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胡宗宪为何消灭倭寇后反倒下了狱

名将胡宗宪为何消灭倭寇后反倒下了狱

胡宗宪(1512-1565),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华阳镇龙川村人。其曾叔祖曾中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胡宗宪出身缙绅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少时喜兵法谋略之书,对科举功名不感兴趣。后在家长规劝下,才专心科举。于嘉靖十七年(1538),考中进士,后官至兵部尚书。在安徽绩溪龙川村(现为大坑口村)村头,至今还立着颂扬他事迹的“奕世尚书坊”(“奕世”指代代相传)。

胡宗宪聪明好学,擅长诗文,流世著作十余种:他二十七岁中进士,步入仕途,造福一方百姓;他善兵法谋略,抗倭立奇功,在消灭嘉靖年间两个最大的倭寇集团后,胡宗宪迎来了事业的最高峰。

胡宗宪画像

胡宗宪画像

胡宗宪多年抗倭斗争的同时也多次遭到弹劾,但因其抗倭有功,每次他都能有惊无险。可是最后却卷进了官场集团的政治斗争断送了性命。胡宗宪是由严嵩义子赵文华举荐而升迁的,在人们的眼里,他属于严党。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失宠,所谓“树倒猢狲散”,时任南京给事中陆凤仪马上以贪污军饷、滥征赋税、党庇严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弹劾胡宗宪。很快皇帝下令罢免他的职务,念其抗倭功劳,皇帝网开一面,给了他一条生路。胡宗宪带着无尽的失落回到家乡。

胡宗宪原想就此退居乡野,不问政事,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政敌们没有忘记他,嘉靖四十四年(1565),灭顶之灾从天而降。曾经协助胡宗宪抗倭的罗龙文犯罪被抄家,御史意外发现胡宗宪被弹劾时写给罗龙文贿求严嵩儿子严世蕃作内援的信件,信中附有胡宗宪自拟的圣旨一道。皇帝闻此事后大怒,对胡宗宪降旨问罪。

名将胡宗宪为何消灭倭寇后反倒下了狱

胡宗宪被押赴至京。在狱中,他写下万言的《辩诬疏》,递交上去后,却石沉大海,彻底绝望的胡宗宪,在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的诗句后,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他的死,虽然是官场政治斗争的结果,但更是他品行不端埋下的祸根。

胡宗宪与赵文华及严嵩父子关系密切。当初赵文华赴浙江祭海时,不顾抗倭战争大局,上疏对浙江总督张经构罪陷害。胡宗宪在此事中扮演了卑鄙的角色,他追随赵文华上疏弹劾张经,且对浙江巡抚李天宠也进行陷害。这种助纣为虐的行为,反映了他在道德上的缺陷。

赵文华死后,胡宗宪又重金贿赂严嵩。他的一掷千金赢得严嵩的帮助。在被弹劾时,严嵩多次帮他化险为夷。胡宗宪最后入狱,就是因贿求严世蕃作为内援的信件而引起。

打击严嵩

打击严嵩

胡宗宪侵吞军饷、生活奢侈,也是不争的事实。他通过在浙江加派“提编”等额外税赋和请求留存浙江盐银等手段,聚敛了数额巨大的钱财。其中,有一些钱财是用在招抚倭寇上,但大部分还是供他自己挥霍。

据传,有一次,胡宗宪宴请织造太监和李子元,居然用两百名侍女陪饮,这名太监拿出五两金子表示感谢,胡宗宪冷笑一下,不予理睬。李子元仅赏一两金子,被胡宗宪当场扔到了水里,还笑着说:“您这是在羞辱我吧!”以胡宗宪的薪俸根本无法维持如此奢糜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引起朝臣们的非议,成为弹劾的对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胡宗宪前半身造福百姓,却因品行不端遭非议,最终死于狱中,不得不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