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式耜的墓地

瞿式耜的墓地

瞿式耜,字起田,江苏常熟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为进士。崇祯十七年,担任右佥都御史,在广西地区巡抚,后来桂王封他为临桂伯。清兵进行广西地区,桂王逃跑到登州,瞿式耜留守在桂林抗击清兵,之后在桂林的仙鹤岭下英勇就义。他的下属孙昌文带着他的骨灰来到了剑门西面山顶“牛窝潭”上,此地也是瞿式耜的墓地。

瞿式耜墓

瞿式耜墓

瞿式耜墓在江苏常熟市虞山拂水岩几百米处的牛窝潭旁边,建国之后,此地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瞿式耜墓在建国之后多次进行修建,墓地坐东朝西,占地约有1800平方米,高为1.5米,墓地前有罗城和拜台,墓碑上写着“清赐谥忠宣明文忠瞿公墓 ”。

瞿式耜墓的前方有一口月牙形的水池,水池与坟墓之间有着一条笔直的通道,墓道里有一座石坊,上面刻着“清赐谥忠宣明文忠瞿公墓 ”。其中,“忠宣”是乾隆皇帝所赠的谥号,而“文忠”是南朝皇帝所赠的谥号。坊柱上有一幅对联,主要是赞扬瞿式耜在民族危难时候挺身而出的英勇气概,同时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思念之情。

据说,瞿式耜的儿子瞿嵩扬,他的孙子瞿子昌也葬在了这里。中间的一座坟墓后面的罗城上镶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六个用隶字书写的字“瞿忠宣公之墓”。在瞿式耜墓的百米处,建了一座亭子,亭子上的对联蕴含着瞿氏高风亮节的意思。

张同敞与瞿式耜

明朝永历年间,在那个满是烽火硝烟的桂林城,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烈,其中就包括张同敞和瞿式耜。瞿式耜曾经担任过江西永丰县的知县、户科给事中等,由于他为人正直,抨击权贵,因此还被罢官坐牢。张同敞是瞿式耜的徒弟,同时也是万历帝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曾孙,他将生死置之度外,跟恩师一同抗敌,精神难能可贵。

瞿式耜

瞿式耜

由于昏庸的永历帝既没有用人之明也没有抗清的大志,他对瞿式耜等将士不信任,反而把宦官王坤等人作为他的羽翼,同时又宠爱和依靠锦衣卫等人。永历政权在桂林坚持了四年,但是因为永历帝的昏庸无能,使得抗战派的斗志受到挫败,形势急转直下,已经没有办法改变那时的危局。

永历四年,清军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决定兵分两路向两广地区进行进攻。十一月,孔有德率领大军攻占严关,驻守在严关一带的滇军落败而逃,导致清兵能够长驱直入,直逼桂林城。这时候,总兵戚良勋请瞿式耜快速退出桂林城,但是瞿式耜认为自己有守土的职责,决定与桂林城共存亡。

在这危机的时刻,瞿式耜的徒弟张居正听说他的决心,立即渡江进入留守府,打算跟恩师患难与共。瞿式耜认为他没有守城的义务,让他快速离开。但是张居正回答的十分坚决,情极真挚,于是瞿式耜也不再坚持让他离开,师生两人肝胆相照,一直喝酒到天亮。

对瞿式耜作出的评价

顺治七年的十一月十六日,在桂林山的叠彩山,抗清英雄瞿式耜死在了清将孔有德的屠刀下,用他的民族热血谱写了一曲为国献身的悲壮之歌,他的民族精神永远印刻在了人民的心中。关于对瞿式耜的评价,很多文献中都有所记载。

瞿式耜

瞿式耜

此篇文章主要讲一下《南明史》对瞿式耜的评价。《南明史》中评价了瞿式耜和张同敞,他们两人在可以转移的时候却没有选择转移,宁愿坐以待毙,这种现象在南明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为何他们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呢?宁愿死也不愿意选择逃亡。

研究其中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这两点:一是他们对南明的前途已经失去了信心。张同敞在桂林失守之前就对友人说过:“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必须要死了。”虽然友人极力劝导他,但是他还是坚决选择死亡。而瞿式耜比张同敞更加复杂,他对郝永忠等大顺军的余部痛恨之深,同时对明朝的前途感到十分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