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语惟命是从的故事?

成语惟命是从,意为完全听从别人的命令,不敢有丝毫违抗。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据传是由神仙张果老所讲述的一个故事而来。

相传,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名叫张果老的神仙,他能够飞行、变化、炼丹、驱妖等,被誉为“道教七真之一”。一天,他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将朝廷中的官员都训练成顺从的人,完全听从皇帝的命令,不敢有丝毫违抗。汉武帝听后,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就让张果老来实行这个计划。

于是,张果老开始了他的计划。他先选了一批年轻的官员,让他们每天都要跟着自己学习,不断地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张果老总是要求他们听从自己的命令,不敢有丝毫违抗。最开始,这些官员都觉得很难接受,但是张果老总是不断地灌输他们,告诉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忠臣良将。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这些官员终于被张果老训练成了惟命是从的人。他们不敢有任何自己的主张,只会听从皇帝的命令,完全执行朝廷的决策。这些官员在朝廷中很有名气,被誉为“一言九鼎,一字千金”,成为了汉朝的忠臣良将。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念,即要求人们完全服从皇帝的命令,不敢有丝毫违抗。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种特点,即皇帝的权威是无可置疑的,官员必须完全听从他的命令。

这个故事的历史影响也很深远。在中国古代,惟命是从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虽然惟命是从的思想已经不再被人们所推崇,但是这个成语却仍然在人们的口中流传着,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中的一部分。

成语惟命是从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特点,也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