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二战战败后的日本电影
《日本最长的一天》是由冈本喜八执导,三船敏郎、山村聪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二战史上日本本土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故事。
剧情简介
讲述二战史上日本本土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情景。以2小时38分钟的篇幅全面描绘日本1945年8月15日向盟军投降的前前后后,是一部格局宏大的史诗巨片。
太平洋奇迹》,《男人们的大和丸》两部日本二战电影,都说到战败投降的问题,日本军国主义对世界和平的伤害不容置疑,但是战败的日本军人是有气节的,令美国占领军尊重的,日本应该庆幸是被美国而不是苏联占领,日军投降的场面和我看过的几本战争当事人回忆录里国军在台湾接受日军投降描写一致
一代人的困惑、伤痕和感慨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呈现出了日本战后电影的独特形态。
1、日本战后电影的独特感伤
最近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经常跟朋友讨论到战后日本电影的话题。
熟悉日本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日本电影在亚洲电影乃至世界电影中都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这种风格,呈现在影片基调上,往往是一种淡淡的忧郁,这种忧郁是一种不知由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悲伤,像是一层潜在的文化滤镜,悄然地铺垫在日本电影的底片上。
有很多小伙伴会把这归结于日本的物哀文化。物哀文化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物哀”不能解释:
为什么电影《罗生门》的故事明明与“罗生门”无关,却要在雨夜的、破败的“罗生门”由故事的第三者讲述?
为什么电影《裸岛》中故事要发生在那样的一个小岛上?为什么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无言且压抑?
为什么电影《哥斯拉》系列会在日本经久不衰?
这些神奇的现象都与日本独特的战争创伤有关。
日本战争创伤的话题也恰巧是我毕业论文所涉及的。因此想和大家分享我对于日本战后电影的一些想法。
2、“创伤”是日本战后电影的母题
战后的日本电影出现了黑泽明与小津安二郎两位电影大师。这两位大师风格迥异,一位凭借着《罗生门》成为世界影坛瞩目的影像大师,一位凭借着独特、平实的影像风格成为日本诗意视觉美学的开创者。
大师 黑泽明
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两位大师一个代表了日本电影走向世界的可能,一个代表了日本电影民族自省的决心。这两种趋向促使日本电影发展成为了现在这样的形态。
大师 小津安二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黑泽明还是小津安二郎,他们的电影里都展现出一种忧伤。不只是他们的电影,在同时期的其他日本电影中也都有这种消极情绪的迹象。
曾经有调查表明,谈及日本昭和时期(1926-1989),日本人用得最多的关键词是“战争”。1926-1930年是准备战争时期、1931-1945是参战时期,而1946-1989是战后重建。战争,是伴随着日本人整个昭和时期的母题。
日本战后电影反映了战后日本人的精神图景,影片中的忧郁、消极实际上是日本人战后创伤的表现。
《萤火虫之墓》以二战背景为题材的日本动画电影,讲述二战后期失去母亲的清太和节子兄妹二人辗转流落在亲戚家中,因忍受不了亲戚的数落,二人搬到防空洞生活。在日本,萤火虫象征着灵魂。这部电影最可贵之处就是借孩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苦难,结局催泪,喜欢这类题材的影迷不可错过。
2. 《日本最长的一天》
影片再现二战末期日本投降的情景。没有战争场面的描写,仅通过一场场会议的召开,展现了日本传统政治的真实面目。电影节奏明快,文戏居多,是了解日本历史的一部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