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宗马一浮简介_马一浮书法作品全集_马一浮逸事怎么死的

马一浮先生

马一浮先生,是我国的国学大师,也是一代宗师。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所以被大家称之为“神童”,是绍兴人,出生在书香门第。因为他学识渊博,被人们称之为“儒释哲一代宗师”,人们敬爱的周总理也称他是“中国当代理学大师”,同时他还是我国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个人,兼具书法大家,也是一代诗人。

马一浮先生图片

马一浮先生图片

马一浮先生在十五岁的时候参加了乡试,并且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后来又和马君武等人一次创办了新闻周刊,用以传播西方的先进思想,赢得了“天下文章在马氏”的美誉。

1899年的时候,马一浮先生在上海学习了英语、法语和拉丁文。之后有去了德国和西班牙专门学习外语。甚至于在1904年的时候,前往日本学习日语。之后回国,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并且撰写文章用以宣传西方的进步思想。在辛亥革命结束后,他开始专心研究学术,涉猎广泛,有哲学、文学、佛学等。

马一浮先生还潜心研究书法,并且非常精通草书和隶书,在书法的基础上,还研究碑帖并且各取所长,自成一家。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了浙江大学的教授,之后又在江西大学和广西讲学。并在抗战期间创办了“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在解放后,他曾经做过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并且是我国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的特邀代表。

马一浮怎么死的

一个人是的死亡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病故,自然死亡,当然还有自杀等等,那么马一浮怎么死的呢?

马一浮图片

马一浮图片

马一浮少年聪颖,天资过人,并且出生在书香门第,这样的先天条件就决定他会成为一个有大智慧的人。马一浮是著名的佛学家跟弘一大师是很好的朋友。同时他还是书法家,理学大师,也就是说他是知识分子。在他的一生中,有着很多令人称赞的事情,比如蒋介石曾经请他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敬爱的毛主席见了他都直呼“久仰、久仰”。他在抗战时期,也不忘对人们传道授业解惑,可谓是一个对民族文化有大贡献的人。

马一浮怎么死的其实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在抗战结束后,他开始隐居,专心的投身于文学的、知识的世界。但是命运似乎跟他在作对,在他的晚年,我国出现了文革,而那个时候,知识分子是被排在了很后的位置,也就是说作为知识分子的他,是要被抓去批斗的。而马一浮并没有迎来最后的春天,他在文革中悄然离世了。

马一浮在七十多岁的时候,患了白内障,需要注射治病的药同时还有抗衰老的针剂。这对于这位年纪很大的人来说是非常的不利的,因为当时的医学条件并没有现在好。当然,这也就对他看书等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除去后面他死的时候的国家大环境不好之外,他作为我国的著名国学大师,他的生活还是受到了很大的照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前去看望,同时还有专人照顾。

马一浮逸事

马一浮逸事不少,但是大部分马一浮逸事都是关于马一浮在文学方面的天赋。

马一浮画像

马一浮画像

出生在浙江绍兴的马一浮,家里是书香门第,也就是说,从小他就能够接接受到良好的的家庭教育,并且还有一个很好地学习环境,当然父母亲也会给他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再加上家里的基因好,所以他非常的聪明,而且记忆力很棒,能够过目不忘,在他八岁的时候,家里开始交他学诗,九岁的时候他就能够读《楚辞》等。

在马一浮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爱子心切,为他请来了当时很有名望的举人来给他授课,但是没过多久,这位举人就自动请辞了。身为马一浮的父亲,他自认为是儿子顽劣,让老师难以管教,所以才逼得老师请辞,然而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样,老师请辞的真正原因是马一浮天资聪颖,该举人自认为无法胜任老师一职,会耽误学生的课业,这才请辞的。

在马一浮十五岁的时候,他参加了绍兴的县试,并且考出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他的成绩在跟他一起参加考试的周树人、周作人兄弟之上,被人们称之为“江湖怪兽”。也有说法是,他曾经在西湖的古佛旁边苦读了三年,仅就《四库全书》就通读多遍,甚至能够成诵。

马一浮的童年还是比较悲情的,他的母亲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他的父亲则是在他十九死了,但是作为他的父母,对他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的母亲叫做何定珠,是世族的小姐,精通各种诗书,并且严谨治家。在他小的时候,有一次拿着铜钱玩耍,被他的母亲看见,就立即制止了他。告诉他小时候这样做,长大了是会被人拿出来耻笑的。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所以说马一浮逸事虽然多,但是总结起来也就两方面——身世和在文学上的造诣。

马一浮与李叔同的关系

李叔同就是弘一大师,他跟马一浮是很好的朋友,两个人都是书法家。据说马一浮李叔同是在上海相识的,并且马一浮对李叔同的出家,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记载,资料非常的少。

马一浮图片

马一浮图片

李叔同比马一浮大三岁,但是关于佛学,马一浮一直是他很好的老师。李叔同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马一浮是为只是而生的,如果有人从刚生下来就开始都是,并且每天读两本书,那么等他到了马一浮的年纪,也不会比马一浮知道的。

当然李叔同跟马一浮的交往不仅仅是在研究佛学,之前也说过,两个人都是书法家,所以也会一起研究书法,就行相关的心得交流。与此同时,两个人还都喜欢古琴,可见共同爱好还是很多的。有了共同的爱好,两个人就有了可以谈论的话题,这也就使得两人的交往更加的密切。李叔同在马一浮那里读到了很多的佛学经书,并且还开始吃素,甚至于在自己的房间里供起了佛像。这些都足以说明,对于叔本华最后出家,马一浮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李叔同是非常好学的,有马一浮的讲座,他基本都会去听,并且经常与马一浮有书信来往,并且多是李叔同向马一浮请教佛学问题。据记载,马一浮曾经给李叔同写信,在信中就有涉及很多的佛学知识。同时两人也经常互相赠诗,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友谊,还有尊敬。当然马一浮虽然没有跟李叔同一样出家,但是他也是修佛的。

马一浮与熊十力

马一浮跟熊十力,两个人都是国学大师,都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马一浮主要擅长佛学以及书法,熊十力则是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和其弟子,牟宗三等人被称为是“新儒八大家”。

熊十力照片

熊十力照片

马一浮出生书香门第,加上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在佛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他和弘一大师等人来往密切,长期进行学术交流。而熊十力则是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哲学观点也就是新儒学所提倡的道德上的形而上学,是以佛学等的重建,影响深远,在哲学世界中自成一派,甚至影响远至海外。

马一浮和熊十力都是民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两个人都有创办和在报刊上撰文,并且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两个人都是现代儒学的代表人物,对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有着很深入的研究,马一浮尤其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在当时,人们对这一点是公认了的,熊十力个人也曾评价马一浮说他道高识远。

除了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两个人都写过很多的书,并且都被译为他国语言,在世界各地传播。还有关于他们两个人的死亡,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马一浮是因为文革含冤而死的,熊十力则是因为对当时的社会不满,但又局限于自身能力的有限,无力改变现状,最后自杀而亡的。

作为识渊博的大儒,两个人对于学问的研究都是非常痴迷的,这样是读书人身上特有的共性,当然这一方面,也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