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怎么死的?揭秘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始末(2)

  日本侵占韩国,韩国民众的反抗一刻也没有停止,且愈演愈烈,标志有二:有组织的全民族独立运动;有成规模的武装义兵,截止1910年日军屠杀的义兵数量达17688人。

  伊藤博文在《乙巳条约》签订之初便领教了韩国人的义愤。久米正雄在《伊藤博文时代》中写道:“交涉相当困难,与韩国皇帝对座,激烈辩论达4小时,结果实施了他的主张,但是韩国国民的的自尊心很强,所以条约发表后,伊藤博文没有马上离开韩国,以观民心的变化。一天,去乡下游猎,正要返回京城的时候,有人对他坐着的火车投石,石头打破了窗上的玻璃,使他的脸上负了伤,虽说是轻伤,但据说脸上的膏布有40多条。”这就是说,在安重根剌杀伊藤博文之前,他已经遭遇过韩国人的暗算。

  遇剌前,伊藤博文有预感,他写信给远在日本的儿子,嘱咐:“依照韩国目前的状况,我说不定什么时候死去,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从我的遗产中拿出10万给你的母亲。”

  伊藤博文做了这番安排不过半年,作为日本特使前往中国哈尔滨,就韩日合并之双方利益,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特使、俄国财政大臣可可夫切夫会商。1909年10月14日,伊藤博文以旅行名义,前住哈尔滨,踏上了“不归路”。

  安重根,胸脯长有七颗痣,因而取字为应七,生于黄海道海州一小康人家。他的父亲安泰勋与韩国独立运动人物金九有交情,曾收留金九避过官兵追捕。

  小时候虽不很喜爱读书,但深得书中精髓,且能够学以致用,安重根留世的专著、诗词及书法作品,可窥见他的思想与学识。这里需要提及的是,那个时代汉学是韩国学子的必修课,安重根亦不例外,他的汉学水平相当高,写作均用汉字。比起读书,安重根更喜舞枪弄刀,骑马射猎,小小少年即主张“以尚武主义,挽回民弱,以扶国危。”

  名人皆有追随的偶像,伊藤博文崇拜德国铁血政治家俾斯麦,安重根崇拜中国西楚霸王项羽。

  安重根成其为民族英雄,有三大因素:一信仰天主教,在与传教士的密切交往中,接受了西方文明;二甚喜交友,他的许多朋友日后成为韩国独立运动骨干,其中同为海州人的金九,任过韩国临时政府主席(常设机构在中国上海、重庆),韩国人尊其为国父;三纷乱的时事,安重根生活在韩国沦为日本殖民地之乱世,他那颗爱国的心,尚武之志,迅速膨胀起来。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安重根流亡上海,同年回到韩国。1905年得知伊藤博文逼迫高宗皇帝签订《乙巳条约》,那一刻,安重根恨不能宰杀这个日本特使,虽然那是一时的心理冲动,但却是真实的民族情感的反映。安重根行动起来,首先致力于爱国文化启蒙运动,变卖家产办学校,他办的学校与别的学校有很大不同,学生除文化课,还要进行军事训练。两年后,发生“海牙密使事件”,成为朝鲜统监的伊藤博文下令解散韩国军队,韩军中的爱国官兵奋起反抗,与日本军队发生火并,韩军虽以失败告终,但又一武装——义兵迅速诞生。安重根即刻投笔从戎,参加义兵运动。遍及半岛的义兵对伊藤博文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伊藤博文派重兵剿杀,国内无立锥之地,安重根随义兵兄弟出境,先中国延边,后俄国海参崴,那里聚集许多韩国人,安重根在他们当中扎下了根。义兵在一座名叫克拉斯基诺的小镇建立起根据地,兵力由数十人,发展数百人,最后达到三四千人。安重根出任义兵中将参谋。

  1908年义兵进击侵占祖国的日本军队,安重根任右军总指挥,仗打得很惨烈,义兵遇到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的顽强而有效的抵抗,安重根这支义兵打到最后,只剩4人!这次出击,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对待日军俘虏,安重根亲自审询,对深感懊悔的日军官兵,全部释放回营,对坚持要杀俘的义军官兵,安重根大讲“以仁敌恶”之道理,由此看来,刺杀伊藤博文的这位义士决不是什么“恐怖分子”。而是一位有仁义之心的义士。还有一件事儿也值得一提,义兵全军覆没,令安重根无颜见江东父老,决意闯日军军营,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一冲动的举止,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舍身取义的品质,后来刺杀伊藤博文,绝非一时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