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董狐之笔出自哪本书?

“董狐之笔”是指文笔优美、卓越出众的笔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文学家董狐,他的书法和文学作品都被誉为“董狐之笔”。那么,成语“董狐之笔”出自哪本书呢?

据史书记载,董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如《毛诗序》、《楚辞》、《春秋》等都是董狐的代表作品。董狐的书法也是他的一大特长,被誉为南朝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成语“董狐之笔”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董狐之笔,阮籍之词。何似这般写,来与我白头。”

可以看出,刘禹锡在这首诗中以“董狐之笔”和“阮籍之词”来形容自己的写作风格,意在表达自己的文学造诣和才华不逊于这两位文学巨匠。这也是成语“董狐之笔”最早的出处。

除了刘禹锡的诗歌,成语“董狐之笔”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有出现,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就有“董狐之笔,颜石之文”一语,形容某篇文章文笔流畅、优美。

总的来说,成语“董狐之笔”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后来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有出现。董狐作为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和书法被后人称为“董狐之笔”,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