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大清帝国的送葬者——隆裕皇太后,前半生孤苦,后半生糊涂
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皇太后的内侄女儿,是光绪的正宫皇后,宣统皇帝的“兼祧母后”、清帝逊位诏书的实际颁布者。她的一生似乎淹没在了晚清历史上众多耀眼的人物之中了,但她的作用,以及她对于晚清向民国的迈进,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在他死后,袁世凯一度准备为她塑造铜像,供全国人民祭奠。
爱慕光绪却遭到冷落
隆裕皇太后的名字叫静芬,小名儿叫喜子,似乎如此普通的名字,也不太与她皇太后的名位相称,这可能就是她充满矛盾的一生的起点。由于她的姑姑慈禧皇太后的强势,她被指婚给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光绪皇帝,可就在结婚之前,紫禁城的太和门被一场大火焚毁,而历代的正宫皇后都是要从这里抬进皇宫的,一时间众人都觉得这时不吉的预兆,最后还是老太后慈禧发话,在太和门被焚毁的地方扎起彩楼、彩棚,以作应急之用,随后隆裕才被顺利的抬进了皇宫大内。
即便如此,在新婚过后光绪皇帝对她冷漠不已,只跟与她同时进宫的珍妃和瑾妃在一起。而由于自己是被姑姑慈禧太后看中的人,她的皇后地位也带着些许监视光绪的责任。而且此时的隆裕皇后的内心还隐藏着一个秘密:她很爱慕年轻帅气的光绪皇帝。但是姑姑慈禧的权势是她不能够抵挡的,而对于自己深爱着的光绪皇帝,她又想去保护。但就是在这样的纠结、徘徊中,她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姑姑觉得她办事不用心,没有得到有关光绪的多少情报,而光绪也对她心存敌意,觉得她与慈禧是一丘之貉。
也正是因为这些,隆裕皇后在紫禁城中,帝后两派的人都对她心存不满,而其他的王公贵妇也觉得她没有皇后的威仪,对她也是大不尊敬。终于她熬到了不知对她来说是喜还是悲的事情,她的姑姑、她的丈夫在两天之内全部去世,而她在皇宫之中再也没有一位亲人,但同时她却又成了大清帝国地位最高的人,成了她姑姑慈禧皇太后的继任者,大清皇帝的母后。而她一生的转折点也就从此开始了。
不闻局势遭太监管制
在她成为皇太后之后,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载沣成了当朝的摄政王,自从皇帝登基一来,一心想做慈禧第二的隆裕皇太后,自然想要大权独揽,于是她不断地与摄政王载沣斗法,虽然载沣也是政治上的新手,但隆裕这个长年处在深宫大内不闻外间事物的太后,更是能力薄弱。所以几经较量,隆裕皇太后败下阵来,变得心灰意冷。而也正是因为她与摄政王载沣的内耗,导致了已经日薄西山的大清朝变得更加气息奄奄。而也是趁此机会,袁世凯与南方的革命党也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划着他们的未来与事业。
不但是在政治上认不清时局,甚至在私生活上也是没有主见,被她的贴身太监小德张管的死死的。大到宫中的诸项事物,小到隆裕皇太后日常的饮食衣着,小德张都会横插一手,而隆裕对这个太监的话却是偏听偏信。小德张说隆裕皇太后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多吃什么,隆裕皇太后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不敢违背,这也大清国史里唯一的现象。
而且别的没学会,隆裕将她姑姑慈禧的爱享受的本事学了个十成十。宣统元年,隆裕皇太后决定,在皇宫中修筑一座水晶宫,以铜铁为梁柱,玻璃砖为墙壁和地板,整体建在一个直径长达数丈的水池上,以镇祝融之灾,同时也可以作避暑乘凉之用,并由隆裕太后题匾曰“灵沼轩”。但是由于国家财政吃紧,再加上时局混乱,这座水晶宫从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到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水晶宫做做停停,一直没有完工只留下一座“烂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