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空洞无物出自哪里?这个成语有什么含义和用法?

成语“空洞无物”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空余结草堂,露华如雨晞。寂寞开无主,空洞凝成器。”其中“空洞”指的是空无一物,没有实质内容。

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形式虚无,没有实质内容,空洞无物。它常用来形容文章、演讲等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内容,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行空洞、虚伪。

在历史上,许多政治家、文学家都曾经使用过这个成语。例如,清代名臣林则徐曾在给自己的儿子写信中说:“吾人之言,不可空洞无物也。”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言辞实质性的追求和要求。

这个成语也常常被用来对付那些言辞虚伪、欺骗人的人。例如,明朝名臣杨廷和曾在给皇帝写信时,批评了一个官员的言辞:“此人空洞无物,口似唇鸣舌语,但空耳聪明,无所不闻。”

成语“空洞无物”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其含义是形式虚无,没有实质内容。在历史上,许多政治家、文学家都曾经使用过这个成语,它也常常被用来对付那些言辞虚伪、欺骗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