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巴霍巴利王这个人吗 印度历史有关书

目录导航:

  1. 历史上有巴霍巴利王这个人吗
  2. 古代印度四部《吠陀》和两大史诗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历史上有巴霍巴利王这个人吗

一、没有,这个是虚构人物,来源于古印度的传说。古代印度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所有大事记都靠口口相传,马克思说过一句话,“印度人没有历史”。 以前,印度历史记载没有统一的纪年,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纪年也不同,很多历史事件搞不清楚准确的年代。

二、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宗教经典非常发达,他们重宗教,不注重历史,因此史书奇少,神话野史代替正史,只有神话没有信史。由于中印之间悠久的交往史,我国古代大量涉及印度的典籍,便成为重建印度历史的关键史料。

三、二十世纪初,印度著名历史学家马宗达在著作《印度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中指出,“法显、玄奘、义净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相当厚的书,这些书有幸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并且译成英文。三个人都在印度呆了许多年,学习了印度的语言,法显和玄奘广泛游览,几乎游遍全印。

四、1987年,印度著名历史学家阿里教授致信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信中也指出,“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义净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除了上述三人之外,明代马欢也对重建印度历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一起,堪称影响印度历史重建的中国牛人,为人类文明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扩展知识:

一、印度历史的史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史(即穆斯林征服以前的印度史);这段时期的可靠史料极度匮乏。相对而言,伊斯兰教时期的史料就非常丰富。各穆斯林王朝都留下了很多官方文件、编年史和邸报,可供历史学家查阅研究;一些统治者的传记也是十分宝贵的文献(如著名的巴卑尔回忆录)。

二、不那么可靠的史料,还包括此一时期到过印度的外国人的游记等等。关于英国统治时期的历史,则有许多政府档案可以利用。搜寻穆斯林征服以前的的史料是印度史料学的主要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印度方面本身不重视对于历史的记载;印度人没有构造起一种有效的保存重大历史事件的制度。

三、11世纪到过印度的穆斯林学者比鲁尼(Biruni)评论说:“印度人不十分注意事物的历史次序;他们在述说皇帝的年代系列时是漫不经心的,当要他们非说不可的时候,就困惑起来,不知说什么好,他们总是代之以讲故事。”

古代印度四部《吠陀》和两大史诗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吠陀》有四部本集,所编辑的诗歌是供古代祭司举行祭祀仪式时用的。它们分别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其中的《梨俱吠吠陀》文学价值最高。 史诗时代是指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4世纪。史诗时代产生了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它们和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形成东西方对峙的双峰,屹立在上古文学之颠。

它们都是民间口头创作的宏伟巨著,分别反映了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东西方历史和社会现实。 《摩诃婆罗多》是一部庞大的梵文叙事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罗摩衍那》也是梵文叙事诗,意为“罗摩的传说”或“罗摩的漫游”,作者相传为蚁垤仙人。全诗约两万四千顷(相当《荷马史诗》两大史诗的二倍。精校本19000颂),分为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