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贡献有哪些 伏尔泰最后是怎么死的

伏尔泰贡献有哪些

伏尔泰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的一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关于伏尔泰贡献具体有哪些呢?

伏尔泰图片

伏尔泰图片

关于伏尔泰贡献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在当时法国受到教会的残酷压迫,伏尔泰主动提出要反对教会对民众的压迫,他倡导要实施开明的君主政策,要打倒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在权利方面,伏尔泰认为每个人天生就享有一定的权利,每个人也都是平等的,即便是普通民众也有自由的权利而不能被贵族教会所压迫。伏尔泰的此言论为法国更多的民众争取了自由的权利。在文学方面,伏尔泰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的文学作品是戏剧作品,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加上戏谑的文字来折射现实情况,从而表达自己的想法来揭示深刻的道理。伏尔泰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是他的又一重大贡献。只有瓦解封建制度,确保每个人都享有权利与自由,才能更好的发挥理性的思维。理性的思维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只有思想的解放才能促进国家进步,社会繁荣。

伏尔泰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自由而战斗,通过发表文章来鼓舞更多的人敢于同封建统治作斗争。在伏尔泰的言论影响到越来越多人的时候,法国爆发了大革命,这场大革命对法国封建统治沉重的打击,从而促进了法国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到整个欧洲,一场浩大的革命就此展开,这加快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法国乃至欧洲大陆社会发展的进程。

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原因

伏尔泰与孔子同样都是著名的思想家,可是伏尔泰却十分推崇孔子。那么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呢?

孔子图片

孔子图片

关于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他们所研究的领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同的,孔子的一些思想在当时可能不被所有人接受,因为思想之间有所差距,也不能真正的意识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可是在伏尔泰了解到孔子后,他便被孔子的思想深深吸引,因为孔子的思想可以带给他共鸣,伏尔泰作为一位思想家,他可以明白孔子思想的精华,所以伏尔泰便大力推崇孔子,主要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去多接触孔子的思想。

孔子作为中国思想的一个代表,当时中国政府的运行模式就深受欧洲大陆民众的喜爱,伏尔泰就是一个代表。孔子宣扬仁政德治,这个思想主要是针对政府运行体制的。这个思想和伏尔泰政府理想的运行体制是完全符合的,即便是君主制度,但要剔除其中的专制制度。伏尔泰思想与孔子的思想产生了共鸣,而且对于中国政府运行体制伏尔泰是十分赞同的,于是伏尔泰十分推崇孔子。

除此之外,伏尔泰之所以极力推崇孔子,是因为伏尔泰的内心深处对中国怀有一种很美好的情怀。他觉得中国这种开明的文化是离不开孔子的儒学的,中国这种伦理制度也都说来自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不仅可以治国还可以育人,这是伏尔泰极其渴望得到并想运用到法国社会中的。所以孔子在伏尔泰这里享有好的声誉,也受到了极力的推崇。

伏尔泰的故事有哪些

伏尔泰作为一位哲学家、思想家,使人提到他就会想到一位沉稳的学者的形象,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伏尔泰却是另一番样子,他是很幽默风趣的。而从伏尔泰的故事中就可以见识到他幽默的一面。

伏尔泰石像

伏尔泰石像

关于伏尔泰的故事是这样的。因为伏尔泰对咖啡的依赖性很大,每天都会喝大量的咖啡。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看到他每天喝这么多咖啡,便提醒他每天喝太多咖啡对身体是不好的,长时间喝咖啡就是一种慢性自杀。然后伏尔泰很机智的回答,我猜它也是一种慢性的,否则我都喝了60多年了怎么还没有死。这个回答可以说是一语双关,伏尔泰的智者形象与幽默风趣同时体现了出来。

伏尔泰的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晚年时期,这个时候伏尔泰已经有84岁了,他的身体也很差劲了,这时一位牧师来到他身边,为他不停的祈祷。可是伏尔泰没有发自的内心很感谢这位牧师的举动,他反而开始问起这位牧师的身份,刨根问底后还要这位牧师的证件来确定他是不是真正的牧师。由此可以看出伏尔泰的性格确实不同于普通人,可能这就是学者特有的性格。

有关伏尔泰的第三个故事是这样的,在平常伏尔泰给人的印象就是放荡不羁的,可是有一天他开始大赞一位作家,可是他旁边的朋友马上就和伏尔泰说这位作家在平时经常说他的坏话,真遗憾。伏尔泰很机智的回答了一句,那么这样一来他和这位作家都说错话了。


揭秘伏尔泰临终

伏尔泰的一生都在同教会作斗争,他强烈谴责教会各种欺压民众的行为,而且还鼓励民众反抗教会,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度。这使得教会对伏尔泰是极其厌恶的,不仅将他关进监狱而且还曾把他流放到其他地方。那么伏尔泰临终时有什么遗言呢?

伏尔泰图片

伏尔泰图片

在伏尔泰晚年时期,他回到了法国巴黎,这时候他已经有84岁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因为他的思想鼓舞了民众,民众对他的爱戴之情没有丝毫的减少。可是没过多久,伏尔泰就病倒了,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伏尔泰临终之前,他就对身边的人说自己死后要如何安葬,他强调要把自己的棺材一半埋在教堂里面,另一半要埋在教堂外面。这个是因为如果上帝准许他上天堂,他便可以从教堂里面去天堂,但如果让他下地狱,自然是不情愿的,于是他便可以从教堂外面溜走。

由此可以看出伏尔泰即使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依旧保留着那份乐观幽默的心态。在伏尔泰去世后,这对于法国民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然而教会对伏尔泰仍然心怀记恨,法国民众为了保护好伏尔泰的遗体,迫于无奈,伏尔泰不能安葬在巴黎,只能是被暂时放在一个小礼堂里。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伏尔泰的遗体才被运回到巴黎,而且还举行了国葬。他的骨灰被放在巴黎的先贤祠。伏尔泰即便已经去世了,但他先进的思想以及幽默的文笔会永不熄灭。

伏尔泰一生取得哪些成就

作为一名法国启蒙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伏尔泰成就主要表现在其文学作品方面和对封建教会的斗争方面。

伏尔泰的石膏像

伏尔泰的石膏像

伏尔泰的一生之中,共计创作了五十余部戏剧作品,同时还有大量的哲学小说和历史文化作品。在1717年,伏尔泰因为讽刺当时的法国宫廷内淫乱的生活现状,而被法国当局政府抓捕,关入了巴士底监狱。在监狱中,伏尔泰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的名字在文学史上被很多作家运用过,伏尔泰也是其中之一。此后,伏尔泰便开始了他的创作阶段。伏尔泰的作品以讽刺时事,反对教会专制,宣扬资本主义革命为基础,对当时的欧洲封建主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思想和哲学方面,伏尔泰成就主要以反对封建主义专制,传播启蒙思想为主要核心,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领头人。他率先纠正了由孟德斯鸠提出的所谓“三权分立”的政治思想,同时在欧洲宣扬人权,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即所谓的“天赋人权”,并认为这种权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可被剥夺和侵犯的。同时,他对于教会的黑暗统治也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他认为所谓的天主教制度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对当时的天主教制度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伏尔泰成就在其死后,更加被人们所倚重,认为他是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先驱领导人,因此将其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王”、“ 欧洲的良心”等,他的思想为大革命奠定了基础,在他死后,被供奉于伟人堂,受到法兰西人们的时代景仰。

伏尔泰最后是怎么死的

伏尔泰是法国著名的启蒙运动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那么伏尔泰怎么死的呢?

伏尔泰的雕像及其灵柩

伏尔泰的雕像及其灵柩

伏尔泰在晚年的时候,自己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也许是本着叶落归根的想法,他在1778年2月回到了法国巴黎,当时他已经是84岁高龄了,同样也是他离开了故乡28年之后最后一次返回故乡。由于年迈的缘故,他再也不能四处漂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