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提高士兵士气最好的办法,古往今来,不外乎是领导人的亲临鼓舞,但是这种方式在古代有个专有名词,叫“御驾亲征”,因为,这样会让士兵们觉得皇上在乎军人的性命,毕竟同生共死是最能产生友谊与好感的。
而且,这种方式在古代用的也不少,成功的也不少,如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元太祖成吉思汗、忽必烈、清朝的努尔哈赤、康熙等等,不过,以上的这些人物都比不上一个人,那就是明成祖朱棣了,这个可是亲征狂人,也因而明成祖死在了沙场。用现在的话来说,战死沙场是我最好的归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最爱御驾亲征的皇帝——明成祖朱棣吧。
明成祖朱棣简介
明成祖朱棣,汉族,是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世称之为永乐大帝,与李世明一样,虽然都是谋权篡位,但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君。二要说的到朱棣其人,就不得不说其奇怪的癖好了,人都说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他倒好哪里有危险哪里去,专爱御驾亲征。
据历史记载,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其先后出征蒙古,南征安南,而后又亲征望海。不过,这种现象并不是在朱棣在位期间才开始的,在早洪武年间,元朝余孽蒙古贵族势力虽说在明朝军队的四分五散,但也是不完全歼灭。明成祖朱棣第一次御驾亲征
据记载,元顺帝逃往漠北后,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多伦东北)。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逃往和林,史称“北元”。
而朱棣继位后朱棣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他一方面与蒙古贵族势力修好,封蒙古部落酋长为王,赐予金银、布帛、粮食等物品,争取相安无事。
另一方面,如果蒙古贵族无理侵扰,就给予坚决打击。直到明永乐七年也就是1409年,朱棣派遣使臣郭骥去鞑靼,结果被杀,这个事件成了战争的导火线。朱棣忍无可忍,遂决心征讨鞑靼。
永乐八年,明成祖朱棣命令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王聪、火真副之,王忠、李远为参将,率精骑10万出征鞑靼。同年八月,丘福率军出塞,前锋抵达胪朐河南岸,歼灭了靼鞑的游兵,乘胜过河,俘敌官员1人。丘福不顾诸将劝阻,对俘虏的话信以为真,并让其为向导,结果,孤军深入,中了本雅失里的埋伏,五将军皆殁,全军覆灭。败讯传至朝廷,朱棣大为恼怒。为了消涂边患,决计御驾亲征。
此次是明成祖朱棣第一次御驾亲征。
而明成祖第二次御驾亲征是在永乐十二年
明永乐十二年三月也就是1414年3月,朱棣的车驾由京师出发,并让皇太孙从行。四月,师至兴和,举行大规模阅兵式。六月初,前锋在三峡口,击败瓦剌部游兵。朱棣乘势向西北方向进攻。行至忽兰忽失温,遭瓦剌军的依山阻抗。
朱棣便以精骑引诱瓦剌军离开山势出战,另外部署神机炮及时炮击,自己率铁骑冲入敌阵,杀敌无数。瓦剌军遂大败。朱棣顺势追击,并分兵三路夹击瓦剌军的反扑,亲率一路精骑再次冲入敌阵,瓦剌军败遁。瓦剌部受此重创,此后多年不敢犯边。次年,瓦剌向明朝贡马谢罪。
而在朱棣第二次亲征后,鞑靼部在明朝帮他打败瓦剌后,经过数年的恢复,势力日渐强盛起来,曾两次乘瓦剌部为明重创之危击败瓦剌部。对明朝,阿鲁台改变依附政策,重新反叛明朝,轻侮或拘留明朝使节,并时常出没塞下,骚扰劫掠。朱棣为此致书劝止阿鲁台,但阿鲁台不予理会,依旧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