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简介(2)

变法前的秦国,军队作战能力低下,当魏国等其它诸侯国来侵犯时,秦国只能抵抗,不敢发动进攻,而且屡次战败。针对军事作战能力方面,商鞅也出台了相关的提高措施。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方式,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军队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鼓励,商鞅的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能力。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由此走向了国富民强之路。

商鞅变法有关成语是什么

与商鞅变法有关的成语就是立木为信。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商君列传》一文中。秦孝公时期,为了增强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力,扩大本国的实力,想效仿其它诸侯国在秦国开展变法运动。

立木为信的故事

立木为信的故事

秦孝公想在全社会寻求一位仁人志士,让他带领秦国走上富强之路。秦孝公这一做法,吸引了很多有志之人,他们纷纷来到秦国,想通过此次变法运动,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其中有一位便是商鞅。

商鞅来到秦国后,有人将他引荐给秦孝公,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想走上富强之路,必须大力发展农业,除此之外,要按功论赏,提高百姓的积极性,统治者在这过程中,要言而有信,才能给百姓树立威信,让他们信服。秦孝公认为商鞅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秦孝公担心商鞅变法会遭到朝中守旧贵族派的反对,便没有立即执行。

两年后,秦孝公任用了商鞅,将变法一事全权托付给他。商鞅为了得到百姓的信任,便让人在南门竖立了一根木头,并且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可以获得十两金。很多百姓都围了上来,但是大家都对这件事持有怀疑态度,没有一个人动手扛木头。随后,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了50金,围观的百姓更不相信事情的真实性了,没有一个人去扛这根木头。突然,人群中出来了一个人,他将木头从南门扛到了北门。到了北门后,商鞅立即派人给这位扛木头的人50金,大家看后议论纷纷。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商鞅是一位言而有信的人。

商鞅变法的意义有几点

秦孝公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共同花费6年时间进行变法的深化。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使商鞅在秦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受到秦国百姓的拥戴。而商鞅变法在历史上也具有标杆作用,它留下了深远的意义。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电视剧《大秦帝国》商鞅剧照

首先,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它是一次较为彻底化的社会改革运动,商鞅颁布的变法措施,加快了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推动了封建社会的进程。

其次,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这一做法不仅增加了秦国的粮食产量,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商鞅这一措施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随着商鞅变法的持续深化,旧的贵族阶层已经慢慢走向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新兴地主阶层。

第三点,商鞅变法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做法提高了士族阶层的信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第四点,当初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使秦国走上富强之路。针对经济和军事,商鞅也出台了相关的提高措施。比如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方式,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军队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鼓励,商鞅的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能力。

以及,商鞅在法律上借用了李悝的《法经》针对秦国的具体情况,商鞅进行了具体的法律条令,这一做法推动了秦国的法治化进程,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的商鞅是谁

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秦孝公时期,商鞅通过变法,改变了秦国积贫积弱的状态,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商鞅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