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2)

  但是薛顗想要起兵,是不是一定就要告诉他的弟弟薛绍呢?我认为他应该没有告诉,而且还要尽可能地避免让弟弟知道。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薛绍当时已经是太平公主的驸马了,而太平公主又是武则天的掌上明珠,母女俩感情甚笃。如果他把起兵计划透露给薛绍,薛绍再不小心透露给太平公主,那不等于自投罗网吗?可能有人会说,哥俩儿住到一块儿,这边招兵买马,紧锣密鼓,那边怎么可能一无所知呢?这还真有可能。因为按照唐朝的惯例,公主出嫁之后都是由国家单独建造府邸,不跟夫家住在一起。换言之,薛绍、薛顗两个人虽然是亲兄弟,但是他们的住宅却可能相隔甚远。这样一来,薛顗向弟弟隐瞒造反的事情也并不困难。如果这番推理成立,那么说薛绍造反就是一桩冤案了。

  冤枉与否暂且不管,眼看着薛绍身陷囹圄,太平公主怎么办呢?她肯定要积极营救啊。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太平公主和薛绍是结发夫妻啊,何况已经生了四个孩子了,怎么能让孩子这么小就失去父亲的怙持呢!所以,太平公主便跑到武则天面前哭哭啼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苦哀求,母亲看在她们母女情深的面子上饶过薛驸马。她说,您看我们俩刚刚结婚七年,感情这么好,最小的一个孩子才满月,您怎么能够忍心把他杀死呢?再说你说他谋反,证据在哪儿啊?您仅仅怀疑他,就能把他杀死吗?太平公主肯定是跟武则天摆事实、讲道理,而且讲感情。按照她的想法,既然她是母亲唯一的女儿,母亲又那么爱她,怎么会置她的幸福于不顾呢!那么武则天到底有没有给太平公主这个面子呢?在江山稳定和女儿的感情之间,武则天选择了前者,最终还是把薛绍以谋反罪论处了。但是太平公主毕竟求了情,所以薛绍没有被直接斩首,而是打了一百大棒,扔进监狱里饿死了,好歹保存了全尸。那一年,太平公主刚刚二十五岁。

  那么,既然薛绍没有谋反,而且自己的宝贝女儿太平公主又这么苦苦哀求,为什么武则天非要置薛绍于死地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武则天认为太平公主嫁错郎了,当初太平公主嫁给薛绍,是因为他的母亲是唐高宗的姐姐,这门婚事的意义在于巩固李唐江山。而现在,武则天要改李唐为武周,需要加强武家的力量,这时候太平公主要承担新的政治使命,所以薛绍必须让位。换句话说,对于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武则天而言,太平公主也不过是她手中的一颗棋子,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目的无非是为她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这样一来,薛绍刚死,武则天就开始给太平公主张罗再嫁的事情了。而在挑选这个新驸马时,得满足一个条件——必须姓武。
太平公主的二婚人生

  到底谁是合格的驸马候选人呢?武则天提出的第一候选人是武承嗣,他是武则天的大侄子,当时袭爵周国公,是武则天父亲的继承人。武承嗣为武则天改朝换代立下汗马功劳,是武周王朝的功臣,也是武则天的重点培养对象。把宝贝女儿嫁给最有政治前途的侄子,这是武则天打的如意算盘,而且,在武则天心中,也曾经考虑过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这个侄子,那女儿就可达到一个女人一生的顶点——皇后了,这也是对女儿的爱护啊。而武承嗣方面,他要想再往上攀一步,也需要抓住这样的良机。所以,他肯定也愿意答应这门亲事。刚开始太平公主也答应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就在婚礼即将举行的时候,太平公主忽然变卦,当了“逃跑新娘”。而武承嗣这个候选人也奇怪地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武攸暨。

这是怎么回事呢?史书的解释是武承嗣身患“小疾”,关键时候身体闹毛病了,太平公主这才变卦。如果真是这个原因,我们也能理解,太平公主当时刚刚二十五岁,按我们现在的眼光看,还是一个年轻姑娘嘛,凭什么让人家嫁给一个病秧子啊。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以后活不了多久,这婚姻缔结得还有什么意义呢?但是,这两个候选人之间的转换其实没那么简单。我个人认为,淘汰武承嗣、改嫁武攸暨反映的是太平公主内心的真实意愿,其实太平公主并不愿意嫁给武承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