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李儒是谁的谋士
三国演义李儒
在三国演义这本史书小说中,出现了很多谋士,他们有些有济世经邦的才华,如诸葛亮、周瑜等人;有些忧国忧民,以拯救汉室为己任,如王允等人;但有些却是品格低劣、心狠手辣,如贾诩、李儒等人。那么三国演义李儒到底做过什么行为呢?
李儒漫画
李儒,字文优,他还有个别名是叫李孝儒。他曾经担任的是汉室朝廷里的郎中令。郎中令这个职位是在九卿之内,可以说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高级官职之一。照三国演义中大部分谋士的风格看来,一般都是谁第一个重用自己就效忠谁而且绝不会叛变,哪怕叛变了也不会与原主作对,徐庶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是李儒这个人正好完全相反。他一点也没有感激重用他的汉王朝,也没有对汉室江山忠心耿耿。在董卓把持朝政时,他率先叛变,成为了董卓的首席谋士。可以说董卓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其中都是有李儒的影子在其中,包括降吕布,废少帝,迁都长安等行为都是他的建议。除此之外,他做的最为人所不齿的是听从董卓的命令,直接进宫毒死了少帝刘辩。这样的行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无耻小人的行为,但是李儒做来竟然完全没有压力。
后来,在王允的设计下,董卓失去了吕布这个帮手,很快兵败如山,失去了一切。而那时的李儒不在董卓身边,而是在家中养病。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逃过一劫。三国演义李儒结局就是在董卓被杀的同一天被处斩。
李儒和贾诩
李儒是汉少帝的郎中令。在董卓入京后,废少帝,立献帝,并让李儒杀死少帝。后来董卓被王允等杀死后,李傕等攻下长安,在长安血腥专政。曹操将李傕打败后,李儒不知所踪。
李儒像
贾诩,三国曹魏著名谋士,聪慧过人,善于雄辩,有“听其则胜,不听则败”的评价,在支持曹丕继位后,封太尉。
通常在三国里会比较谁厉害、谁聪明、谁计谋高等。但李儒和贾诩的比较则是,谁最狠毒。因为两人都有毒士一称,都干过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人。
李儒,在董卓入京后,成为董卓的左右手。听董卓的命令,毒死少帝。为了保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在董卓专政期间,为其出谋划策,做了不少丧尽天良的事。董卓的残暴,众所周知,他之所以爬那么高,也是李儒的功劳。
贾诩有两次毒计,第一次是劝说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组织凉州兵攻上长安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百姓过上地狱般的生活。第二次就是献计张绣,让其偷袭曹操,杀死曹操的长子和第一将领。劝张绣投奔曹操,但在“魏讽”事件中张绣被满门抄斩,贾诩却安然无恙。
尽管两人都为了自保,不顾及别人死活,但贾诩明显比李儒更聪明。他在做出令人唾骂的事情后,还能自保,还能辗转于各君主之间,并官居高位。所以很明显,贾诩比李儒更聪明,名气更大,也更毒。
李儒焚城
谈及三国里的谋士,首先想到的大致是诸葛亮、郭嘉等人,然而通常会忽略了诸侯纷争时期最早展露锋芒的董卓首席谋士——李儒。李儒效忠于奸臣,因而常被忽略,但其在三国前期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火烧洛阳城
玩过三国杀的人都知道“李儒焚城”是桌游中的武将技能,是一项限定技,可以让其它任何角色丢弃一张以上的牌或者受到1点的火焰伤。那么游戏中李儒的该项技能是凭空而来的吗,在历史上是否有相关的典故呢?
李儒焚过城吗,据悉在记载中,李儒辅佐董卓期间,经历过一次火烧洛阳,想必此处焚的城必然就是洛阳了。
董卓篡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李儒的方案废立汉帝,这是李儒的第一个计谋,他肯定此举并分析了此举的利弊,稳固了董卓在朝中的威信,甚至在前期推动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进程。
后来由于董卓废少帝任丞相,其残暴引得众人激愤,全国十八路诸侯有意攻之,眼看着政权不保大难临头,于是李儒向董卓提出了迁都长安以巩固民心的建议。于是董卓决意放弃洛阳,开始浩浩荡荡地将都城迁至长安。此次迁都令洛阳遭受遭受了巨大的灭城之灾,其临行前,将洛阳的富贵人家逮捕,以乱党之名将其全数斩于城门外,尽刮其财。将洛阳城的百万百姓以军队编伍驱赶至长安,路途中死伤无数,官兵污人妻女,夺人粮食,取人性命。最后,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城内的所有房屋宫殿庙宇,南北两头火焰相连,全城沦为焦土。
这个董卓造成的洛阳城的悲剧浩劫,就是李儒焚城。
三国谋士李儒在哪个阵营
李儒在哪
对于三国谋士谁是第一的争论几千年来一直没有结束,大部分人都认为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人的才识谋略堪称三国之首,但是还有很多其他意见。有些人认为郭嘉才是三国堪称第一的谋士,有些却认为是李儒。李儒这个人在三国中出场极少,那么李儒在哪方阵营呢?为什么会被人认为是三国第一谋士呢?
李儒剧照
其实李儒是董卓这一方阵营的。虽然之前他是汉室朝廷的郎中令,但是在与董卓之女联姻之后,他就一直对董卓忠心耿耿。他帮助董卓用赤兔马换来吕布这个大将;为提高董卓名声而推荐蔡邕;当董卓以为曹操是顺从自己时,李儒使计让董卓看清了曹操的立场;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他建议董卓迁都长安;为发展董卓的实力,他提出杀袁绍的余党,从而为董卓换来了巨大的财力;在迁都过程中,他提醒董卓派吕布去防守曹操,成功将曹操击退。
以上种种都是李儒为董卓所出的谋略,而董卓在李儒的策划下,也的确是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可惜的是貂蝉的魅力太大,迷得董卓七晕八素,竟然在几滴眼泪下,反对了李儒的提议,最后落得个被吕布杀害的结局。从董卓的一生可以看出,倘若没有李儒就没有能够把持朝政的董卓,所以李儒的确是非常有计谋的人,哪怕与司马懿等人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可惜的是他没有遇到明主。
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李儒是哪方阵营的人了吧!
李儒焚城
谈及三国里的谋士,首先想到的大致是诸葛亮、郭嘉等人,然而通常会忽略了诸侯纷争时期最早展露锋芒的董卓首席谋士——李儒。李儒效忠于奸臣,因而常被忽略,但其在三国前期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火烧洛阳城
玩过三国杀的人都知道“李儒焚城”是桌游中的武将技能,是一项限定技,可以让其它任何角色丢弃一张以上的牌或者受到1点的火焰伤。那么游戏中李儒的该项技能是凭空而来的吗,在历史上是否有相关的典故呢?
李儒焚过城吗,据悉在记载中,李儒辅佐董卓期间,经历过一次火烧洛阳,想必此处焚的城必然就是洛阳了。
董卓篡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李儒的方案废立汉帝,这是李儒的第一个计谋,他肯定此举并分析了此举的利弊,稳固了董卓在朝中的威信,甚至在前期推动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进程。
后来由于董卓废少帝任丞相,其残暴引得众人激愤,全国十八路诸侯有意攻之,眼看着政权不保大难临头,于是李儒向董卓提出了迁都长安以巩固民心的建议。于是董卓决意放弃洛阳,开始浩浩荡荡地将都城迁至长安。此次迁都令洛阳遭受遭受了巨大的灭城之灾,其临行前,将洛阳的富贵人家逮捕,以乱党之名将其全数斩于城门外,尽刮其财。将洛阳城的百万百姓以军队编伍驱赶至长安,路途中死伤无数,官兵污人妻女,夺人粮食,取人性命。最后,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城内的所有房屋宫殿庙宇,南北两头火焰相连,全城沦为焦土。
这个董卓造成的洛阳城的悲剧浩劫,就是李儒焚城。
李儒最后结局怎么样 李儒怎么死的
李儒怎么死的
李儒作为三国年间几乎是首位崭露头角的谋士,为董卓效力,在小说中其死于吕布之手,但在历史中并没有相关记载,只称其在李傕失败后便下落不明无踪影了。
李儒 画像
李儒也称为李孝儒,是东汉晚年的博士,是一名出色的谋士,当时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时是三国时期第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李儒就是这个时期最为出彩的谋士。他对废立汉帝时做出了精彩的评价,清晰准确地向董卓分析了废帝的两利一害。在此后,董卓的众多决定都要参考李儒的意思,在相关的影视剧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董卓在决定前总要看看李儒的眼色,甚至是三国演义中第一个打败曹操的人,可见其计谋之深。
1920年,李儒任汉少帝的郎中令,后董卓专权,他便效命于董卓。后来关东诸侯起兵一同征讨董卓,董卓抓住皇上,令李儒将其毒死。两年后,董卓被吕布所杀,王允自尽,董卓的手下将士李傕等人击退吕布,王允自尽后,李傕重新占据都城长安,钳制汉献帝,掌握东汉政权。
李傕向皇上推举李儒任侍中,遭到皇上的拒绝,汉献帝以李儒加害其兄长之名对其下诏定罪,后在李傕的保护下才得而免罪,李傕说这时董卓的指令,并非李儒的意思,不该加害于无辜。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李儒文笔绝佳,十分有才华。在三国演义中,他作为董卓的亲信与首席智囊,决定了董卓了许多举动,在剧中董卓因为没有听取李儒的话放弃貂蝉,最终死在吕布手中,而历史上对于李儒的结局没有记载,只知其下落不明,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李儒应该是个聪明人
李儒是三国年间为奸臣董卓效力的谋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死于吕布之手,但在历史中并没有相关的死亡记载,历史上对于李儒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他是三国时期首位崭露头角的谋士,那么他真的是个聪明人吗?
三国演义 李儒剧照
李儒也称为李孝儒,是东汉晚年的博士,在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时是三国时期第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李儒几乎是这阶段初露锋芒的军师,他在三国演义里的表现几乎称得上是算无遗策,是董卓的首席谋士,对事态把握极准,给出的建议也极具建设性,深有智谋,颇得懂得董卓的重任。李儒在废立汉帝时对董卓做出巨大作用,在此后,董卓的众多决定都要参考李儒的意思,在三国演义的相关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卓在决定前总要看看李儒的眼色,甚至是三国演义中第一个打败曹操的人,可见李儒实在是一个十分有主见的聪明人。
可惜后世对李儒的评价大多是狡黠与奸诈并行,或者认为他跟错了主毁了前程,那么如此谋士为何会选择效忠于董卓呢?
在演义中,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且董卓对李儒几乎言听计从,因此李儒也就忠心耿耿地辅佐董卓。董卓是著名鼎鼎的大奸臣,然而在三国那样群雄纷起的年代,有篡位之心的逆臣并不在少数,均各有所图。且自古以来,忠臣不事二主,董卓虽然残暴,但当时势力极大,有称帝之势,李儒作为聪明人,深知顺者昌的道理,也就极力扶持董卓甚至有可能成为开国功臣,只可惜最后董卓没有听他的话死在吕布手中。
李儒几乎是一位助纣为虐的谋士,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能称之为跟错主,但他本人的聪明才智是不能被否认的。
新三国李儒人物形象 李儒结局如何
新三国李儒
李儒是三国演义中前期出现的人物之一,他是董卓最主要的谋士,董卓的每一个政策决定几乎都是请教过他。在2010年播出的新三国中,李儒这个人物的塑造是怎么样的呢?新三国李儒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新三国李儒剧照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李儒是董卓身边最受信任的谋士,他虽然背叛了汉室朝廷,但是对董卓却是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在他的帮助下,董卓得到了吕布这个猛将,废掉了想要除掉董卓的少帝,还筹谋了迁都到长安的计划。虽然他的整体形象不是很得人心,但他的智谋和对董卓的忠心还是得到了一部分读者的喜爱。
而在新三国这部翻拍的电视剧中,李儒被塑造成一个谄媚小人,对着董卓也只有谄媚和恭维,连像样一点的贡献和计谋都没有,整个人身上带着一股唯唯诺诺,低三下四的气质。新三国李儒让喜爱这个人物的观众们十分失望。他们纷纷吐槽新三国剧组对人物的塑造功力差,竟然将一个聪明的谋士变成了一个以阿谀奉承上位的人,是在是令人失望。
而在历史上的李儒被描写的较少,只知道他原先是汉室朝廷的郎中令,后来投靠了董卓。在董卓一方作出了许多贡献。尤其是他帮董卓毒杀了刘辩,在吕布刺杀董卓时派人拦截这两项,让他成为董卓最信任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董卓的死而被处斩,反而是受到了李傕的推举。可惜因为其毒杀少帝的行为被汉献帝拒绝。
李儒焚城
谈及三国里的谋士,首先想到的大致是诸葛亮、郭嘉等人,然而通常会忽略了诸侯纷争时期最早展露锋芒的董卓首席谋士——李儒。李儒效忠于奸臣,因而常被忽略,但其在三国前期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火烧洛阳城
玩过三国杀的人都知道“李儒焚城”是桌游中的武将技能,是一项限定技,可以让其它任何角色丢弃一张以上的牌或者受到1点的火焰伤。那么游戏中李儒的该项技能是凭空而来的吗,在历史上是否有相关的典故呢?
李儒焚过城吗,据悉在记载中,李儒辅佐董卓期间,经历过一次火烧洛阳,想必此处焚的城必然就是洛阳了。
董卓篡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李儒的方案废立汉帝,这是李儒的第一个计谋,他肯定此举并分析了此举的利弊,稳固了董卓在朝中的威信,甚至在前期推动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进程。
后来由于董卓废少帝任丞相,其残暴引得众人激愤,全国十八路诸侯有意攻之,眼看着政权不保大难临头,于是李儒向董卓提出了迁都长安以巩固民心的建议。于是董卓决意放弃洛阳,开始浩浩荡荡地将都城迁至长安。此次迁都令洛阳遭受遭受了巨大的灭城之灾,其临行前,将洛阳的富贵人家逮捕,以乱党之名将其全数斩于城门外,尽刮其财。将洛阳城的百万百姓以军队编伍驱赶至长安,路途中死伤无数,官兵污人妻女,夺人粮食,取人性命。最后,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城内的所有房屋宫殿庙宇,南北两头火焰相连,全城沦为焦土。
这个董卓造成的洛阳城的悲剧浩劫,就是李儒焚城。
李儒和贾诩
李儒是汉少帝的郎中令。在董卓入京后,废少帝,立献帝,并让李儒杀死少帝。后来董卓被王允等杀死后,李傕等攻下长安,在长安血腥专政。曹操将李傕打败后,李儒不知所踪。
李儒像
贾诩,三国曹魏著名谋士,聪慧过人,善于雄辩,有“听其则胜,不听则败”的评价,在支持曹丕继位后,封太尉。
通常在三国里会比较谁厉害、谁聪明、谁计谋高等。但李儒和贾诩的比较则是,谁最狠毒。因为两人都有毒士一称,都干过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人。
李儒,在董卓入京后,成为董卓的左右手。听董卓的命令,毒死少帝。为了保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在董卓专政期间,为其出谋划策,做了不少丧尽天良的事。董卓的残暴,众所周知,他之所以爬那么高,也是李儒的功劳。
贾诩有两次毒计,第一次是劝说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组织凉州兵攻上长安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百姓过上地狱般的生活。第二次就是献计张绣,让其偷袭曹操,杀死曹操的长子和第一将领。劝张绣投奔曹操,但在“魏讽”事件中张绣被满门抄斩,贾诩却安然无恙。
尽管两人都为了自保,不顾及别人死活,但贾诩明显比李儒更聪明。他在做出令人唾骂的事情后,还能自保,还能辗转于各君主之间,并官居高位。所以很明显,贾诩比李儒更聪明,名气更大,也更毒。
李儒应该是个聪明人吗 李儒焚城目的是什么
李儒应该是个聪明人
李儒是三国年间为奸臣董卓效力的谋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死于吕布之手,但在历史中并没有相关的死亡记载,历史上对于李儒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他是三国时期首位崭露头角的谋士,那么他真的是个聪明人吗?
三国演义 李儒剧照
李儒也称为李孝儒,是东汉晚年的博士,在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时是三国时期第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李儒几乎是这阶段初露锋芒的军师,他在三国演义里的表现几乎称得上是算无遗策,是董卓的首席谋士,对事态把握极准,给出的建议也极具建设性,深有智谋,颇得懂得董卓的重任。李儒在废立汉帝时对董卓做出巨大作用,在此后,董卓的众多决定都要参考李儒的意思,在三国演义的相关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卓在决定前总要看看李儒的眼色,甚至是三国演义中第一个打败曹操的人,可见李儒实在是一个十分有主见的聪明人。
可惜后世对李儒的评价大多是狡黠与奸诈并行,或者认为他跟错了主毁了前程,那么如此谋士为何会选择效忠于董卓呢?
在演义中,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且董卓对李儒几乎言听计从,因此李儒也就忠心耿耿地辅佐董卓。董卓是著名鼎鼎的大奸臣,然而在三国那样群雄纷起的年代,有篡位之心的逆臣并不在少数,均各有所图。且自古以来,忠臣不事二主,董卓虽然残暴,但当时势力极大,有称帝之势,李儒作为聪明人,深知顺者昌的道理,也就极力扶持董卓甚至有可能成为开国功臣,只可惜最后董卓没有听他的话死在吕布手中。
李儒几乎是一位助纣为虐的谋士,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能称之为跟错主,但他本人的聪明才智是不能被否认的。
李儒焚城
谈及三国里的谋士,首先想到的大致是诸葛亮、郭嘉等人,然而通常会忽略了诸侯纷争时期最早展露锋芒的董卓首席谋士——李儒。李儒效忠于奸臣,因而常被忽略,但其在三国前期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火烧洛阳城
玩过三国杀的人都知道“李儒焚城”是桌游中的武将技能,是一项限定技,可以让其它任何角色丢弃一张以上的牌或者受到1点的火焰伤。那么游戏中李儒的该项技能是凭空而来的吗,在历史上是否有相关的典故呢?
李儒焚过城吗,据悉在记载中,李儒辅佐董卓期间,经历过一次火烧洛阳,想必此处焚的城必然就是洛阳了。
董卓篡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李儒的方案废立汉帝,这是李儒的第一个计谋,他肯定此举并分析了此举的利弊,稳固了董卓在朝中的威信,甚至在前期推动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进程。
后来由于董卓废少帝任丞相,其残暴引得众人激愤,全国十八路诸侯有意攻之,眼看着政权不保大难临头,于是李儒向董卓提出了迁都长安以巩固民心的建议。于是董卓决意放弃洛阳,开始浩浩荡荡地将都城迁至长安。此次迁都令洛阳遭受遭受了巨大的灭城之灾,其临行前,将洛阳的富贵人家逮捕,以乱党之名将其全数斩于城门外,尽刮其财。将洛阳城的百万百姓以军队编伍驱赶至长安,路途中死伤无数,官兵污人妻女,夺人粮食,取人性命。最后,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城内的所有房屋宫殿庙宇,南北两头火焰相连,全城沦为焦土。
这个董卓造成的洛阳城的悲剧浩劫,就是李儒焚城。
武神赵子龙李儒简介 武神赵子龙李儒扮演者
武神赵子龙李儒简介
《武神赵子龙》是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出品的古装剧,这部剧由国建勇、袁英明、程力栋导演执导,林更新、林允儿、金桢勋、贾青等众多优秀演员领衔主演。这部剧在2016年4月3日在湖南卫视的金鹰独播剧场重磅开播。
武神赵子龙李儒剧照
《武神赵子龙》讲述的是赵云的传奇一生,每当在危急时刻他都会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打败曹操,挽救蜀汉于危急时刻的故事。赵云,字子龙,他生逢乱世,从小就深感民怨深重,因此立志要成就一番大伟业。他秉着这样一身的正气,惩恶除强,还在巧合之下练就了一套精练的枪法,在得到了赞许的同时,也招来了很多嫉恨。赵子龙抒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礼赞。
李儒是《武神赵子龙》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一个原创性人物,他在剧中虽不是重要性人物,也不是主角,但这部剧也不能少了这个人物,不然就没有那么精彩了。由于现在还没有播出,所以关于李儒这个人物的信息少之又少,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李儒的扮演者是巫迪文,关于他在剧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也还没有太多的涉及到,如果想要知道李儒这个人物,那么就敬请关注4月3日在湖南卫视首播的《武神赵子龙》,相信这部剧将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也相信李儒这个角色会有一个全新的诠释。所以让我们时刻关注这部剧吧。
武神赵子龙李儒扮演者
武神赵子龙李儒扮演者是巫迪文。巫迪文,1982年出生在广东广州,是内地著名的歌手、演员。巫迪文出道是由于在2004年参演了《绝对计划》这部电视剧,在剧中饰演蓝野明这一角色后便正式出道。
武神赵子龙李儒扮演者——巫迪文
巫迪文在他19岁这个青春年华时便已经出道,曾经获得第九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的冠军。之后,巫迪文的演绎生涯走的并不是很好。巫迪文很喜欢唱歌,于是在2006年参加了东方卫视主办的《加油!好男儿》,并获得了上海赛区中的第一名。之后又在比赛中步步前进,获得了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因为比赛使他的名气大大提高,于是在同年他又参演了电视剧《烈爱》。之后他陆续参演了很多电视剧和电影。
巫迪文拥有美名“花样美男”的称呼,他凭借出色的外表,高挑的身材,曾获得了最佳风尚男模特。所以巫迪文不仅是一位歌手、演员,同样他还是一位模特。他巫迪文本身的性格是比较孤僻,不喜欢和人讲话,但在参加好男儿之后,他的性格有所改善,在这个比赛中他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
在巫迪文受到负面影响或者遇到挫折时,他常常对自己说:“我对自己说不能放弃!要加油!咬紧牙都要挺过去!”这也成了他的人生语录。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坚持,才会被很多人喜欢。于正首次看到巫迪文时,就一眼觉得他就是自己心目中李儒的扮演者。于是巫迪文就成了武神赵子龙李儒扮演者。他在电视剧中的表演让我们更加期待这部剧的反映。
武神赵子龙李儒剧照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武神赵子龙》李儒剧照,在这张剧照中我们只要一眼就了解了李儒在剧中的造型。这张照片很好的诠释了他的整个形象,那么现在我们就仔细的来欣赏一下这张剧照吧。
武神赵子龙李儒剧照
细看李儒的这张剧照,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他的服侍,这件袍子穿在巫迪文身上相当的合适,黄色的突显能衬托一个人的帅气,一点也不会觉得这个颜色过于艳丽而不适合。在看他的头饰,他的头饰就是一个帽子,这一般都是一个官帽,只有做官的人才能佩戴。在这张剧照中,巫迪文的表情并不是嘻哈的,而是相当严肃的,这也跟他的角色有关系。从整体上看来,这个造型十分的适合李儒这个角色。
李儒是《武神赵子龙》中的角色,他虽然不是主角,但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因此李儒的角色也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了这个人物,那么这个剧就会变得不完整。所以不能小看每部剧中的小人物。《武神赵子龙》讲述的是赵子龙的传奇一生,他每在危险时刻都能及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并且打败了曹操,来挽救蜀汉在危急时刻的故事。这部在2016年4月3日,将在湖南卫视的黄金独播时间重磅开播。如果想要知道更多关于李儒这个人物的信息,或者想要了解这部剧内容的人就敬请期待吧,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董卓的女儿嫁给了谁 董卓的女婿是李儒吗
董卓的女儿
董卓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董玉嫁于羌族首领,二女儿董召嫁于牛辅,三女儿董媛则嫁于董卓身边的谋士李儒。
董卓剧照
董卓的前两个女儿可谓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远嫁他乡,二女儿的夫婿牛辅也因受董卓提拔官至中郎将,镇守边关,因此也不在董卓身边,唯独剩下三女儿董媛嫁于李儒,才得以侍奉在父母身边。
但董卓此人阴险狠戾,早已难以享正常的人伦之乐,因而导致与其女儿的交集甚为稀少,而且董卓的侍妾多不胜数,恐怕连其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有几个女儿,女儿的生母又为何人吧。
而且当赌注被各路诸侯讨伐之际,董卓向采取怀柔政策与孙坚联姻,不惜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9岁的孙权,乱世中各方人马非敌非友,翻脸转眼之间,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联盟,倘若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性命难保,如此亲手将女儿沦为政治牺牲品的父亲,足见董卓心肠歹毒,毫无柔情可言。
在董卓与吕布为貂蝉相争之时,董卓的女婿李儒为大局着想,进言相劝,令其莫为妇人而遮蔽了双眼,最终酿成大祸。但是平时对李儒言听计从的董卓此次却极为动怒,甚至打骂到:“若是将你的妻子赠与他人,你可愿意?”董卓如此拿自己的女儿举例,更可说明,董卓与其二女之间毫无亲情可言。
董卓的女婿
三国历史上对董卓的女婿皆有所提及,不少说词称董卓有两个女婿,一个是牛辅,另一个李儒,但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以及这之后的汉书记载中并未明确指出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仅仅提到牛辅是董卓的女婿。
董卓女婿李儒剧照
那么李儒到底是不是董卓的女婿呢?世人皆称董卓执政荒唐,多数原因是因为身边有一个坑岳父的谋士李儒,此说法从何而来已难考究,仅在文献资料中,也难以查询到认证李儒就是董卓的女婿,而且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李儒对董卓的称呼多为“丞相”、“太师”、“恩相”,并未有表明岳婿关系的称呼,而且董卓对其家族中人都极为重用,连牛辅都任职中郎将,委以重任,镇守一方,没有道理令同为女婿的李儒仅仅官拜郎中令如此的小官位,尽管董卓将其留在身边出谋划策,但赐予其高官并不与重用他相矛盾啊。
其实《三国演义》中并非对李儒与董卓之间的岳婿关系只字未提,书中有出现过“卓婿谋士”,正是这四个字才使世人认为李儒就是董卓的女婿,但若如此认为,《三国演义》中又有不通顺的内容了,当时董卓因貂蝉与吕布相争,李儒劝其莫因妇人而坏了大局,吕布若倾心貂蝉,赏赐他便是,当时董卓大怒,破口骂道:“若是你的妻子,你甘愿拱手相赠吗?”李儒的妻子不正是董卓的女儿吗,哪有父亲这样拿自己女儿做比喻的,看来要理清此二人间的关系可谓是迷雾重重。
董卓的儿子
董卓执政期间,恶名昭著,人神共愤,在其倒台那一刻,董氏一族所有关联人物皆被其仇家或部将斩杀,以泄愤恨,因此董卓的子嗣并无详细记载,也为有幸者保其性命,繁衍香火。
《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剧照
据非官方的史料记载,董卓有一个亲生儿子,并生下董卓的孙女董白,但这个儿子并未记载名字,详细资料也无从考证。
相比之下,董卓的干儿子吕布到是与董卓之间有生死关系,吕布原为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将,在董卓入京之际,董卓设计收买吕布,令其背叛丁原,取其首级,之后董卓便对吕布大为重用,甚至收吕布为自己的干儿子。这一决定委实是一个不亏本的买卖,吕布此人骁勇善战,实为一代猛将,不足之处便是勇猛有余,智谋欠缺,因此极为被人利用,董卓一开始正是占了这个便宜,但最后却也丧命与此。
司徒王允得知董卓吕布二人皆对自己的义女貂蝉有意,便利用这段孽缘大作文章,事先将貂蝉允诺于吕布,当吕布前往董卓府邸请求赐婚时,却发现貂蝉早已沦为他人妻妾,心中不甚恼火。王允趁机在吕布耳边煽风点火,利用其极易被人挑唆的特性,借其手将董卓斩于刀下,为东汉王朝出去恶贼。
可见董卓与吕布之间的相互利用、狼狈为奸,最终不会有好下场,即使表面上父子相称,当利益相左时,立马拔刀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