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为什么陈寿的三国志被列入正史
- 三国明明是四国为什么要叫三国
- 三国志为什么是断代史
因为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
当然陈寿毕竟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三国志》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取材精审《三国志》取材精审。裴松之《三国志注》记汉魏交替之际的表奏册诏有20篇之多,陈寿在《三国志·文帝纪》中,只用一篇173字的册命就把这件大事写出来。对孙策之死,舍弃《搜神记》等书上的妄诞传说,只记孙策为许贡的刺客所击杀。这些都反映了他对史实认真考订,慎重选择的态度。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而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根据三国志改编的,有明显的拥刘反曹德思想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
三国明明是四国为什么要叫三国在公元190年,公孙度在辽东地区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燕国,在那之后,便开始了东讨西伐,东部攻打到了高句丽,西边打到了乌恒等,将整个燕国的疆域越变越大。在公元204年,公孙度便离世了,燕国交到了其儿子公孙康的手中,却不曾想,这公孙康是个没有政治才能的,最后还在曹操面前毫无君王之姿。
公元238年6月,燕国所在的辽东地区,便被魏国的司马懿带领着大军攻占了,公孙康并没有抵抗,而是直接打开了城门,俯首称臣。虽说如此,公孙康最后还是被 司马懿给杀,整个燕国,也二世而亡。算起来,也只是在历史上存在了48年罢了。
不过,总的来说,燕国在整个历史上并没有对中原地区的格局演变带来什么影响,所以,"三国演义"便没有添上这第四个国家
这个等级是王爵,是比魏蜀吴三国皇帝要低一等的。他建立的燕国也是王国,类似于两汉时代的诸侯王国,这不是皇帝之国,无法和魏蜀吴三国等量齐观。所以,魏蜀吴三国的说法并没有错,三个皇帝,三个帝国。
其次,即使他自己建立了政权,叫燕国,那也没有合法性可言。
他斩了孙吴派来册封他为燕王的使者,不接受孙吴的册封,孙吴转而不认可它的合法性,蜀汉也不认可,曹魏更不认可。
因为《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改编的,三分历史七分虚构,属于演义类历史小说,所以才叫《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志为什么是断代史《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断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