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王耀武:八年抗战打满了全场 蒋介石如此评价王耀武


  蒋介石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时人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说王耀武是员战将,似不为过。

  王耀武(1904年-1968年)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生,抗日名将,黄埔系最出色的将领之一。在江西剿共战争中崛起,在抗日战争中大放异彩,带着74军打遍了大江南北,以上高、常德、雪峰山三战最为出色。他长期被蒋介石信任和重用,凭战功成为黄埔系第一个出任方面军司令官和省政府主席的人。他是一位正直的军人,抗日战争中他为民族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围剿红军一路发迹

  王耀武出生于1904年,是泰山脚下的泰安市王庄人。其父与长兄早逝,在一位精明能干的慈母培养之下成人。受到在军界任职的族兄劝说影响,决定投军报国。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在军校学习期间,他严遵校训、勤奋学习,赢得了学生队总队长严重对他的青睐。

  王耀武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又能打仗,因此仕途非常顺利。他的历任上级,包括何应钦、刘峙对他都很有好感。1931年刘峙侄儿刘夷在南昌新编独32旅,向刘峙、何应钦各要一员团长,刘峙即推荐王耀武。

  1932年6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起第四次军事“围剿”,32旅奉命去江西“围剿”苏区,该旅在刘夷率领下,由修水向万载、铜鼓进击红军,因红军运用游击战术,使刘夷的部队到处扑空,周旋数月,毫无所获。因此,刘夷被蒋介石免职,改派柏天民接替32旅旅长。宜黄县是苏区的战略要地,该旅刚进驻宜黄即被红军团团围住。

  在最紧张的时候,蒋介石断定危城难守,曾命令柏天民相机突围,但王耀武劝柏天民说:“红军善于攻点打援,我若突围,必遭全歼,如若死守或可幸存。”柏采纳其计,决定死守。结果,他们守住宜黄24天未被红军攻取,这是连蒋介石也没想到的奇迹,红军奋勇攻城,曾发生多次激战。

  旅长柏天民腿部负重伤,送往后方医院治疗。柏在治疗期间,蒋介石曾亲往医院看望,柏天民认为自己的腿伤需要较长时间的医治,在向蒋介石面陈作战经过时,极力推荐王耀武接替旅长职务。

  为此蒋介石专门召见了王耀武,询问他为何死守而不撤退。王耀武的回答是“当时已经身陷重重包围,突围已不可能。与其突围失败而死,不如坚守与城共亡,何况宜黄是战略要地,一旦失守,即便付出l万人的牺牲也未必能够重新夺取。为整个战局着想,我们便下了与城共存亡,宁死也不放弃的决心”。蒋介石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王耀武这次被蒋召见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既肯定他的战功,在面谈中又发现了他的胆识,从而给蒋氏留下了深刻印象。王耀武的心情相当兴奋,自然受宠若惊。他后来在《自述》里写道:“当时我对蒋先生用心之细和考虑的周详,既佩服又感激,认为他有识人之目,是个难得的好领导。对于柏天民的不嫉才妒能举荐我,亦非常感激。”

  在江西围剿将结束时,蒋派钱大钧在保定成立编练处,并成立6个补充团。随后编成两个补充旅入赣剿共,王即任补1旅旅长,少将军衔。补1旅因何应钦的特别关照,并没有被拨补到野战部队,而是独立作战。蒋专门告诉他,不让他做32旅的旅长,是考虑到这个旅有很多黄埔一二期的人,怕他这个三期带不好。至此,王耀武成为一个独立军事单位的军事长官,并且在蒋介石那里也算上了名单。

  1933年10月,王耀武的补1旅划归俞济时(蒋介石的外甥)指挥,参与对红军的作战。就是从这时起,王耀武和自己的亲密上级俞济时碰上了头。以后王耀武就跟着俞济时这条线往上爬。值得一提的是,俞济时在蒋介石内部并不是一个什么系统,因此王耀武安身立命的本钱,不是派系,而是战斗力。

  1934年秋冬,红军北上先遣队杀到浙赣交界处,时任浙江省保安处处长的俞济时向南昌行营叫救命,于是王耀武的补1旅派归俞济时,参加了对红军北上先遣队的围剿,为重创红10军团立下大功。

  1934年9月,红10军团寻淮洲由赣东北向浙西进军,浙江省保安处处长俞济时指挥第49师、省团队、第7师第21旅及补1旅分头阻截。王耀武深知新部队需首战取胜,于是亲率卫士排火线督战,在黄山谭家桥截住红军主力,红10军团副总指挥兼红19师师长寻淮洲牺牲。

  看红军早期历史,寻淮洲战死一事总会提及一笔。这是一个得到朱德、陈毅赞许的,从战场上杀出来的师长。但是在谭家桥,红军两个师,面对王耀武的一个旅,一战而败。谭家桥之战,用方志敏的话说就是决定抗日先遣队能否在皖南站住脚的决定性一战。此战失利,方志敏部的境遇更加恶化。整个方志敏部,能逃出生还的只有粟裕带出的少数残部。这算是王耀武和粟裕第一次交手,王耀武大胜。

  凭着围剿红军期间的表现,王耀武赢得了蒋介石的首肯。浙江战事结束,王耀武和他的补1旅就调往松潘高原,追着红军的屁股爬雪山过草地,又冻又饿累个半死。

  1936年春,补1旅撤下高原在汉中扩编成师,半年后军政部给他核发了第51师的番号,王耀武开始招兵买马当师长了。


 

  王耀武追悼会

  八年抗战打满全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耀武率部参战,他是部队中少有的几位几乎打满全场的将军之一。从淞沪会战开始,历经南京保卫战、兰封战役、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直到湘西会战。整整八年抗战,他有七年是在前线度过的。他也因自己的战功而不断得到提拔,从师长升第74军军长,再升第24集团军总司令,直至第4方面军司令官。

  在淞沪会战中,王耀武指挥第51师在罗店、刘行等地与日军激战。作战中,他亲临前线激励官兵,与日军鏖战近三个月,始终未让日军前进一步。南京保卫战时,他又率部在淳化、赛红桥、水西门阻击日军。在南京沦陷前夕,王耀武奉命前往卫戍总司令部接受任务,但当他带着几名卫士抵达目的地时,却发现唐生智等人早已撤离南京。仓促间,王耀武只能一面破口大骂,一面想办法组织部队突围。待确保主力已经脱离与日军的战斗后,他才在士兵的帮助下,用绳子绑腿的方式垂落出城。接着,他又在工兵的协助下乘坐一艘小船渡江脱险。当王耀武将部队收容起来时,当初的一万多热血男儿就只剩下三千余人,他发誓,一定要在今后的战斗中狠狠打击日军,为那些殉难的官兵报仇雪恨。

  1938年的武汉会战,第51师参与围攻困守万家岭的日军第106师团。由于日军防守严密,中国军队屡攻不克。此时,王耀武奉命从部队里精选300人的敢死队,成功夜袭张古山日军阵地,为友军重创日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后,他被提拔为第74军副军长,又过一年,升任第74军中将军长。由于第74军擅战,还被军委会列为全国仅有的四个突击军之一。

  王耀武是第74军的第二任军长,他在接过指挥权后率领所部三个师与日军不断交锋,并屡次取得捷报。1941年的上高会战,是王耀武的成名之作。在这次会战中,第74军作为主战部队与日军在上高县境展开决战。王耀武在站前进行动员演讲,并誓言绝不后退,他凭借着自己沉着冷静、果断决策的能力,以及部属英勇顽强、奋力杀敌的精神,在为时25天的战斗中予日军第34师团重创。当时的军政部长何应钦称此战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则称第74军为“抗日铁军”,王耀武本人则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不仅如此,就连日军也不得不称赞第74军为“支那王牌”。

  王耀武逐渐成为蒋介石的宠将,他此后历任第5集团军副总司令、第24集团军总司令,但在蒋介石的准许下继续兼任第74军军长。按照军政部的规定,集团军总司令是不拥有所属各野战部队人事权的,而王耀武在卸任军长兼职之后,却在蒋介石的特许下,继续拥有该军的人事任免权,在全国是唯一一个特例。

  1945年3月5日,王耀武被任命为第4方面军司令官。按照编制,方面军与战区平级,但担任战区司令长官或方面军司令官的无一不是老资格的战将。再看王耀武,黄埔三期,之前又只是一名集团军总司令,资历实在太浅了。但是,已经在抗日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王耀武仍然在蒋介石的亲自提名下,当上了方面军司令官,区别是别的长官都是上将职,而王耀武仍然佩带中将领章。无论如何,王耀武又开创了一个先例,而和同期毕业的那些三期同学,最高的也就是集团军副总司令,有的甚至还在当团长呢。


 

  王耀武

  解放战争成了战俘

  国共内战时,王耀武的对手是粟裕将军。其实早在1934年,王耀武攻打寻淮洲的红军时,粟裕曾是寻淮洲、方志敏的部下。当年侥幸突围出来的数百名红军干部战士,后来组成红军挺进师,创建浙南革命根据地打游击。可以说,作为曾经的手下败将,粟裕终于等到了报仇雪恨的一天。

  莱芜战役,陈毅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放弃临沂,诱使李仙洲冒进。王耀武发现李仙洲轻松拿下临沂,对解放军意图产生了怀疑,他立即感到李仙洲军团有危险,马上下令军队开始撤退。陈诚发现李仙洲军团在后退,又发现陈毅架设的浮桥,立即认定陈毅要北渡黄河。他一面斥令王耀武不准后缩,一面又直接命令北路前敌总指挥李仙洲,要他确保新泰、莱芜阵地,堵住胶济路一线。于是仅仅过了一天,李仙洲又被陈诚送回了陈毅的嘴边。

  此后,陈毅巧妙设围,将李仙洲困在莱芜。李仙洲部下整46师师长韩练成是中共布置的内线,临阵突然失踪,加剧了其军队的指挥混乱,终于全军覆没。时任国民党省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骂道:“5万多人,不知不觉三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5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这一番折腾,王耀武手下几乎没兵了,只剩下济南城。

  孟良崮战役是王耀武遭受的第二个重大打击,王耀武起家的老队伍,国民党军的王牌整编第74师被陈毅、粟裕全歼,王耀武爱将张灵甫兵败自杀。最后在决战阶段,张灵甫在山上与济南的王耀武也保持着联系,当他最后决意成仁向王耀武诀别的时候,据当时在王耀武身边的73军参谋长马培基回忆,王耀武在办公室里手握话筒,当场泣不成声,眼巴巴地看着这个曾经奇袭张古山的抗日名将身死孟良崮。整74师可是他的亲生子,张灵甫又与他袍泽情深。

  济南战役前,解放军相继攻克了山东多个城市,形成了对济南的夹击之势,济南已经成了孤城。加上两军的力量对比和人心向背,国民党军明显处于劣势。名义上,他手里还有11万人,但是很多是保安团,只有三个整编师而且战斗力不强。他的对面,华东野战军至少能拿出20万主力野战军对付他。为此王耀武曾两次飞赴南京要求撤出济南,集中兵力于兖州,巩固徐兖。但是这一建议遭到了蒋介石、陈诚、杜聿明的反对。蒋介石认为济南政治地位重要,必须守,下达了固守待援的死命令。蒋介石给王耀武的充饥画饼是一旦济南战起,他会让杜聿明带17万人救援。

  19日晚,济南西区防区司令吴化文起义,使守城部队一时间军心涣散,士气受挫,战局更加恶化。23日到24日,外城逐步失守,到24日上午,王耀武只能控制大明湖北岸500×100米的狭小区域。整个区域全部在解放军步枪射程内。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王耀武的指挥依然没有混乱,其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1948年9月22日夜,攻城部队兵临济南城下,激战至24日,济南获得全城解放,但解放军战士找遍了全城也不见王耀武。

  大势已去后,王耀武带着卫士乔玉培仓皇逃窜,王耀武化名乔坤,两人伪称叔侄,便衣从济南北门流水沟爬出城。他们雇了一辆大车,又买了简单的铺盖。王耀武头裹白毛巾,称自己是济南商埠开小饭馆的,因腿受伤急去青岛投亲就医。出城后,从济南到青岛一线,王耀武一行都比较顺利。王耀武是泰安人,一口的山东话使得他的山东商贩打扮难见破绽,虽有解放军和民兵站岗放哨,王耀武一行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他们一行逃到寿光县的一个村庄,王耀武忽然要解手,就跑到了一个桥下。随行的卫士想也没想,就把手纸递给了王耀武——手纸是从美国进口的白色软纸,这在当时只有国民党要员才能用得上。这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怀疑,当地村民向寿光县公安局反映了这一情况。王耀武一行被拦住了。公安局人员问他们从哪来,王耀武依然操着山东话,说自己是小商贩,要去青岛投亲。这时,带头的战士从王耀武卫士的口袋里翻出了进口高级卫生纸,王耀武这才显出紧张情绪。战士们将王耀武和他的卫士带到了当时的寿光县公安局,向时任公安局局长的李培志汇报后,李培志亲自参加了对王耀武的审讯。

  在济南被攻破后,王耀武被华野抄了家,然而只搜出两台拖拉机。王耀武回答说是国外友人送的,等国家太平,回家务农用的。陈毅等人听后,颇为感慨。

  1959年,王耀武与杜聿明、宋希濂、溥仪等10人获得第一批特赦释放。六十年代与北京的一位中学女教师共结连理。

  1968年,“文革”高潮期间,王耀武心脏病发作,于7月3日与世长辞,享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