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周幽王形象
有一次,西戎真的来袭,周幽王就命人敲打大鼓,各诸侯肯定是率领部队马上前来支援。这样的行为,让他的宠妃褒姒看了,在他的面前开心的笑了起来,她觉得这种做法很有意思。于是,昏庸的周幽王想要看到宠妃的笑,在西戎还没有侵犯自己的时候,命人多次击打大鼓,导致各诸侯多次前来支援,这发现连西戎的影都没有瞧见,只知道这是周天子的玩笑罢了,于是愤然回去。
到了后来,西戎还真的来袭,周幽王就慌了,连续的击鼓,却等不来任何一个诸侯前来支援。没过多久,他们在骊山脚下发现了他的尸体,至此,这件事情就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周幽王为了一笑,就编造西戎来袭的假像,丢失了诸侯对自己的信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失信于别人,我们应该保留诚恳待人的品德,不能像周幽王一样,戏弄了别人的同时,自己终究会吃到恶果,可谓是害人害己。毕竟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失信之人,始终是别人的笑柄罢了。
这故事出自于吕不韦之手,是根据“烽火戏诸侯”的改变而来,其本质依旧是论述诚信的重要性。
周宣王和周幽王什么关系
周宣王是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姓姬,名静,或者靖。姬靖生年不祥,卒于公元前782年,是周厉王的儿子,是西周的第十一代君主,公元前827年即位。
周幽王像
周幽王,原名姬宫涅,《搜神记》中记载,姬宫涅出生于公元前795年,他的母亲姜后是齐国国君的女儿。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涅继位,史称周幽王。
周宣王因为召穆公相救,才在暴民的动乱中活了下来,在自己的父亲周厉王死后,被拥护为新的周天子。周宣王执政后,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攘外安内。政治上任用贤臣,开山开林,百姓的怨怼逐渐消弭。
政治上派兵四方征伐,压制,使得周朝的威信再度建立,诸侯国纷纷再次进贡。但是晚年的周宣王专制跋扈,不听忠臣之言,导致了“宣王中兴”的短命,而周朝的气数也像江河日下,如落日的余晖。
周宣王死后,周幽王继位,传到周幽王手上的周王朝,气势已经大不如前,甚至开始衰微,再加上周幽王本身不是一代明君,政治上任用佞臣把持朝政;军事上连年征战,耗尽了国库;更罔顾周天子的礼制,废长立幼,废除长子姬宜臼,立自己与褒姒的孩子伯服为太子,还想立褒姒为后,更有甚者为了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最后失信于诸侯,在最后戎狄来犯时,诸侯未能赶来救援,最终死在了骊山。
周宣王时,周朝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而周幽王又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西周的覆灭,并不奇怪。
周幽王的父亲
周幽王的父亲是谁?那就是周朝的第11位皇帝周宣王。他本名叫姬静,关于他的出生时间不详,只知道他卒于公元前782年,他是在公元前827年即位,直到去世那年,才把王位交给自己的儿子周幽王。
周宣王肖像
可以说,在周幽王的父亲那时候,就因为连年对外的征战,导致国库紧张,粮食也稀缺。为了改变现状,周厉王就下令把大片山林归为国有,不让国人们千万谋生,这样的措施,让国人们对此很不满,于是就起义,想要进王宫把周厉王给杀了,逼迫周厉王逃跑。国人们对此追赶,没找到周厉王,只找到了公子静,这就是日后的周宣王。
可以说,在他敢上任没多久,多次的对外出兵,给人感觉周王朝好像四方平定,一副强盛的样子。但是却不知道这只是回光返照,由于连年的征战,这对于周王朝来说,加剧了社会危机,而且周宣王晚年对忠臣的远离,对大臣们的肆意捕杀,使这股复兴的气息荡然无存,使周王朝陷入了危难。
在政治和军事上,周宣王对鲁国政治的干涉,还多次去攻打鲁国,这样的话,周天子在各诸侯面前的声望可以说是大减,还出现了对王命的不服从现象。周宣王晚年还多次攻打周边的部族,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789年,他率领的大军被姜戎所打败,可以说已经是全军覆灭,幸好在奄父的帮助下,不然周宣王就战死沙场了。
关于周宣王的死,很多人对此有论述,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在他一次游猎的过程中,被杜伯一箭给射死。
周幽王墓
有关于周幽王墓,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残忍,因为墓中生殉了几百名的妃子。在中国古代,殉葬作为一种封建的习俗,人们在死了之后,就喜欢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东西,或者是生前喜爱的东西跟死者埋葬在一起,这还是最初的殉葬。到了封建时代,就开始把奴隶生殉,奴隶只不过是主人的附属品罢了,有权将其杀害,而到了周幽王那年代,就会把妇女生殉,用来衬托出自己地位的高贵。
周幽王墓出土文物
周幽王墓位于如今的陕西省宋家村,如今也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在《两京道里记》中的记载,提到这个墓高有一丈三尺,周长大约有3百步的距离。此墓建造的非常高大,打开墓门之后,你会发现下面全是白垩土,这种土质其实是石灰岩中的一种种类,大约有一丈的厚度。
挖去白垩土之后,会发现大量的云母石,在往下挖一尺多的深度,就会发现殉葬的一百多具尸体,相互枕靠,然后叠加在一起。其中只有一具男人的尸体,其余的都是女人。神态都各不相同,有的是坐着的,有的是躺着的,但是他们身上穿着的衣服就跟活人是一样的,可见她们是被生殉。关于这些的记载,都是在《西京杂记》中有所描述,但是在史书上对此并没有任何记载,我们不怀疑周朝仍还有生殉的可能性,毕竟这种陋习并不是很快就能够改变。
为何他们就热衷于殉葬,那是因为他们对阴间的相信,认为只要把人生殉,死了之后,必然会到了阴间,然后还可以侍奉自己,缺乏科学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