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决战江桥 投降日本值得尊敬(2)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马占山并不是真的投降日军,而是耍了日本人一道。于是,人们对他更加尊敬了,到处都在传唱马占山的奇谋妙计。

  1938年8月,马占山访问延安。中共中央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会,毛主席致辞说:“马将军年逾半百,仍在抗战前线与敌周旋,这种精神值得全国钦佩!”

  青年时代的马占山奉行劫富济贫,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后,他并没有忘记曾经的初衷。在与日军作战的同时,他不忘人民的贫苦,发动官兵帮助老百姓架桥修路、梳理河堤,并开办了纸坊、油坊、军鞋厂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对文化、教育及慈善等事业,马占山更是不遗余力。

  府谷县处于陕西、山西和内蒙三省交界之处,抗战期间,教育极为落后。为了让学龄少年接受教育,马占山捐资15万元,兴建了中山中心学校。他还给上学的女生发放了制服,鼓励女孩求学,改变了当地重男轻女的封建习俗。由于受战乱的影响,当地弃婴现象十分严重。看到此种情况,马占山有捐资创办了一所育婴堂,收容那些被遗弃的婴儿。马占山的行为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尊敬,为了感谢他的所作所为,当地群众特意为他树了一块“德政碑”。

  抗战胜利后,马占山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副司令。可是马占山不愿进行内战,便以赴北京治病为由不肯就任,同时决定弃暗投明,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马占山曾受毛泽东的邀请,出席人民政协会议。此时的马占山却身患癌症,无力参加会议,可是他对新中国的建设却充满了信心和期望,在弥留之际,留下了遗嘱:“我亲眼看见我中国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之领导下,全国人民获得解放,新民主主义已顺利实现,人人安居乐业。我生平中之新型国家,已建设起来。我虽与世长离,但可安慰于九泉之下。我嘱尔等务须遵照我的遗嘱,在人民政府的英明领导下,诚心诚意去为新中国的建设努力奋斗到底,实事求是做事为人,不可稍懈。”

  1950年,马占山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这位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绿林好汉、民族英雄不幸逝世,享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