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孙吴都城
- 孙权之后谁继位
- 吴国开国君主
- 两晋朝皇帝顺序
孙权建立孙吴,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是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建业原来叫作秣陵。东汉建安十七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在石头山筑城,作为储军粮、器械的地方,并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之大业”。
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南京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早期的建业城并没有城墙,仅有竹篱笆,后来夯土筑墙,而城门也还是用竹篱编成。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今南京图书馆和六朝博物馆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遗址。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听从张纮建议,迁徙治所到秣陵。建安十七年(212年),筑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
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以鄂为都城,改名武昌,设立武昌郡。
吴黄武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建都武昌,改年号为“黄龙”。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孙权之后谁继位孙亮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在位),吴大帝孙权的第七子,母为潘皇后。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太平二年(257年)亲政。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贬为侯官侯,前往封地途中去世。
孙权之后是孙亮继位,孙亮是孙权的第七子,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在位八年。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00年,长兄孙策身亡,孙权继之掌事。208年,他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吴国开国君主三国吴国开国君主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卓越的政治家。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
春秋吴国开国君主吴王太伯:太伯是周太王的大儿子,周文王姬昌的大伯。周太王有三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周文王姬昌是小儿子季历的长子。周太王看重孙子姬昌的才能,便想把王位传于三儿子季历,通过季历把王位传给姬昌。太伯、仲雍明白父亲的意思,就一起到达吴地,建立吴国。太伯为吴国第一任国王。
两晋朝皇帝顺序朝代 姓名 庙号(或谥号) 生卒年代(公元) 在位年代(公元)
西
晋 司马炎 武帝 236—290 265—290
司马衷 惠 帝 259—306 290—306
司马伦 赵 王 ?—301 301
司马炽 怀帝 284—313 306—313
司马邺 愍帝 270—318 313—316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
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
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
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
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大量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4]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边疆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晋朝的中华文化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皇帝排序表:
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
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7
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
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
晋明帝(司马绍)公元322
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
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3
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5
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62
海西公(司马奕)公元366
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
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
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7
晋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