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欧洲历史背景 塞尔维亚历史背景

目录导航:

  1. 18世纪欧洲历史背景
  2. 前南斯拉夫分裂为哪七国
  3. 尼什城堡介绍
  4.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
  5. 塞尔维亚武契奇背景
  6. 塞尔维亚的简笔风景画
  7. 尼古拉.特斯拉塞尔维亚语的含义是什么
  8. 东欧的历史
18世纪欧洲历史背景

在1890年威廉二世上台,罢黜俾斯麦后,奉行实力就是一切政策,四面树敌,英法在德国咄咄逼人的政策下走向了协约,俄国和法国也完成了协约对付德国的联盟。1907年,英国和俄国协约,协约国集团成立。

而德国和奥匈组成了同盟,还拉上了统一不到20年的意大利,1892年完成三国同盟,但是意大利却和奥匈不对付。

此后就是等着双方准备大打了,结果塞尔维亚当了出头鸟,一战爆发。

1701年至18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这个世纪注重的是“稳定”与“和谐”,却也是人们对自然探索的萌芽期。政治上,欧洲各国开始与中国、印度和土耳其进行小规模的通商贸易,并持续在东南亚与大洋州建立殖民据点。此时多数的王权国家(如清、蒙兀儿帝国、法兰西帝国、奥图曼土耳其、奥地利帝国、俄罗斯帝国)正处于全盛时期,但民主思潮却逐渐燃起,并以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最深。学术上,在西欧兴起的启蒙运动开始挑战基督教教会的思想体系,使科学的成果感染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欧洲以外的地区也透过传教与贸易的方式接触这思潮,进而产生小规模的学术复兴运动。 另外,由于商业上的需要,部分技术孕育而生,成为工业革命之滥觞。而在技术外,生产与管理方式在西欧逐渐发生改变:传统世袭的学徒制逐渐被破坏,分工与工厂生产方式开始抬头。 艺术与文化上,追寻希腊与古罗马风格的新古典主义盛行西方世界,并影响印度与中国的宫廷艺术。但同样的,中国和大洋洲的文化物品流入欧洲,使西方世界的上流社会吹起十分表面的异国风。

前南斯拉夫分裂为哪七国

南斯拉夫分为了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七个国家。南斯拉夫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是以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的。

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兼并语言、文化相近的周边小国黑山王国,吞并原来从属于奥匈帝国的弱小斯拉夫民族聚居地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而形成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国。

1991年,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同年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南斯拉夫解体

1992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南斯拉夫解体是指一系列的冲突和政治动荡使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的过程,南斯拉夫的八个联邦构成单位包括了六个共和国: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纳、

马其顿、

黑山、

塞尔维亚,

以及塞尔维亚境内的两个自治省:

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由塞尔维亚与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1992年4月7日欧共体承认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独立。同日美国宣布承认波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独立。

1992年南联邦议会联邦院通过了由塞尔维亚与黑山两个共和国组成南联盟的宪法,标志着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彻底解体。

前南斯拉夫的领土现在分成以下七个国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塞尔维亚 科索沃(未获国际普遍承认) 黑山 马其顿共和国 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由于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致使各成员国深层次矛盾很尖锐。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黑共和国。

后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再次分裂,成了黑山、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不被国际社会所承认)三个独立体。

从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至今,许多学者都曾对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说经济根源论,有说意识形态根源论,也有说政治根源论。

但是更为广泛的认知,是将这些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虑,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

可不论是什么原因,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都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一系列的政局动荡和冲突后,在1992年4月27日彻底解体,分裂成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以及南斯拉夫联盟6个国家。其中南斯拉夫联盟是由于原来的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继续抗下南斯拉夫这杆大旗,与前南斯拉夫加盟国黑山共和国共同组成建立的。

尼什城堡介绍

尼什城堡是位于塞尔维亚南部城市尼什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堡。
它建于中世纪,经过多次扩建和修复,如今已成为该市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景点。
尼什城堡的现存建筑群主要包括了约14座建筑物,它们大部分是俄斯曼帝国时期建造的。
尼什城堡不仅展示了当地的建筑文化,还反映了塞尔维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可以说,尼什城堡是塞尔维亚旅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这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是因为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的反对人员刺杀,奥匈帝国向前南斯拉夫发动了军事行动,引起英法两国的反对逐渐发展成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德国,狂热的纳粹主意,向外扩张掠夺资源,德国联合前苏联瓜分波兰,后先对欧州4国发动闪电战,在英法美三国联合打击下败完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间为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间为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

“一战”,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二战”,是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

起因: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起因:

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2。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扩军备战;3。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战火。

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

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

三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济经危机的影响;3。法西斯势力的扩张;4。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转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战争结束。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

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帝国主义力量削弱,第三世界兴起。

塞尔维亚武契奇背景

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于1998年至2000年担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信息部长。2008年参与创建了塞尔维亚进步党,自2012年以来一直担任该党的主席。2012年出任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2014年至2017年担任塞尔维亚总理。2017年5月31日就任塞尔维亚总统

塞尔维亚的简笔风景画

通常以自然风景和历史建筑为主题,以浓郁的文化特色和传统风情为表现对象。总来说,塞尔维亚的简笔风景画有细腻、典雅、别致、自然、情感细腻等特点。

1. 塞尔维亚的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间传统,这些都是画家们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灵感源泉。

2. 塞尔维亚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包括喀秋莎峡谷、多瑙河、塔拉山等,景观壮美并且多样化,能够为画家们提供丰富的表现机会。

3. 塞尔维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其特殊的民族认同和在的文化传承,也是画家们所钟爱的创作主题。

内:

1. 塞尔维亚的简笔风景画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类型,例如山水画、建筑画、情感画等。

2. 在画面构成上,画家可以使用各种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例如运用线条勾勒山丘、河流、峡谷等细节;或者运用色彩表现日、日落、云霞等。

具体:

1. 选择主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然风景或者建筑物等作为绘画主题。

2. 构思构图:通过素描和构图,初步定画面要表现的内容和构。

3. 画线稿:服从构图,画下最基本的线稿。

4. 上颜色:在线稿的基础上,通过上色来填充画面,并运用不同的色彩和色调来增强画面的氛围和表现力。

5. 修饰画面:画家可以添加一些细节或者背景等来丰富画面,使其更具观赏性和表现力。

6. 修整画面:最后,画家可以检查和修理画面,去除任何不必要的笔误,在必要的地方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尼古拉.特斯拉塞尔维亚语的含义是什么

1. 尼古拉.特斯拉塞尔维亚语的含义是“尼古拉的儿子”。
2. 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为了纪念尼古拉.特斯拉的父亲米兰.特斯拉,以表达对他父亲的敬意和纪念。
3.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著名的发明家和物理学家,他对电力和磁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名字在塞尔维亚语中的含义是对他个人和他的家庭背景的一种象征,也反映了他在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东欧的历史

丰富多彩且充满变化。
因为东欧历史被多种文化和宗教的影响所塑造,如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德意志国等。
在各种政治和宗教运动的背景下,东欧出现了众多政治和文化变革,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民族主义等,这些都为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变化。
另外,东欧在二战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交替,这也为东欧历史增加了更多的特点和亮点。

东欧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党内出现了反对派,它与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

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下,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

三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通过不断制造动乱,施加压力,使执政党陷入困境,然后取得政权,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结局最终,在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都发生了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的类似事件。

而且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分为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联盟(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后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五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实现了统一。

主要原因

(l)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2)内部原因。

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在政治上,由于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3)苏联因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他的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导致各国党内部思想混乱,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4)西方因素。

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