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谭嗣同(2)

在那个人们思想还在很封闭,统治的主要力量也还是迂腐的封建势力的时代,他们失去了主要的支持者,其实也就意味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的破灭,也就是谭嗣同戊戌变法的失败。当时的旧势力为了绝后患,要将他们杀死,所以将他们一一抓捕了。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许多人选择了逃跑,可是谭嗣同却说,变法都是要牺牲的,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人,他要来做这第一人,所以他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断头台,义无反顾的做了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

很多人会觉得他的行为无法理解,毕竟如果生命在的话,谭嗣同戊戌变法还可以继续,死了就什么都没办法做了。其实这与当时中国国人的麻木有关,他是希望自己的血可以唤醒国人,无论作用大小,至少可以唤醒一部分,所以他敢视死如归。

谭嗣同故居的相关简介

谭嗣同是当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惨遭处死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死可以说是整个民族的损失,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大义凌然以及慷慨就义,换回来了国家的自强和复兴,同时谭嗣同等人也生生世世受人尊敬和敬仰,每年在谭嗣同生日和忌日里,许多人都会前往谭嗣同故居哀悼谭嗣同。

谭嗣同故居

谭嗣同故居

根据网络上面的资料记载,谭嗣同的故居总共是有两处,一处现在位于北京的浏阳会馆,是最初的原湖南浏阳会馆,另外一处故居就在浏阳的“大夫第”,据传这两处故居都曾经是谭嗣同居住过的地方,同时也是谭嗣同等人变法商量的集聚地。

谭嗣同故居之一原湖南浏阳会馆其实是谭嗣同在1898年的时候在北京居住的地方,当时的原湖南浏阳会馆和谭嗣同被处死的北京菜市很近,只要是沿着北京菜市的西南走不到50米就可以看到谭嗣同故居了,现在的谭嗣同故居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在这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谭嗣同等人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红墙灰檐的四合院墙角下面堆满了何种杂物,门槛上面几处斑驳的红漆,就好比是当时谭嗣同的一腔热血,时刻见证着自己变法的成果。

另一处就是位于湖南浏阳的“大夫第”了,这个建于明末清初的谭嗣同故居,比起北京的小四合院来说明显高气派的多,整个房屋坐西朝东,布局严禁,陈设讲究,高大宽敞的庭院像来人昭示着这里曾经有多么的繁荣,然而即便再富有,在谭嗣同的心里,没有什么比国家的荣辱和复兴更重要的了。

谭嗣同与妻书说了什么

一般来说,有才之人与亲人的诀别方式都是不同的,就像谭嗣同,他在死前与妻子的告别方式就是仿照了前人的方法,给他的妻子特地写了一封书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谭嗣同与妻书。

谭嗣同图片

谭嗣同图片

谭嗣同的妻子名字是叫李闰,他死的时候与他的妻子已经结婚了,并且已经在一起相守了15年之久,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好,所以在他死时给妻子留下的书信中,表现出的是对妻子深深的眷恋之情,还有就是对于自己没办法陪妻子一起老去的愧疚之情以及怕妻子太过伤心,对妻子的种种安慰之情。

在这封谭嗣同与妻书中,有那么几句十分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他说“手书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就这么一句,很轻易地就将两人阴阳相隔的无奈表现无疑,给人一种深深的心痛感。他也说“惟念此生虽去,此情不渝”,这句恐怕是众多小女孩的泪点所在,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句情话,说他自己死了也不会忘记与妻子的感情,这是真感情啊,怎么能不印象深刻呢?

当然他毕竟是有一腔热血的人,所以这封谭嗣同与妻书除了表达真感情,也表达了自己的洒脱。他说“小我虽灭,大我犹存”,这是他对当时革命伙伴的信任,又说“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这是对妻子的劝慰,也是对当时为他伤心之人的劝慰,更是他敢于牺牲的表现,是他洒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