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与崔莺莺的故事(2)

而韦丛的父亲也相信元稹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将来一定会大展拳脚,于是便将自己的小女儿韦丛嫁给了他。在婚后韦丛就跟随着元稹过起了清贫的生活,无怨无悔,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让元稹有后顾之忧,专心的读书。从元稹韦丛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韦丛的知书达理,端庄贤惠。因此再后来的时候,元稹总会不由想起自己的结发妻子韦丛。

为了纪念自己的结发妻子,元稹写下了很多的诗句,让后世的人们记住了这对恩爱夫妻,这就是关于元稹韦丛爱情故事。

遣悲怀元稹赏析

遣悲怀元稹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缅怀元稹,实则不然,那么遣悲怀元稹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呢?这里面又在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元稹画像

元稹画像

唐朝著名诗人元稹曾娶出身官宦家庭的韦丛为妻,婚后虽然生活拮据但韦丛非常贤惠毫无怨言,历经七年之痒后他们夫妻感情仍旧相敬如宾,但也在这一年,仅仅二十七岁的韦丛去世,元稹十分悲痛,并创作了三首《遣悲怀》遥寄哀思。其第一首中引用典故,生动传神的将婚后艰难处境及与贤妻共患难的经历刻画的感人至深,但同时也表达出在自己飞黄腾达后却不能与妻子同富贵的悲凉,只能在想念妻子时请僧道超度亡灵来寄托自己的凄苦思念之情。第二首先是与第一首末尾处的凄苦思念相衔接,而后主要描写了在妻子死后的“百事哀”,因为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只能将其旧物保存以免触景生情,但在面对妻子的女婢时仍无法释怀过去的种种,以至于白天感怀、晚上便做梦送钱与妻子。

第三首则是由妻子的早逝而联想到世间常人的生命有限,这里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生性善良但终身无子。潘岳所作《悼亡诗》与逝者而言并无任何意义,以此流露出自己丧妻、无子的凄苦,希望来生与贤妻再续前缘,但冷静一想这并不现实。末了用“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来向妻子表白将一生铭记她来报答她共患难之情,真是缠绵悱恻、哀痛欲绝。以上便是《遣悲怀》元稹的主要内容。

元稹悼亡诗介绍

元稹悼亡诗繁多,其中尤以三首《遣悲怀》被公认为缠绵悱恻、凄凉哀痛,为后世传诵不已。

元稹画像

元稹画像

第一首中主要是围绕“百事哀”列举了韦丛在嫁给他之后生活的艰难之处。在他想喝酒却没有闲钱时,韦丛大方拔下金钗让他去当酒喝。在家里没有煮饭的米时,韦丛跟随他到田地挖野菜吃,而且吃的津津有味。这一桩桩一件件,将一位贤良淑德、大方明理的贤妻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第二首则是阐述了妻子韦丛去世后自己的悲思之情。为了避免触景生情他本来想把妻子的遗物全部送人,但对韦丛曾用过的针线盒却不忍送人,对韦丛的女婢也格外照顾,甚至因白天思念太深晚上做起了送钱给妻子的梦,爱之深情之切实在让人不得不心痛。第三首主要表达了元稹由爱妻的离去而想到了世间众人的生命之短暂。通过典故来烘托自己丧妻、无子的凄苦,想与妻子来世再续前缘也知只是妄想,唯有日日思念一生不忘才能报答妻子的共患难之情。

元稹悼亡诗中将夫妻生活琐事中的苦与难、哀与乐写了进去,更能让读者与其产生共鸣。它看似并不如李清照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来的朗朗上口、流传久远,但从其感情的真挚、叙事的密度而言,其实并输于旁人的词作,如果李清照是凭借华丽的文笔来打动读者,那么元稹便是凭借生活细节而让读者动容。元稹悼亡诗不仅只有这三首,还著有《离思》、《春悲怀八首》等。

史书中元稹的资料

元稹的资料中记载他的家族世代都是文官,他小时长相十分清秀,父母非常宠爱他,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读书。但好景不长,在他八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几个哥哥不愿意供养他,母亲只得带着孩子去投靠娘家,日子变得非常困难,但母亲非常坚强,一方面照顾孩子的生活,另一个方面也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