然是危险的事,但没有同僚们的信任,危机更会进一步加深,而且很可能加重皇帝的猜忌。杨业归宋后不久,因熟悉边防情况被派往前线,立了战功,受到提拔和封赏,由此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非议,有的人甚至向皇帝告状,揭他的短。宋太宗的处理方式是,原封不动地将那些斥其短的奏折转给杨业。
这一招算得上高明,但并不是宋太宗原创,而是向唐太宗取的经。当年唐太宗曾用类似的手法处理过类似的事情。有人认为宋太宗这么做,表达了他对杨业的信任。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起码不是全部。宋太宗对杨业是不放心的,把告状信给杨业看,一方面表现自己的坦荡,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在警告杨业,你的一举一动我都是知道的,全在我的掌控之中,你要小心行事了。
宋太宗的这种警告还算温和,大体上是属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范畴,没有什么致命的危险。杨业虽然屡立边功,但生存环境不算太好。他不仅得不到充分的信任,还屡受排斥,诸如监军那样的上级领导前来,更是常常对他冷眼相看。这都是因为他是降将,在宋将看来他尚不是自己人,要想融入其中,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其实杨业大可不必抱怨,在北汉降将中,他所受的待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宋在不同时期,对待降将的政策不同。平定太原之前,降将一直都受重用,目的很简单,在于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将领投降。对于被擒获的将领,则大多不用甚至杀掉。杨业被闲置起来没有被杀掉,还是比较幸运的。如果不是边情紧急,杨业又对契丹情势了然于胸,估计宋太宗还不会想起杨业,他可能永远都会被闲置下去,毕竟他与北宋抗争了近30年,给了宋朝很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