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旧照
关于赫鲁晓夫政变,有许多小故事流传出来。在赫鲁晓夫政变前一年,策划者勃列日涅夫等人就已经开始了预谋,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收买了波德戈尔内,这两个人是赫鲁晓夫政变的主谋。他们的策划活动小心翼翼,不表明意图的找一些领导谈话。然后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跟他们说一些赫鲁晓夫的坏话;观察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认可,就会进一步说话,商量如何制止赫鲁晓夫的这些行为。
赫鲁晓夫政变策划者知道要完成计划还要依靠政治和军事的力量,他们拉拢了几个党政军领导,想过暗杀赫鲁晓夫。因为暗杀的困难程度太大,还要担心赫鲁晓夫的警卫,同时害怕引起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最后他们没有采取暗杀行动。
其实赫鲁晓夫本人对暗杀也有所察觉,他通过儿子了解到,主席团主席和各州委员会书记曾有过地下交流。通过窃听其他重要领导人的电话,知道他们会在11月有大的动作。10月中旬,政变组织者认准时机,在赫鲁晓夫参加中委会主席团会议的时候,指出了他犯下的错误,迫使他辞职。当天晚上召开中央全会,赫鲁晓夫的辞职报告被公开;赫鲁晓夫被赶下台标志着赫鲁晓夫政变实质上的成功。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以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压力,其中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十分著名。
赫鲁晓夫旧照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和平的关系并平稳发展国内经济。其次是声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和平的政治手段在获得一定的决策地位。最后是对各个发展中国家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并通过外交手段掌控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轨道,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谐发展,而是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美国与苏联对其他国家的统治继而当上世界霸主。
三和政策虽然目标不纯,但在初期还是为社会主义阵营一致对抗资本主义强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让以中国为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苏联因为用和平代替了对抗与扩张,西方国家不得不承认苏联的的国际地位,一定程度地为苏联争取到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扩大了苏联在各个国家之间的影响力。但是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过于强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国地位,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之外,必须关注苏联的利益,这引起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使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内斗,无形中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赫鲁晓夫倒台之谜
赫鲁晓夫是苏联的领导人,他在宫廷政变中赢得了胜利,并借此登上了苏联最高权利的宝座;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赫鲁晓夫倒台之谜有何内幕?
赫鲁晓夫旧照
赫鲁晓夫曾让整个国家在全面改革中一步一步的发展,赫鲁晓夫倒台之谜引发无数人猜测、联想。其实,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当着高层们的面说脏话,点燃了高层们心中的怒火,决定让赫鲁晓夫下台。当赫鲁晓夫在外度假时,高层们建立起了推翻赫鲁晓夫的组织。并在赫鲁晓夫毫不知情的状况下举行了紧急会议,勃列日涅夫在会议室发动了‘突然袭击’,历数赫鲁晓夫的种种错误,随后各领导人物纷纷指责赫鲁晓夫;他对待同事粗鲁、独断专行,为人莽撞,做事心血来潮等错误被一一指出;他的一系列举措,损害了高层们的利益,最主要的是赫鲁晓夫改革后期的失败以及他的个人崇拜。
从践踏集体领导原则到个人作风问题再到对内外政策的失败,高层们一步一步的解析着赫鲁晓夫倒台之谜,此时赫鲁晓夫如梦初醒他明白了大家的目的、为自己稍作解释之后,在召开中央大会的时候荒谬的以为可以反败为胜。可是局势明显,曾经的成功不会再重演,连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克格勃都支持勃列日涅夫,眼看大势已去的赫鲁晓夫回去之后,明白再做任何抵抗都是没有用的;在勃列日涅夫等人的逼宫下,赫鲁晓夫黯然退出政坛;这便是赫鲁晓夫倒台之谜的介绍了。
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简介过程如何
赫鲁晓夫改革简介
在对赫鲁晓夫改革简介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当时苏联国内的形势。在赫鲁晓夫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之前,斯大林是一位高度集权的苏共领导人。斯大林通过对苏联的肃反运动,将权力归集一身。他给予人民最低的生活保障,把大量的国力和人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致力于将苏联打造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赫鲁晓夫的照片
然而当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就开始突显出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1956年,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发表了“秘密报告”,针对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错误和缺陷提出批评,反对搞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主义。在赫鲁晓夫执政后,开始面对苏联当前存在的社会缺陷,大力改变斯大林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他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农业改革,大量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其次,取消了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以高价收购,保障人民和军队的基本需求;
第三,对于农耕工具方面,赫鲁晓夫将国有的工具出售给集体农庄,取消了国有的机器拖拉机站。
通过赫鲁晓夫的改革,使苏联农业、经济等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肃反运动中被迫害的人也在这次改革中得到了平凡,使苏联摆脱了僵硬的斯大林模式,文艺、文化等方面也在此期间得到了明显的复苏现象。
1964年10月,当勃列日涅夫在赫鲁晓夫外出渡假期间,在莫斯科发动政变,赫鲁晓夫被驱逐下台,赫鲁晓夫改革就此宣告失败。
赫鲁晓夫改革时间
赫鲁晓夫的照片
赫鲁晓夫在会后,着手对苏联的国家体系进行改革。当时正值苏联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和七年计划时期。通过改革,基本上解除了斯大林时期的社会弊端,重新调整了社会结构,使工业和农业都得到了显著的增长趋势。
但是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他没有使工人和农民从本质上获得利益和权力,他下放的中央权力,反而被一些基层的领导人利用,从中在人们手中牟取了大量权益。这些因素导致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1964年10月,也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最后一个月。14日,当赫鲁晓夫在黑海度假期间,勃列日涅夫和谢米恰斯内等人在莫斯科发动政变,免去了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苏联大权落到了勃列日涅夫等人的手里。在此期间,勃列日涅夫还策划过对赫鲁晓夫的刺杀行动,但遭到了谢米恰斯内的拒绝。尽管如此,赫鲁晓夫还是被软禁起来,他的一切行动都遭到了勃列日涅夫的监视。轰轰烈烈的赫鲁晓夫改革就此黯然收场。
1971年9月11日,被软禁6年后的赫鲁晓夫,在乡下病逝,安葬于新圣女修道院公墓。由此可见,赫鲁晓夫改革时间是从1956年到1764年,前后总共才八年半时间。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对世界来说,可谓是极其巨大的,他牵涉到了整个东欧世界和其他的社会主意国家,对中国的影响也颇为广泛。
赫鲁晓夫的照片
赫鲁晓夫的报告震惊了世界,首先在波兰爆发了著名的波兹南事件。波兰的政治体制与苏联的一般无二,也是中央高度集权制度。在经济思想上,波兰同样模仿苏联,重视重工业而忽视农业,导致了国家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在斯大林去世后,原本存在的制度分崩瓦解,尤其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公之于众的时候,压抑在波兰人民心中的不满开始爆发。1956年6月,波兰工人发生了大规模的罢工事件,参与这次罢工的共计有五万名以上的波兰工人,政府对其进行了残酷镇压,导致53人被死亡,200多人受伤,另有数百人被捕。
在匈牙利爆发的事件,流血程度比波兰还要严重。匈牙利同样是模仿苏联的政治体制。斯大林一死,匈牙利的人民强烈要求政府改组,由此结束了匈牙利政府的一党制执政,面貌焕然一新,成立了多党联合政府。但在这个运动中,2.5万因此牺牲,5万余人受伤。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同样在中国也掀起了一场政治波澜。1956年11月,中国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从第二年起开始整顿党内作风运动,把仗义执言的党内人士确定为右派人士。这些人第一批确定时只有五千人,后来被无限扩大,影响了5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