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贩子”黄胄简介 画驴逼真被如此称呼


  黄胄先生去世后,郑馆长您为让世人更多了解黄胄先生的艺术、为炎黄艺术馆更好发展、为宏扬民族文化做了大量工作。

  郑闻慧:我和黄胄19岁就相识,作为他的学生,他的家人应该把他的作品介绍给社会,便于后人对他的研究。同时,黄胄已不仅仅属于某个人,他属于整个国家。

  黄胄,我国著名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

  黄胄原名梁金堂,河北蠡县人,其父四十多岁时方得其子,为求平安,为其取乳名“老傻”。黄胄之名,是他上初中时起的,当时他在学校的一次体育比赛中,获得了一面写有“炎黄之胄”的锦旗,当他理解了此语的含义后,便为自己取名“黄胄”,意思是,自己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为此,他一生奋斗不息,终于成就了事业,并筹建了炎黄艺术馆。他的夫人称他是“炎黄痴子”,并写有一篇《炎黄痴子——我的丈夫黄胄》的纪念文章。

  黄胄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人物、动物、花鸟无一不精。尤其是画驴,尤为精彩。他笔下的驴,无论是立、是卧、是奔,也无论是相互亲昵,相互踢踏、相互撕咬,都被他画得活灵活现、趣味无穷。有一幅《放牧图》,画的是一位维吾尔族少女赶一群毛驴迎面而来。其中二十多头毛驴,姿态各异,有的悠然自得地迈步,有的奋然前冲,有的在驴群中拥挤,呼扇着长耳朵,瞪着亮晶晶的大眼,充满了情趣,令人拍手叫绝。


 

  黄胄画驴不仅画得好,画得传神,而且画得速度极快,他曾为邓拓一夜画出了《百驴图》,为另一位好朋友画了42只驴,用了不到两小时。他所画的驴每只神态都不同,而且是一气呵成,可见其功夫之深。故人们戏称他为“驴贩子”。他的这一成就,来自他对生活的热爱,对驴的长期接触和观察,黄胄曾说:“如果胸中没有驴的千姿万态,就不可能有活生生的造型。”他曾七赴新疆,住在新疆乡下时,他的隔壁就是一个为驴马削蹄钉掌的“打掌铺”,在那里他画了大量的毛驴速写。“文革”时,他被关进“牛棚”,工作就是放驴。长时间的放驴、观驴,与驴接触,和驴对话,使他和驴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说,黄胄带驴出去时,每当路过酒馆,驴都会主动停下来,让黄胄进酒馆去喝酒,待黄胄微醉而出后,再随黄胄一起回去。人和驴到了心心相通的地步,其驴被画得传神,那是很自然的了。

  黄胄画驴就像徐悲鸿画马,李可染画牛,李苦禅画鹰,吴作人画熊一样名闻中外,其作品倍受推崇,被视为珍宝。邓小平访问日本时,就有一幅黄胄的《百驴图》,作为国礼赠送给裕仁天皇,此画被日本视为艺术珍品收藏。

  黄胄还有因作画而躲过人生一劫的奇事。那是1976年的7月,当时,黄胄正在北京西郊家中创作曹雪芹的肖像,正在此时,他接到了唐山市政府的通知,邀请他到唐山参加瓷器画展。这次活动艺术气氛很浓,对黄胄很有吸引力,黄胄本打算待曹雪芹画像画好后,便去赴会,没想到一向画速很快的黄胄,这次却几易其稿也不满意。于是,他忍痛谢绝了邀请,留在家中继续他的创作。没想到正是在活动期间,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整个唐山被夷为平地,黄胄躲过了这一劫。有人戏说是曹雪芹画像救了他,应该说,是黄胄痴迷执著的艺术追求给了他这次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