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荻港船厂建厂历史
- 日本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 大连造船厂的发展历史
- 1978年我国船舶取得的成就
荻港船厂是位于中国上海市杨浦区的一家大型船厂,其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以下是荻港船厂的建艺历程:
1934年,上海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为医生黎元洪提供保障,在江苏省宜兴县荻港乡筹集两万元借款,购置土地后兴建了荻港船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荻港船厂被国有化。
1953年,该船厂开始修造轮轮渡、拖轮等工作船只。
1960年代,该船厂开展改制扩建工作,原有的木质建筑逐步被砖混结构所取代,同时引进了数控设备、实行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流水线作业。
2004年至2008年期间,荻港船厂进行了现代化改建和技术升级,并且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挪威DNV认证的中外合资造船厂之一。
由此可见,荻港船厂经历了多次的改革与发展,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的同时秉持着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致力于为中国的造船业发展和长远规划做出巨大贡献。
荻港船厂建厂始于1961年,历时两年,于1963年正式建成。
因为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国家提出了重点发展工业的战略目标,其中造船是其重要的领域之一。
荻港船厂的建厂一方面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荻港船厂成立以来,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卓有成效地发展了造船业务,不断推出国内外知名的船型,也赢得了世界各地客户的信任和赞誉。
同时,荻港船厂也在不断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推动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您好,荻港船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造船企业之一,其建厂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4年,日本人在山东省荻港设立了一家造船厂,用于为其在中国的殖民地提供船只服务。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荻港船厂被国有化,并改名为山东省荻港造船厂。此后,荻港船厂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建,成为了中国重要的造船企业之一。
目前,荻港船厂已经成为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之一,拥有了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设备,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船舶制造和修理服务。
浙江荻港船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荻港船厂)是一家专业从事船舶制造和修造的企业。以下是荻港船厂建厂历史的主要节点:
1983年,荻港船厂在浙江省绍兴市荻港镇成立,作为江南船厂绍兴修造厂的分厂。
1980年代末期,荻港船厂独立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自主设计能力的船舶制造企业。
1990年代,荻港船厂逐渐向高科技领域扩展,并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油船和工程船等产品。
2002年,荻港船厂被评为“中国船舶工业配套企业示范单位”。
2006年,荻港船厂成功研制并交付8艘“江南2290重载型深水起重船”,该船是中国首艘装载能力达到1万吨级别的深水起重船。
2013年,荻港船厂研发出“新型全船操纵系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2014年,荻港船厂成功制造并交付第一艘“全球最大油轮”——325米长、58.6米宽、DLB5000万吨级油轮。
以上是荻港船厂建厂历史的主要节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的不断优化,荻港船厂在船舶行业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船舶制造领域的一支强有力的竞争者。
日本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日本工业化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日本的工业化是在政府的推动和对外军事侵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欧美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也会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政府推动工业化在日本表现得更加明显。
日本的工业化从开始到基本完成,起主导作用的都是明治政府。
明治政府通过发行“金禄公债”,设立“创业基金”和“劝业基金”,增加财政信贷以及“处理”国营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尤其是那些与政府关系非常密切的官商,从而形成了日本工业化中的私人资本和国家权力之间的特殊关系。
在日本,财阀对政府是有依赖性的。
明治政府在工业化中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兴建了有利于军事工业的社会基础设施。
通过公共产品的提供,进一步确立了政府在工业化中的地位。
第二,因为日本工业化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情势,所以其工业化道路和欧美国家有很多不同。
英法等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从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尤其是纺织业的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开始,在这些行业的机械化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在扩展到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日本的工业化过程则要相对复杂。
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现代化是相互交错进行的。
对于私人资本而言,工业化是从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开始的,然后扩展到造船、机械机器等重工业部门。
对于国家资本来讲,因为已有幕藩体制下的军工企业基础,所以一开始就从军事重工业开始着手工业化。
第三,日本的工业化是通过移植西方近代产业和外国的技术装备实现的。
当日本进行工业化的时候,西方的欧美国家工业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这样一个情势,使得日本可以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业化的经营管理思想、组织形式和各种制度安排。
引进大量的技术设备为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但是由于国内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军事工业,所以使得日本的机器制造业较为落后。
基础的薄弱和产业结构的畸形使得日本对外国技术装备的依赖加深,从而导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都把重工业作为工业化的目标选择。
第四,日本的工业化是非西方的工业化,其中蕴含了日本的民族精神。
大连造船厂的发展历史大连造船厂,有100多年历史,经历俄国筹建统治、日本侵占、苏军接管、中苏合资经营、中国独立经营等不同时期
100多年前,大连地区还是穷乡僻里,人迹荒廖。造船厂地区临近当时的黑嘴子村,滨海岸线是一幅原生态没有大规模开发的自然滨海岸线
1898年,依托大连开埠建市,造船厂地区开始筹建。1902年末,大连造船厂1期工程,已经建有小型干船坞1座,栈桥码头1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28栋以及4个生产车间,并且建成当时大连地区唯一的中央发电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大连船厂是拥有3座4000吨级以下造船台、5000和8000吨级船坞各1座的大型造船厂。1945年8月解放后,苏军接管了大连船厂。
我国独立经营大连造船厂后,制定计划对船厂进行扩建,经过填海造地扩大了厂区面积,成为国内大型造船厂之一。
1984年,大连船用柴油机厂等从大连造船厂整体划出,独立经营。
1990年,大连造船厂新老两区进行了分建,大连造船新厂正式成立。
2000年,大连造船新厂改制为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大连造船厂改制为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12月9日,根据国务院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和中船重工集团的决定,共同构筑了中国造船工业“半壁江山”的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整合重组,建立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辉煌的成就:
大连造船厂,完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造船业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大连造船厂建造了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跃进”号,船台周期记录仅58天,是世界的创举,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水平的飞跃。
1957年,大连造船厂仅用85天,建造了第一台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机,结束了大连船舶工业只能造船壳、不能造机的历史。
从50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60年代第一艘两万吨油船、70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80年代第一艘出口船、90年代第一艘VLCC,直到21世纪第一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大连造船厂创造了中国造船业70多个“第一”,是国内最早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
1978年我国船舶取得的成就从1978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开辟了我国第一条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上海至澳大利亚航线,我国海洋集装箱运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1978年集装箱远洋运量为1800标准箱,1990年达到130万标准箱,2000年则达到827万标准箱,后10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达到20.3%,远远超过世界6%~8%的平均水平
1978年后,中国船舶工业通过引进技术、合作生产、设备进口等多种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1995年,中国造船业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文龙曾撰文介绍,船舶工业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
2008年,以载重吨(DWT)计,中国船舶工业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这三大指标上均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两年后,中国造船三大指标(DWT)上又全面超越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