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辨菽麦,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不辨菽麦”是我们熟知的一组成语,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

据《唐书》记载,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翱的官员,他非常善于辨别粮食的好坏。一天,有人送了一袋菽粟和麦子给他,他拿起来一看就说:“这是菽子,那是麦子。”但当人们打开袋子一看,却发现李翱说反了。

这件事情传开后,众人大为惊奇。有人认为李翱失言了,但也有人怀疑他是否真的能辨别粮食的好坏。于是,有人向李翱提出了一个问题,让他判断两个装满了菽子和麦子的篮子。李翱仔细观察后,说了一句话:“这篮子里的是菽子,那篮子里的是麦子。”但当众人打开篮子一看,又发现李翱说反了。

这时,有人开始怀疑李翱的能力,认为他是在胡说八道。但李翱解释说,他并没有失言,而是在测试众人的诚实。因为他发现这些人都是想要讨好他的人,而不是真心诚意地送他东西。所以他刻意说反了,想要看看这些人会不会纠正他的错误。但结果证明,这些人都没有纠正他,而是默认了他的错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而成语“不辨菽麦”也成为了表示人们无法分辨事物真假的比喻。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唐朝时期官场的腐败和虚伪,因为李翱之所以要测试这些人,就是因为他深知官场上的虚伪和拍马屁的现象。

成语“不辨菽麦”不仅是我们常用的一组成语,也是一段历史故事的缩影。它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能被表面的形式所迷惑。同时,它也反映了唐朝时期官场的贪污腐败和虚伪现象,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