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东历史 欧洲裂变历史

目录导航:

  1. 近代中东历史
  2. 什么是历史变革
近代中东历史

一战时期,英国为了应对奥斯曼帝国,做出了三个互相冲突的承诺,致使中东埋下了大量冲突和战争基因。

位于欧亚交汇之地的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大国政治博弈和玩弄权术的重要舞台。从奥斯曼帝国灭亡到伊斯兰国的兴起。这近一百年时间里中东乱局,就从没有停止过。

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当年西方殖民列强“人造”中东政治版图,才埋下了大量冲突和战争基因,开启了一个世纪之久的中东政治版图裂变进程。这个“西方列强”就是英法两国。

当今中东的多数国家,原本是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疆域或属国。奥斯曼帝国最鼎盛的时候,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从东欧一路绵延到阿拉伯半岛南部再环绕地中海地区。

其实,在一战前,曾经辉煌一时令欧洲人闻之色变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沦为“欧洲的附庸”。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竟然不顾国力衰落,加入德意奥三国同盟。这场席卷欧洲的风暴彻底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奥斯曼帝国的加入对英国的利益影响最大。英国当时正称霸中东,其势力从印度和埃及进入这块辽阔的地区。为了保住利益,英国在一战期间许下了三个诺言,这三个诺言相互抵触,以至于英国根本无法做到,从而导致今天的中东乱局。

奥斯曼苏丹以伊斯兰教领袖的名义,号召世界穆斯林同协约国进行“圣战”。英国为了消除这一威胁,争取阿拉伯人的支持,积极鼓励麦加谢里夫侯赛因对土作战。侯赛因为了摆脱土耳其的统治,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领袖,也急需英国的支持,于是双方进行了旨在结为军事同盟的谈判。

侯赛因一开始胃口很大,1915年7月14日,他写信给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麦克马洪,提出双方结盟的基本条件,欲建立起一个涵盖整个阿拉伯半岛、叙利亚、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庞大帝国,并要求英国同意废除外国在阿拉伯国家内享有的特权。英国政府拒绝了这些条件。

经过几次信件讨价还价,在局势的压迫下英国只好做出模糊的承诺,基本同意侯赛因所提出的要求,但列出了两个例外:叙利亚西边地区(考量法国利益)以及巴格达以南(英国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麦克马洪只字不提巴勒斯坦。

1916年,侯赛因恪守信用,履行了和英国人达成的协议,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叛乱活动。此举对英军从西奈半岛经由耶路撒冷进军大马士革有着决定性的帮助。英国派劳伦斯组织阿拉伯反抗者进行奇袭。屡建奇功的他名垂青史,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在长达八月的秘密通讯当中,英国做出了第一份领土承诺。这份通讯在当时从未公开,而通讯本身也非正式文件,事后等到英国反悔时,有些评论便指责侯赛因对于英国人的承诺有过多美好的幻想。

在麦克马洪爵士与侯赛因通信的同时,英国政府又派出了赛克斯爵士和法国政府磋商战后的中东政治安排。法国的代表是曾担任驻贝鲁特领事的皮科,两人于1916年十月达成秘密协议,大笔一划地在中东分出两国的势力范围:巴格达以南为英国势力范围,叙利亚海岸区域为法国势力范围,两者在此地享有直接控制权。

英法同时又对承诺给侯赛因建国的地区划定各自势力范围,英国的涵盖北阿拉伯半岛,从今伊拉克的基尔库克横跨到迦萨走廊。 法国的从大马士革延伸到今伊拉克的摩苏尔。

为获得俄国赞同,英、法同意俄国吞并安那托利亚的东北部。但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公布了这个协定,揭露了英、法的阴谋。让英、法难堪不已。

赛克斯-皮科协定是英、法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秘密交易。协定中谈到的独立阿拉伯国家,实质上是受英、法控制的殖民地,其版图比侯赛因-麦克马洪信件中规定的更小,而且大部分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和贫瘠的地区。

由于侯赛因并不知道该协定的存在,事后便觉得被狠狠遭到背叛。该协定同时忽略该地区错综复杂的宗教种族背景,导致今天伊拉克与叙利亚纷乱不断。

1917年11月2日,英国人又做出了一份领土承诺,这一次,不要说阿拉伯人,连法国人也被蒙在了鼓里。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詹姆斯·贝尔福向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保证,“在巴勒斯坦地区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巴勒斯坦被一许三国。

“民族之家”是“民族国家”吗?这又成了日后又一个争议点。如此模糊的承诺却是符合英国利益,因为英国需要博取犹太人的支持却又不至于将自己绑死到锡安主义的运动上面。而英国明确表态同情锡安主义的国际支持也正是锡安主义梦寐以求的。

英国能同意被压迫的犹太人进行民族自决,并大方将奥斯曼帝国的一块领土送给他们,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避免同盟国拉拢犹太人,并因而导致庞大的犹太资金流入同盟国手中;二是随着一战的深入,国际上对英国的帝国主义行径的批评越来越多,特别是来自美国的批评。

三个互相冲突的承诺最终炸开,1917年贝尔福宣言公开发表以寻求犹太人支持,同一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将赛克斯-皮科协定给公之于世。全世界震惊,各方也知道自己都被卖了。

1939年2月7日,英国政府召开希望犹太人与阿拉伯人达成协议的巴勒斯坦大会。英国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做出的三个互相冲突的承诺以及战后的冲突大致决定了今天中东的政治格局,中东地区一直无法摆脱一战的影响。

在非洲、拉丁美洲以及造成惨烈伤亡的二战后的欧洲,绝大部分国家基本上接受了历史强加给他们的国境线,但是,中东的各个国家却不这样。1914年后中东成立的国家,以及划分的国境线,至今仍被这些国家的国民以及邻国视为非法。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弗洛姆金的著作《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阐述了现代中东的由来,他认为这一地区国家的合法性只有两个来源:一为传统,二为建国者的权力和血缘。除此之外,即被认为非法。

在这一广阔的区域,只有埃及、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这四个国家相对比较稳定,埃及和伊朗因为悠久且未被外族割断的历史,即使遇到艰难的危机,领土完整也得以最终实现。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因为开国者的权力和血缘能够服众,因此相对稳定。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奥斯曼帝国不参加一战,那么土耳其可以保有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等地。石油资源异常丰富。然后帝国继续推行奥斯曼主义,弱化民族主义,以伊斯兰教和奥斯曼国家主义维持帝国。这样现在中东或许不会像如今这般动乱。

一战已经结束近一百年,中东地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杀戮。

什么是历史变革

社会历史变革是指依一定目标对社会体系进行变革的社会运动。它包括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两种形式。社会改革的途径可能是自上而下、也可能自下而上地进行。社会变革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改革。

社会历史改革一般发生在原有社会体系矛盾尖锐、各要素之间的不适应和不协调已严重影响社会正常运行的时候。它将全面改变或局部改变原有社会体系的相互关系,必然会触及社会阶级、阶层、群体和个人的地位或利益,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

指的是发生与历史事件上截然不同的改变。

具体含义如下:

历史:指过去事实的记载;指已过去的事实;指经历,底细;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指以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指历史学科。

变革:改变,改革。

《礼记·大传》:“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

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变革因循,号令必信,使海内观听,莫不震动。”

孙犁《秀露集·关于诗》:“时代在决定着诗的形式的变革。”