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后汉书里记载罗马帝国吗
- 曹操兄弟几个
- 孔融和曹操的区别
- 哪些文献里记载过曹操
- 曹瞒传原文
?没有记载。
1. 后汉书是东汉时期的一部历史文献,主要记载了东汉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没有特别详细地记录罗马帝国的相关情况。
2. 尽管后汉书中没有具体记载罗马帝国,但是两个帝国之间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一些联系和交流,例如曹操与罗马的使节之间的接触等,这些可以作为对这个话题的。
3. 如果对罗马帝国的了解感兴趣,可以参考其他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如《罗马帝国史》等,来进一步深入了解罗马帝国的历史和文化。
有称呼罗马帝国为:乌孙、龟兹、安息等等
在《汉书》《后汉书》的《西域传》中,都曾不约而同地记述过一个特殊的国家——大秦。在《西域传》中,史学家曾记述过许多稀奇古怪的国家,而汉朝也给这些国家取了许多奇怪的名字,比如乌孙、龟兹、安息等等。在描述这些国家时,汉朝人很少用好词。很显然,汉朝是相当看不起这些国家的。
曹操兄弟几个一、曹操家族成员关系
1、曹植、曹丕 、曹昂、曹彰、曹冲、曹熊、曹宇——曹操的儿子。
2、曹仁 、曹洪——曹操的族兄弟。
3、曹真、曹休——曹操的养子(义子)。
4、曹安民——曹操的侄子。
5、曹睿、曹奂——曹操之孙。
6、曹芳——曹睿的养子。
7、曹真——曹操的养子。
8、曹爽——曹真的儿子。
二、在《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中记载了八位曹氏和夏侯氏的曹操亲族,此八人均为曹操所重用,号称“八虎骑”。
1、夏侯惇(157-220)字元让。其子:夏侯茂,字子林。
2、夏侯渊(?-219)字妙才,夏侯敦从弟。其子:夏侯霸(?-255)字仲权,夏侯威字季权,夏侯惠字稚权,夏侯和字义权。
3、曹仁(168-223)字子孝,曹操从弟。
4、曹洪(?-232)字子廉,曹操从弟。
5、曹纯(170-210)字子和,曹仁之弟。
6、曹休(?-228)字文烈,曹操从子。
7、夏侯尚(?-225)字伯仁,夏侯渊从子。其子:夏侯玄(210-254)字太初。
8、曹真(?-230)字子丹,曹操从子。其子:曹爽(?-249)字昭伯,曹羲(?-249),曹训(?-249)。
曹操有五兄妹,他排行第一。曹操及兄妹介绍:曹操:长子,魏武帝;曹彬:次子,蓟恭公;海阳哀侯:次子,名不详,其女嫁夏侯衡;曹玉:次子,郎陵哀侯(有的《三国志》版本作曹嵩之弟);曹德:少子,《后汉书·宦者列传》名疾,为陶谦士兵所杀。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奠定了曹魏政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
有五个
是长子曹操魏武帝,文帝追尊。
次子曹彬,蓟恭公。
某子名缺载,曹安民之父,曹操弟弟。
三子曹氏,海阳哀侯,其女嫁夏侯衡。
四子,曹玉郎,陵哀侯。
五子曹德。
曹德(?-194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又名曹疾(《后汉书》)。东汉太尉曹嵩之子,《后汉书》中称曹德是曹嵩少子,魏武帝曹操之弟。
孔融和曹操的区别1.曹、孔二人除了性格迥异,清流派看不上浊流派的矛盾以外,还有一个根本的政治目标冲突,曹操有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孔融则始终以汉臣自居。
2.孔融四岁让梨,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片段,然而,时人与后世,把这件事情的积极正面意义无限扩大化。这个“让梨”的甜头,让孔融吃了一辈子,甚至吃到了今天。虚荣产生的膨胀,往往促成言行上的得意忘形。孔融恃才傲物,不向权贵折腰,结果非但没有受到罪责,反而受到礼遇,这个结果令他更加有恃无恐。
孔融和曹操在性格、处世方式、历史地位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区别。
1. 孔融心胸开阔,性格温和,喜欢助人为乐,为人慷慨,虽然在政治上并不宽容,但尚有人情味。
与之相比,曹操则善于权谋,心胸狭窄,喜欢占有他人,常常狡猾阴险,让人谨防。
2. 在处世方式方面,孔融注重团结协作,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类拔萃而有过多的自我宣扬,而曹操则喜欢独揽大权,强调个人的利益和地位。
3. 历史地位方面,孔融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一位大儒,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和文化地位。
曹操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统一北方以后,奠定了曹魏建立的基础,因此在历史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 孔融和曹操有很多区别。
原因: 1.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尤其擅长辞章之学,曹操则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主要负责实际的统治和战争。
2.在性格上,孔融文质彬彬,有礼有节,待人诚恳,而曹操则精明干练,善于利用人,对于敌人则残酷无情。
3.在政治主张上,孔融主张尊师重道,提倡儒家思想和文化传承,而曹操则主张集权统治,注重实用主义和军事实力。
延伸: 总的来说,孔融和曹操是两个历史时期、背景和经历不同的人物,他们在思想、性格和行为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从官职上看,孔融和曹操是同僚,杨修是曹操的下属。
孔融历任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少府(掌管皇室私财和生活事务)和太中大夫(皇帝幕僚、朝会引证定议),都是跟汉献帝靠的比较近的职位。所以孔融是汉臣,时常抨击有篡汉之嫌的曹操。
《后汉书孔融传》“及献帝都许,征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每朝会访对,融辄引正定议,公卿大夫隶名而已。”
《汉书百官公卿表》“郎中令所属有太中大夫等,秩比千石,掌议论。”
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官至丞相府主簿,负责丞相府内外政务。所以是比较典型的曹操派系人物,还为曹植夺嫡献计献策。
从性格上看,孔融性好宾客,喜欢评论抨击时政,往往言辞激烈。杨修为人处事都很张扬,喜欢揣测曹操的心思。
孔融因为汉臣的原因,多次抨击曹操的行事作风。曹操攻下邺城后,屠杀邺城百姓,曹丕还霸占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讽刺曹操曹丕是要步纣王的后尘。
《后汉书孔融传》“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曹操北征乌桓,孔融嘲讽曹操这都值得讨伐。曹操想要禁酒,孔融又多次上书反对,言辞傲慢。
《后汉书孔融传》“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孔融见到曹操权力日益增长,认为曹操有篡汉之意。所以多次上书,反对封公封侯。曹操因为孔融的威望极大,虽然忌惮他,也拿他没办法。
《后汉书孔融传》“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又尝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操疑其所论建渐广,益惮之。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潜怨正议,虑鲠大业。”
而杨修就是比较讨好曹操了。因为从小就很聪明,杨修在曹操的丞相府中“总知内外”,深得曹操喜欢。
《世说新语》记载了四则关于杨修的典故(不见于正史,可信度存疑):猜字谜、阔字谜、一人一口酥、鸡肋之事。杨修都能第一时间答出曹操的心思。可见其非常聪明。
《后汉书杨彪传》“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
①他们都是同时代的人,曹操比孔融小两岁。
②他们都是文学家,但曹操还是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孔融仅文学家。
③孔融最高职务少府,又任太中大夫。而曹操为东汉丞相。
④一个杀,一个被杀。孔融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哪些文献里记载过曹操最重要的有关曹操史书是《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三种; 次重要的史书还有:韦昭《吴书》、王沈《魏书》 其他有关曹操史书: 鱼篆《魏略》、习凿齿《汉晋春秋》、傅玄《傅子》、 郭颁《世语》、 司马彪《序传》《九州春秋》、吴人《曹瞒传》《献帝春秋》《汉魏春秋》《魏氏春秋》《英雄记》《江表传》等
曹瞒传原文1 曹操传2 因为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生平事迹非常丰富,因此有很多关于他的文献资料,包括《三国志》、《后汉书》等历史书籍和《曹操传》等古代传记,这些资料都记录了曹操的故事、成就、性格等方面的内容,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3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人来说,阅读《曹操传》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除了古代传记之外,还有一些现代小说、影视作品等也描写了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但是这些作品往往有所虚构,不能完全代表历史真相。
因此,如果想要了解真实的历史,还是应该以史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