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中国古代的女英雄,代替自己父亲从军,而在历史上的花木兰的资料也是比较少,花木兰所存在的朝代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呢?而对于在花木兰有可否真的代父从军过,那么历史上代父从军花木兰哪个朝代的 花木兰的结局是什么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历史上代父从军花木兰哪个朝代的 花木兰的结局是什么
代父从军花木兰哪个朝代的
【南北朝之说】
北魏皇帝拓跋焘登基之后,长期受到柔然侵扰的北魏帝国拉开了对柔然部落大反击的序幕。
以当时的形势看,北魏最大的祸患不是南朝、也不是其他北方割据势力,而是盘踞漠北、气势旺盛的柔然。八王之乱以来,已经混战了一百五十年的中原地区之动荡是加剧,还是平息,就取决于北魏与柔然的生死决战。其中,公元429年是柔然败得极为惨痛的一年,双方都为这一场生死决战做了慎重的准备。
据《魏书》卷世祖纪记载:429年(太武皇帝(拓跋焘)神鹿二年),“秋七月,车驾东辕,至黑山,校数军,实班购王公将士各有差。”在这样的情形下,才有了花木兰“昨日见军贴,可汗大点兵”。《木兰辞》中记载连花木兰父亲这样的年迈之老卒都要参军,可见情势之严重,国家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必须动了真格的了。而历史上,也确实是在429年,北魏掏出了最后的血本,来跟柔然展开一决生死的大战。
花木兰替父从军。据《北史》卷86.蠕蠕传记载: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一直将柔然赶到漠北,“北度燕然山”,燕然山即燕山,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长途跋涉、远离故土,才发出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瞅瞅”的感慨。
《魏书》卷4,世祖纪记载:太武皇帝(拓跋焘)太平真君(441年)“行幸阴山之北”,花木兰从军正好12年“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接见花木兰,封她为五品尚书郎,她怕女儿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罪,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史书的年代和木兰辞的12年相吻合。
【汉朝之说】
《木兰辞》最早见于南北朝陈代,此前何承天(370-447)在《姓苑》中也曾提到木兰、《南齐书·州郡志》中提到在今湖北黄陂曾设过木兰县。依此推断,木兰生活的时代不会晚于南北朝,不会晚于何承天。所以,至少隋唐之说是难以服众的,木兰汉代说倒是有证据的。
木兰曾戍边燕山,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县,自古以来都有祭祀木兰的庙宇。那里至今尚存一块元代碑刻,题为《汉孝烈将军记》。碑载:“汉文帝时,单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男子可代己者。哀叹良久,竟行。神闺中,悯其父老,即洗铅粉,脱梳珥,一变戎服,贯甲胄,趋赴军中。搴旗斩将,攻城略地,所向克捷,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论功上首,辞弗受赏,愿归故里,事奉父母。文帝嘉焉,特从其志。汉世尝作《木兰辞》,阐扬于前,唐杜牧之亦歌其事于后。”此碑立于元宁宗懿麟质班至顺三年(1332年),是目前发现的记载木兰事迹的最早的碑刻。从碑文来看,其中提到的汉世尝作《木兰辞》,这就充分说明木兰出生的年代早,也说明木兰出生于汉代。
明代御史何出光在为完县木兰祠作《木兰辞赛神曲》十二首并序中说:“汉文帝时,老上寇边,帝亲征,大括民兵,殆可空国。将军以父老,不任授甲,身伪其子以行,转战燕山。完为古曲逆,当为燕山之麓,将军百战收其地,土人庙祀之。”今录其“赛神曲”一首:“汉家事业拓雄图,勇健矫矫媲丈夫。挥槊当关百战后,堂堂正气至今无,弯弓飞骑黑山头,曲逆曾经百战收。纵使白登围已解,羞将美女觅封侯。”由此可见“赛神曲”中写到“汉家事业拓雄图”“羞将美女觅封侯”明显提到花木兰代父从军是在汉代受禄朝廷的事。
还有明代保定知府石麟,在《重修汉孝烈将军庙》中说:“汉孝烈将军,唐时追封也。文帝时建首功,载书史,而孝烈颠末,且复见于汉之词、唐之歌、元之记焉。”石麟的话是有根据的。“元之记”即指元碑《汉孝烈将军记》,“唐之歌”是指唐代诗人韦元甫之《木兰歌》,“汉之词”就是《木兰辞》,它在汉代以民歌的形式流传于民间。韦元甫之《木兰歌》凡四十四句,诗中说:“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千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氐,更携于阗羌。”所说的燕支,即燕支山,在匈奴境内。印证了木兰从军的背景是汉与匈奴的战争。
证据之三,唐代李冗《独异志》中的《木兰从军》篇曰:“古有女木兰者,代其父从征,身备戎装,凡十二年,同伙卒不知其是女儿。”唐代就称木兰为“古人”,可见她生年久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独异志》中的奇文异事,均按时代的先后排列。李冗把木兰排在汉代人物之中,决非偶然。另外,从汉代《文献通考》中的初兵制来看,也与木兰代父从军相吻合。如“汉调兵之制,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二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驰战阵。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汉民凡在官三十二年,自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每岁当给郡县一月之役。其不役者,为钱二千入于官,以雇庸者。”由此可见,当时木兰父虽年迈,但未超过六十五岁,所以不能免征,这是木兰代父从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做这么一个推断,花木兰为汉文帝时人,她的事迹影响很广,历为传扬,南北朝时经加工后遂有现在版本的木兰辞。
花木兰代父从军是真的吗
首先要从花木兰所处的历史年代和背景环境说起。《花木兰》中有一句是“可汗大点兵”,纵观整个北魏时期,自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国家上下全方位汉化之后,称呼国君就不再使用“可汗”这种原本属于胡人的称呼。所以花木兰的活动时期应该是在这之前,也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在位时期。
拓跋焘发动对柔然族长达25年的战争,一直从424年打到了449年才宣告结束,这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事件也基本吻合,为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还未发生之后的孝文帝改革,所以实行的还是胡人自己的奴隶制度那一套,可汗要发动战争的时候,每一家每一户都要出一名男丁参加可汗的军队。花木兰没有兄长弟弟,家里父亲年纪也大了,当不了兵,所以花木兰因为孝顺所以装扮成男子假冒父亲去当兵是有事实可能的。
这就是《木兰辞》所说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故事的最后,北魏大败柔然族,木兰凯旋归,“策勋十二转”,北魏朝廷要封赏花木兰为尚书郎。花木兰却“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与她身为女子不方便为官相呼应。最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在民间传开,文然以此为写实创作了《木兰辞》,也就是所谓的民间述史。
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
花木兰的故事只是记载于《木兰辞》,我们要考证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也只能从《木兰辞》入手。《木兰辞》是属于《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木兰辞》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可见非同一般。
我们先从源头入手来考察一下《乐府诗集》所包含的历史真实性是否可靠。《乐府诗词》的诗歌收录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的文人创作,另一种是采集民间的故事创作。毫无疑问,《木兰辞》是属于民间故事创作而被收录进《乐府诗词》。据记载,是宋代的郭茂倩将《木兰辞》收入到《乐府诗词》。
所以《乐府诗词》又带有写实的特点,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都是根据真实的民间故事艺术加工而成,它们既是诗歌也是历史的真实记载,可以当作史料依据,
是另一种形式的历史补充。
所以虽然史书没有确实的关于花木兰的记载,但是依据可以作为民间史实的《木兰辞》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花木兰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按照《木兰辞》的创作时间来推算,花木兰应该是北魏时期的人。
并且历朝历代都有文人雅士确认花木兰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杜牧,明代学者徐文长等人。
依上所述,历史上是有花木兰这个真实人物的。
在历史上对于花木兰这个巾帼女英雄的记载更多的是出于诗歌当中,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但从其他方面来考究,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是真实存在的。而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是真实事情的可能性极大。
历史上花木兰最后结局
花木兰代父出征其实就意味她的人生是不一般的人生。花木兰自进去沙场征战已有12余年,她骁勇善战,聪慧果敢,立了很多军功。待击退敌军,荣归故里,大王封裳她为尚书,可是木兰是女儿身,代父从军也仅仅是因为孝顺,对功名利禄毫无过分的想法,于是,木兰拒绝了大王的好意。
皇上听说了她女扮男装的事迹,对木兰产生了好感,欲把木兰纳入后宫,木兰一代豪情女将自然不会做皇上的妻子,于是木兰也拒绝了皇上的册封,最后抗旨自杀。木兰虽然去世,但她的英雄事迹在商丘广为流传,后人为了纪念她,就她盖了一座木兰祠,以示缅怀。
后来世人对于木兰的结局出现的不一样的说法。木兰在从军之前已有婚约,料想沙场风霜之苦。夫妻二人,双双从军,在部落里以兄弟称之。后来战争胜利,回到家乡,木兰夫妻就此完婚,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
关于花木兰结局,其实还有一种幽默的说法。木兰穿上战甲上战场第一仗就被俘。敌军中有姓卢的小姐看上了一身戎装的木兰,木兰不从,卢小姐逼迫木兰与她成婚。木兰最后实在没办法,把实情告知了卢小姐,卢小姐听后对木兰另眼相看,与她成为了好朋友。后来,王将军救出了木兰和卢小姐,最后两个人都嫁给了王将军,这个结局可以说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